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2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5.3《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第2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5 12: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第2课时)
复习回顾
1.我们把人类聚居的场所成为 。它的两种基本类型是 、 。
2.聚落的形成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3.平原地区的聚落呈 状;山区聚落呈 状;河湖附近聚落呈 状;沙漠地区的聚落呈 状。
聚落
乡村
城市
聚落一般选择在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例如: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等。
团块
条带
条带状或环
点状或带
课堂引入
世界各地的聚落千差万别,风格独特。你对哪些特色民居印象深刻呢?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不同的聚落既印有人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痕迹,也记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于是,有的聚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皖南——西递宏村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的宏村,背靠植被茂密的山地,面临清澈透明的水塘,清水流经每家门前,四周茂林修竹,稻花飘香,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被誉为“桃花源里的人家”。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北京故宫
北京天坛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布达拉宫
平遥古城
国外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印度——泰姬陵
国外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聚落文化遗产
1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加拿大——魁北克古城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探究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议一议:这些著名聚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价值?
答案提示:
这些著名聚落,它们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审美、经济和科研价值。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为保护这些人类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78年开始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的确认和命名。截止2011年6月,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命名的共有749项。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总长21196.18公里,保存较好的不足10%,而因为长城覆盖范围太广,所以野长城让人无法进行管理,一些虽然没遭到人为破坏的长城,也是杂草丛生。而保持完好的长城中,虽然有人进行管理,并且定期进行维护,但是却还是遭到了不小的破坏,各种乱涂乱画现象严重!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聚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北京四合院是拆掉还是保护?
保护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探究
保护聚落文化人人有责
1.结合图文资料,就布达拉宫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谈谈个人观点。
答案提示:
1.对布达拉宫的游客实行限时限量。
2.政府增加投入,加强修缮维护,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
利用中注意保护
三、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探究
保护聚落文化人人有责
2.读新闻报道,说说你能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点什么?
答案提示:
1.文明旅游,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
2.及时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阻止他人对遗产的破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旅游;
4.通过不同渠道展示文化遗产的美与价值,积极宣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课堂总结
当堂练习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是厦门装饰风格的起源地和杰出代表,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从传统的地方风格向现代主义和国际化的过渡,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进行有效保护
C.完善基础设施 D.重新装修建筑
2.申遗成功后,鼓浪屿应该( )
A.将本地居民迁出岛外 B.兴建大量旅游设施
C.实行游客的总量控制 D.大力兴办工业企业
3.下列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
A.威尼斯水城 B. 丽江古城 C. 周庄古镇 D. 热带雨林
B
C
D
当堂练习
4.读材料,回答问题: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1)A图是北极地区_ _____人居住的_______,反映了当地气候________。
(2)图B所示的建筑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________。
(3)试分析C图(云南傣族竹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 ___ ____。
(4)由此可见,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________ 的差异而不同。
因纽特人
冰屋
寒冷
窑洞
当地气候湿热、竹楼通风透气
自然环境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