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课件(共3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课件(共31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5 15: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样子圆圆像西瓜,
地理课上常见它,
虽然体积不太大,
七洲四洋全装下。 (打一物)
——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 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1.直觉阶段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 , ”的说法。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①天圆地方
我国的古诗中,也有许多描写“天圆地方”的句子,你知道吗?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北朝民歌
2.推测阶段
后来人们根据 、
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
②太阳和月亮
太 阳
月 亮
“数星星的孩子”——张衡
中 国 探 天 路
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 ”的景象,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推测: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月食
月 食
当船队的勇士们回到西班牙后,收到许多礼物,其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
3.证实阶段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如:海边的人,看归来的帆船,先看到“ ”(船帆/船体),后看到“ ”(船帆/船体)。
船帆
船体
我国的古诗中,也有类似“登高望远”的句子,你能举例说明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生活中,有许多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
生活中的地理
4.确证阶段
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 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地球卫星照片
人造卫星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中国的飞人”看到的地球
神舟六号
费俊龙、聂海胜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九号
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年6月16日
中 国 探 天 路
二、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约 千米
表面积约 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千米
6371
4万
5.1亿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你能说出关于地球的几个数据吗?
地球是个正球体吗?科学家经过精密测量,得出比较准确的“数字地球”。请你读图说出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
地球不是个正球体。根据图片信息: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活动
描述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②太阳和月亮
①天圆地方
④地球卫星照片
感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直觉认识—大胆推测—实践证明—进一步确证等几个阶段。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体现着科学探索的艰辛。
(1)古代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凭直觉和臆想提出“天圆地方”;
(2)后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3)麦哲伦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活动
感受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约等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最大周长4万千米 约等于 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729亿
10万
地球是不是真的很大呀!

三、地球仪
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1. 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2.为什么我们说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好帮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C
E
3.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在右边地球仪上,填注各字母代表的点和线名称,并解释其地理含义。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线
纬线

地球仪上,填注各字母代表的点和线的地理含义。
地轴:
两极:
北极:
南极:
3.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说一说,指一指)
地球仪是绕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地 球 之 问 ?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37名队员于2019年1月18日正式出征南极腹地。
看到这条新闻后,一个同学激动地说:“科考队员们在南极点一定能摸到南极的地轴!”
他的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不对。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活动
阅读课本“活动”,根据提示材料,按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比一比,谁的手更巧?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表面积
赤道周长
平均半径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球体(猜测—证实—确证)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仪
地 轴
两 极
经纬线
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是一个球体
C. 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2.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人造卫星上天
C. 郑和下西洋 D. 人类登上月球
B
A
3.下列诗句或现象不能推测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B.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在海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体 D. 日食的景象
4.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 河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D. 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A
D
5.每年4月22日是“地球日”,如果我们给地球送一条“红腰带”,那么它的长度约为( )
A. 6371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4万千米
6.在“地球日”,人们准备给地球做一件花衣服,需用布料的面积至少为( )
A. 960万平方千米 B. 440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4万千米
D
C
7.读图,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8.毛泽东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诗句中的这种现象发生在( )
A. 北极 B. 赤道 C. 南极 D. 月球
B
D
9.读图,地球仪的形状是一个( )
A. 正球体
B. 球体
C. 圆
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A
10.读图,地球仪上标注的点和线,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轴——它是地球旋转的假想轴
B. ②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C. ③纬线——它是连接地球南北极点的线
D. ④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