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
1.4Al+3O2 2Al2O3 这一反应中,Al、O2、Al2O3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4:3:2 B.27:24:51 C.27:32:102 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B.16g氢气与2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12g氢气与6g氧气后应生成18g水
D.9g氢气与9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4.实验室用 31.6g 高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g,则剩余固体为( )
A.高锰酸钾 B.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5.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C 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D.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6.31g红磷与5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 )
A.一定等于81g B.一定小于81g
C.一定大于81g D.不能确定
7.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A.2:1 B.1:8 C.1:10 D.1:4
8.已知: CaCO3高温CaO+CO2↑。下列坐标图能正确反映一定质量碳酸钙充分灼烧过程变化关系的是
二、计算题(共4小题)
9. 小字同学在实验室里将16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他在常温下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4.4g,试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2)剩余固体物质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克?
10.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计算该溶液中的过氧化氢质量(保留至小数点后面2位)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了16.0g高锰酸钾样品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用数据传输仪测得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m/g 16.0 15.5 15.0 14.5 14.4 14.4 14.4
请通过计算回答:同学们称取的高锰酸钾样品是否为纯净物?
1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丽同学的解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
解:设铝的质量为x答:最多可生产5.3t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铝的质量为:l0t× 53%=5.3t答:最多可生产5.3t铝。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 4A1+3O2═2Al2O3
108 96 204
在此反应中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关系108:96:204=27:24:51或108:96:204=9:8:17。故选:B。
2. 【答案】A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能够可知:每有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之比=1:8:9;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符合比例关系,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16g氢气与2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不符合比例关系,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12g氢气与6g氧气后应生成18g水,不符合比例关系,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9g氢气与9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不符合比例关系,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A。
3. 【答案】B
【解析】A、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不一定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选项A不正确;B、从“量”的角度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该关系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选项B正确;C、从“质”的角度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这些信息不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选项C不正确;D、从变化的角度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但这不是作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选项D不正确。故选B。
4. 【答案】B
【解析】设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3.2g>3.1g,说明高锰酸钾没有反应完,剩余的固体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故选B。
5. 【答案】A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17.4g﹣8.7g=8.7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8.7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6g﹣0g=31.6g;D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6g﹣0.4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据此分析回答此题。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B、D,生成物是C,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C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选项A说法正确。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g:3.2g=87:32,选项B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故待测的数值为19.7g﹣19.7g=0g,A全部反应完毕,选项C说法错误。D、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未知,则无法计算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A。
6. 【答案】B
【解析】设31g红磷与质量为x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y
x=40g
y=71g
通过计算可知31g红磷与40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71g;
故选B。
7. 【答案】D
【解析】设生成18g水,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y=2g
x=16g
剩余气体的质量为:20g-18g=2g
当剩余气体是氧气时,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2g:(16g+2g)=1:9;
当剩余气体是氢气时,原混合物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2g+2g):16g=1:4。
故选:D。
8. 【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钙的质量分数不能从零开始,当碳酸钙反应完时,钙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B选项错误,因为在反应时生成气体,钙的质量分数要增加;C选项也是错的;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故选D。
9. 【答案】(1)1.6; (2)4.35g
【解析】(1)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就是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14.4g=1.6g。
(2)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87 32
x 1.6g
解得:x=4.35g
答: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g。
10. 【答案】(1)0.48g;(2)1.02g;
【解析】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1.02g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02g。
11. 【答案】不是纯净物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6.0g﹣14.4g=1.6g;
设高锰酸钾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1.6g
=
x=15.8g
15.8g<16g说明高锰酸钾样品不是纯净物;
答:高锰酸钾样品不是纯净物。
12.【答案】(1)都正确
(2)本题只能用小丽的方法解答,解题过程如下。
【解析】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