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基础练习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
A.氮气(N2) B.二氧化碳(CO2) C.稀有气体 D.氧气(O2)
2、21世纪初未过很多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 D.露天焚烧垃圾
3、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应用涉及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氧气用于气焊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氧气用于炼钢
6、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大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单孔塞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夹)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7、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往外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8、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9、下列有关各组物质名称、颜色有错的是 ( )
A.液氧 无色 B.水 无色
C.二氧化锰 黑色 D.高锰酸钾 紫黑色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11、下列空气中各成分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
A.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B.氧气难溶于水﹣﹣用于急救病人
C.干冰容易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氮气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1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13、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预先加少量水或细沙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C.闻药品的气味时,先打开试剂瓶塞,再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D.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可能是单质
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D.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
16、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17、按如图 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得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
② 。
18、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1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制取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___,再装药品。
(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高锰酸钾加热时,要_________________,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_放在桌面上。
(4)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先点燃铁丝末端的火柴,待_____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_______ 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 _______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 _____。
2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 2 _____ CO 2 _____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_____ 78% _____ 0.94% _____
22、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因为 和 ,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 。
三、实验题。
24、小明和小红对一种充气包装的食品产生了兴趣,里面充入的气体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提示: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然后通入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月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小月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月同学填写空格: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月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丙集气瓶中的水也可以用
代替。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基础练习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
A.氮气(N2) B.二氧化碳(CO2) C.稀有气体 D.氧气(O2)
【答案】D
2、21世纪初未过很多城市的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 D.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D
3、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4、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5、下列应用涉及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氧气用于气焊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D.氧气用于炼钢
【答案】A
6、用氯酸钾制备氧气,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大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单孔塞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夹)
A.①④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答案】A
7、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往外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答案】A
8、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9、下列有关各组物质名称、颜色有错的是 ( )
A.液氧 无色 B.水 无色
C.二氧化锰 黑色 D.高锰酸钾 紫黑色
【答案】A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答案】B
11、下列空气中各成分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
A.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B.氧气难溶于水﹣﹣用于急救病人
C.干冰容易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D.氮气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答案】B
12、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13、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要预先加少量水或细沙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C.闻药品的气味时,先打开试剂瓶塞,再将鼻孔凑到容器口
D.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答案】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可能是单质
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D.含两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答案】D
二、填空题。
16、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某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空气监测平均数据如下:
指标指数 季节 颗粒物可吸入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指标
春季 92 42 45 二级
夏季 77 34 38 二级
秋季 93 47 56 二级
冬季 98 69 60 二级
(1)对该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
(3)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
(2)冬季 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或冬季多数树叶凋零,光合作用减弱,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合理即可)
(3)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 建筑工地常洒水,不允许建筑工地的车辆带泥土上路(或严禁焚烧垃圾、树叶等,合理即可)
17、按如图 所示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得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 ;
② 。
【答案】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氧气能助燃(或能支持燃烧)
18、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答案】(1)铁架台
(2)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4)将试管倾斜,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
1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制取气体前,要先______________,再装药品。
(2)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高锰酸钾加热时,要_________________,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
(3)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_放在桌面上。
(4)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先点燃铁丝末端的火柴,待_____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移动酒精灯
(3)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正
(4)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火柴将要燃尽
*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_______ 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燃烧: ___ _______ 。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 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 _____。
【答案】(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3) (2)(3)
2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 2 _____ CO 2 _____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_____ 78% _____ 0.94% _____
【答案】N 2 稀有气体 21% 0.03% 0.03%
22、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③;②④。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2)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因为 和 ,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 。
【答案】(1)试管;集气瓶
(2)过氧化氢→水+氧气;检查装置气密性;E
(3)反应物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A
三、实验题。
24、小明和小红对一种充气包装的食品产生了兴趣,里面充入的气体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提示: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然后通入______________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的猜想不正确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①无毒 ②廉价(或不与食品反应等,合理均可)
2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月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
(2)小月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月同学填写空格: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月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丙集气瓶中的水也可以用
代替。
【答案】(1)点燃;放热;化合;
(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