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0 09: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初中历史部编人教版七下
品质
才能
皇帝信任
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勋,缙绅咸称誉焉。
(郑和)丰躯伟貌,博辨机敏。(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
为什么郑和能够担任远航的重任?
西洋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刘家港
这样大规模、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海盗抢劫
风暴来袭
航向迷失
食物淡水短缺
宋代我国航海已普遍应用罗盘针,这是航海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到了元代,航海气象知识与水文知识等都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专供舟师用的航海技术专书《海道经》。
郑和七下西洋需要哪些条件作为支撑呢?
雄厚的国力
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
坚强的意志
郑和身负哪些使命?
宣扬国威
开展海外贸易
寻找建文帝



宣扬中华文化

郑和完成了哪些使命?
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明史·郑和传》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薄来厚往”
“库藏为虚”
开放
封闭
明 仇英,《倭寇图卷》长572.7厘米创作于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
元末明初倭寇:
明朝中期倭患: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在沿海抢劫作乱
大肆毁掠……一望赭然(空尽无物),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千里,河内积货(倭寇抢劫的财物)满千船。
——采九德《倭寇事略》
戚继光
性质:侵略
为了打败倭寇,戚继光采取了哪些措施?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戚家军”
创“鸳鸯阵”
阶段:
① 1561年台州之战
结果: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
②前往广东福建
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浙江台州的
戚继光祠
山东蓬莱的
戚继光纪念馆
天津蓟县的
戚继光雕像
福建平和县的
戚继光像
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登岸晾晒货物。
1553年
以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领土主权仍属中国。
1573年
1887年
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
16世纪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