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新课标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8 11: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测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潜行(qián) 贪婪 (lán ) 狩( shǒu )猎 悄然(qiāo) 预兆(zhào)
B.篝(gōu )火 大颚(è) 蝉喙(huì) 篡夺(cuàn) 窸窣( sū )
C.静谧(mì) 引颈(jìng) 喑哑(àn) 崩塌(bēng) 轻盈(yíng)
D.骸骨(hái) 哀号 ( hào ) 谚语(yàn) 万载(zǎi) 轨道(guǐ)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
(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   的神话。21cnjy
(2)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  的指令。有
(3)我们不能 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4)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的 。
A.奇异 出发 沉溺 交头接耳 B.奇妙 进攻 沉溺 窃窃自语
C.慈怜 进攻 沉醉 交头接耳 D.奇幻 进军 沉醉 窃窃自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B.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 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2分)
水清鱼读月 山静鸟 天
5.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2分)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本市将有台风来袭。个相关部门已做好准备,严阵以待。下午四点左右,台风正式登陆,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傍晚时分,南郊部分乡镇出现受灾现象。日前各项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改后的句子: 。
6.综合性学习。(6分)请你参加“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记佳句】古诗词常常写“月”,如“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连续诗句。(2分)21cnjy
答:?
?
(2)【说文化】假如让你做这次活动的主持人,那么请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2分)
答:?
?
?
(3)【看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日前表示,2013年将是中国航天一个高密度的发射年,计划完成16次发射,将20枚航天器送入太空。主要代表是“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还有探月工程的“嫦娥”三号要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答:?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1cnjy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8.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二)(10分)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9.本文作者纪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体小说集  。(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2分)
①果得于数里外: ②如是再啮:
③如其言: ④遂反溯流逆上矣: 
11.翻译句子。(2分)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2.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21cnjy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3.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2分)
(三)(8分)
哀 溺 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21cnjy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怠  (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译文:?
②何不去之?
译文:?
16.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
(四)(14分)21cnjy
【甲】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飘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乙】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17.两段文字分别描写了云的特点,请各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概括。(2分)
18.比较两个文段对云的描写,在写法上它们有何相同之处?(2分)
19. 【甲】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2分)
20.【甲】文运用了 的结构方式,【乙】文运用了 的结构方式。(2分)
21.试举例分析两文在说明方法上的异同点。(4分)
22.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2分)
(五)(14分)
“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飞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21cnjy
⑥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⑦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
⑧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到达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
⑨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⑩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
?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撬制动。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21cnjy
(本文有删改)
23.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零高度’飞行”的含义。(2分)

24.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况。(3分)
2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3分)
26.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7.文章第?自然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1cnjy
有一则文坛轶闻说,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予,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那乞丐的手举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着泪说:“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仪,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简单。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B
评分:选对得2分。
2.答案:2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选对得2分。
3.答案: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选对得2分。21cnjy
4.答案示例:谈
评分:所填为动词,使用拟人修辞并符合语境即可。共2分。
5.答案:“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改为“狂风呼啸而来,密集的雨点落了下来”
评分:答案不唯一,共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答案示例: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3)2013年将是中国航天一个高密度的发射年。
评分:每小题2分,共6分。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二、阅读(共50分)
7.答案:B
评分:选对得2分。
8.答案:D21cnjy
评分:选对得2分。
9.答案:清 《阅微草堂笔记》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0.答案: ①介词 在 ②介词,像 ③介词 按照④于是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
11.答案: ①按照老河兵说的去找,果然在河的上游几里外找到石兽。
②你们这些人不会推究事物的原理,这又不是木头,怎么会被潮水带走呢?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2.答案:D(只有老河兵的见解是正确的。即“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评分:选对得2分。
13.答案示例: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评分:符合题意,语言流畅即可。共2分。
14.答案:①都 ②渡,渡河 ③疲惫 ④于是,就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21cnjy
15.答案:①其中一个人虽然尽力游泳但仍然游得不如平常。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6.答案: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评分:意近即可,共2分。
17.答案:【甲】文: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 【乙】文:神奇
评分:意近即可,共2分。
评分:意近即可。共2分。
20.答案:总分总 总分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1.答案示例:同:两文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同:【乙】文还运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举例略。21cnjy
评分:说明方法2分,举例分析2分,共4分。
22.答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黑云压城城欲摧”(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等。
评分:符合题意即可。共2分。
23.答案:没有上升高度,却可以快速飞行的技术。
评分:2分。
24.答案:设计原理 技术可靠性 安全性
评分:每个特点1分,共3分。21cnjy
25.答案: 转弯半径大 安全制动装置 隔离装置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6.答案:举例子 列数字 具体说明磁悬浮列车设计的安全性能。
评分:前两个空1分,后一个空2分,共3分。
27.答案提示: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明磁悬浮列车有隔离装置,不会被任何障碍物所骚扰。举例略。
评分:特点1分,举例分析2分,共3分。
三、写作(共50分)21cnjy
28.思路点拨: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团体领袖、国家元首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握手的次数也许数也数不清,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有几次:第一次见面的激动,离别之际的不舍,久别重逢的欣喜,误会消除、恩怨化解的释然等等。把握住握手这一动作中的一点或几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可以展开联想,表达感悟,可以从虚入手,倾诉感情,表达方式可以根据行文需要。

附课外文言译文:21cnjy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虽然尽力游泳但仍然游得不如平常。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被淹死了。21cnjy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