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长春版6.2《诉衷情》课件8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长春版6.2《诉衷情》课件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9 09: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诉 衷 情 作 者 简 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有多产的作家。现存诗计9300多首。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jing)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学过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学常识诉衷情,词牌名,晚唐文学家温庭筠创作此调。原为单调,后演为双调。黄庭坚、张先、陆游、李清照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诉 衷 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觅封侯,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这一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当年”,指乾(qian)道八年(1172),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著的追求。“万里”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
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跃马扬戈、驰骋在南郊前线的勃勃英姿班超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效仿在塞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班超出使西域,最终立下功劳封侯晋爵。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梦断”说明诗人理想破灭“尘暗旧貂裘”借用了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比喻多年没有披甲上阵,甲胄尘封,不能立功边陲的境况。“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词人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上片“当年”开头,“梦断”一转,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落差。苏秦想出仕秦国,游说秦王实行“连横”,连续进谏十二道,可是秦王却没有纳谏,最终苏秦实在无法在在秦国生活下去了,就回故乡洛阳了,回到家后,他搬出几大箱书简,拿出《太公阴符》,日夜苦读,流传千古,成为历代先生、父母教育孩子学习的“锥刺股”的典故就是由苏秦这个时候创造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编出《揣》与《摩》。之后他到赵国游说赵王,这次他说服赵王实行“合纵”,赵王采纳了他的建议,之后战国七雄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六国都实行“合纵”。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未”“先”“空”三个三字句形势排比,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胡虏还未消灭,鬓角先染秋霜,热泪白白的流淌。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三个短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如同一只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翅膀,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这首词,饱含着年迈苍苍的陆游国仇未报的爱国深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也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谁能想到自己这一生,在天山抗金前线奋战
的理想始终未实现,只能老死在沧州水边。  这是一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浩歌.词中蕴涵了炽热的爱国之情.小  结运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过去对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
2、梦镜与实际的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yu,而自己废弃荒村.陆游:《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岳飞:《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们学过的爱国诗句联想:
时代的风雨,艰难的现实,爱国的情怀,
读着这样的词句,很自然地能让我们联想
到了一些诗词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