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普通部)
1.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15=45分)
1 . 已知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和H2O,则下列论述 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一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一个放热反应
D.该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已知在1×105 Pa, 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 ( g ) = H2 ( g ) + 1/2O2 ( g ) △H = +242 kJ/mol
B. 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484 kJ/mol
C. H2 ( g ) + 1/2O2 ( g ) = H2O (g ) △H = +242 kJ/mol
D. 2H2 ( g ) + O2 ( g ) = 2H2O ( g ) △H = +484 kJ/mol
3.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 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1/2,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n>p B、A的转化率增加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4. 已知:Fe2O3(s)+C(s)===CO2(g)+2Fe(s) ΔH=+234.1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
A.-824.4 kJ·mol-1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8.4kJ·mol-1
5.将1molSO2和1mol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 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O2(g)+ O2(g) 2SO3(g)。达到平衡后SO3为0.3mol,此时若移走0.5molSO2和0.5mol O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3物质的量为( )
A. 等于0.3mol B. 等于0.15mol
C. 小于0.15mol D. 大于0.15mol,小于0.3mol
6.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A(g) 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速度 A B C D
v(正)/mol·(L·min)-1 v(A)=2 v(A)=1 v(A)=1 v(A)=2
v(逆)/mol·(L·min)-1 v(B)=2 v(B)=1.5 v(C)=1.5 v(A)=4
7.设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是(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加,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8.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9.aX(g)+bY(g) cZ(g)+d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 min时达到平衡,X减少 n mol·L-1,Y减少mol·L-1,Z增加 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 ( )
A.3∶1∶2∶1 B.1∶3∶2∶2
C.1∶3∶1∶2 D.3∶1∶2∶2
10.某温度下,反应SO2(g)+O2(g) 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2 500 B.100 C.4×10-4 D.2×10-2
11.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CO的转化率为50% D.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C、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2=-b kJ·mol-1,
则a>b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1=-393.5 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2=-395.0 kJ·mol-1,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1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 t2时V正=V逆 ,达到平衡
C、t3时V正>V逆
D. t1时浓度C(N)=2C(M)
14.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5.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xc(g) Δ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m+n>x B.ΔH>0,m+n<x
C.ΔH<0,m+n<x D.ΔH<0,m+n>x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8分)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1) 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__。
(2) 若A为液体,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 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___态。
(4)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8. (12分)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 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2;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1/3,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2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VA = ;
(2)化学方程式中,x= 、y= 、p= 、q= ;
(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 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 是 ;
19.(10分)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 000 1 200
K 2.6 1.7 1.0 0.9 0.6
请回答下列同题:
(1)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
(2) 上述正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 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5)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
C(s)+CO2(g) 2CO(g) 平衡常数K1;
C(s)+H2O(g) CO(g)+H2(g) 平衡常数K2;
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数K;
则K1、K2 、K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0.(3分)磷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应用。由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ΔH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Δ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 ΔH2
SiO2(s)+CaO(s)===CaSiO3(s) ΔH3
用ΔH1、ΔH2和ΔH3表示ΔH,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s)+CO(g) Fe(s)+CO2(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 c(CO2)/c(CO),已知1100 ℃时K =0.263。
(1)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______;平衡常数K值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0 ℃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 mol·L-1,在这 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___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______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目前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现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
②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能不变 b.可能减小 c.可能增大 d.不变、减小、增大皆有可能
一.选择题
2.非选择题
16.(10分)(1)____放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小 、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3)E1减小,E2_减小
17.(8分)(1)且m+n>p
(2)逆向
(3)气
(4)吸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