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1 物质的变化(课件共15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1 物质的变化(课件共15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26 11: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新课引入
以上三个变化有什么不同?
将纸撕碎
将纸点燃
将纸揉成一团
新课讲解
【实验】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1
2
液态的水
产生水珠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变为蓝色粉末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胆矾
液态的水
新课讲解
一、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4、举例: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新课讲解
【实验】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 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
质生成
3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讨论】实验3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二、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1、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4、举例: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新课讲解
【思考】电灯发光是什么变化?火柴燃烧发光又是什么变化?
注意:要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而不能只根据现象来分析。
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火柴燃烧发光是化学变化。
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新课讲解
1、区别:
【举例】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
但熔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2、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归纳小结
1、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2、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从多角度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
强化练习
1、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A、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产生大量的热
C、块状的硫黄逐渐消失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D
【方法点拨】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以此进行分析。
【解析】硫黄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余均是伴随的现象,辅助判断,但不是根本依据。
强化练习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制成冰雕 B、海水晒盐
C、纸张燃烧 D、石蜡熔化
C
【方法点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是指不同于原来物质的物质。
【解析】A、冰制成冰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强化练习
3、下列诗词描述的影像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玉为床,金做马(《红楼梦》)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诗词选》)
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D、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
C
【方法点拨】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A、白玉为床,金做马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说的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粉末状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D、飞流直下三千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布置作业
下列变化中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为什么?
A、蜡烛燃烧  B、汽油挥发 C、食物腐烂  D、湿衣服晾干 E、石蜡熔化
F、点燃煤气 G、弯曲电线  H、剩饭变馊 I、高粱酿酒   J、灯泡发光
K、瓦斯爆炸  L、空调制冷 M、烧制陶瓷  N、酸雨形成 O、苹果腐烂
P、露水消失 Q、海水晒盐 R、矿石粉碎 S、铁铸成锅  T、钢铁生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