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彩的声音中的一篇演唱乐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深情的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歌曲中多次运用了海浪的节奏,好象起伏的海浪,也好象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学情分析: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这首歌曲学生比较熟悉,对音乐的旋律都很熟悉,但歌曲中附点的演唱是一个难点,要多唱几遍。高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已经不太喜欢“动”起来,所以这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挖掘出歌曲的情感,并能从歌声中表达这种情感,因此除了要正确处理好音乐的起伏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在海外的华人眷恋祖国的事迹,结合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或欣赏《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内容演唱《大海啊,故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让学生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跟着范唱演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大海啊故乡》
2、准确把握三拍子的节奏,附点的演唱
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闭上眼睛,你们听到了什么?(播放课件大海的汹涌声、海鸥的叫声、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2、 生:我们听到了海鸥的叫声、大海的浪声……有哪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师: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3、 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们来汇报你们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4、 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5、 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大海和海底世界)
6、 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设计意图』让学生首先通过听来感受海的氛围,又通过聆听海的声音和观看海底世界,加深和了解海的更多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以下的情感环节做了铺垫。
2、 欣赏 《大海啊,故乡》
(1)初次感受、聆听《大海啊,故乡》的旋律。
1、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了解了大海在同学们的心中是非常美丽的,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听一段声音,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2、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生回答,师带领学生模仿声音,编节奏,按强弱读节奏。
(2)复听《大海啊,故乡》的旋律。
(轻轻的播放《大海啊,故乡》的前奏) 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
『设计意图』激发情感。初听歌曲旋律,并用身体动作感受,教师介绍作品及作曲家,学生根据节奏模仿海浪的声音,并初步回答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听这首歌曲。(播放歌曲,出示歌谱)
1、师: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这首歌曲王立平先生为一部电影《大海在呼唤》写的一首主题歌,歌曲写于1983年,距离现在已经整整26年,老师可是听着这首歌曲长大的,可到现在这首歌曲依然在传唱,可见它是多么经典,老师发现有同学还会唱,真是不简单。
2、师问:从刚才的欣赏中和大屏幕上的歌谱中你们获得了哪些知识,谁来说说?
(师提示说节拍、大海的节奏并练习这一节奏)
海浪的节奏: XX X .XX | XX X —|这是一首荡漾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3、音乐家们真聪明,他们把大海编成了音乐,让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节奏,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说说作者通过大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复听歌曲,回答问题)
(表达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师:在歌曲中有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声声呼唤的旋律在那里?(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师:这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这两句的音高与前两句的音高相比有什么变化?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表达情感。通过多次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线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试唱歌曲,并在演唱歌曲时感受歌旋律的起伏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
4、师随琴范唱,生聆听。
第一段 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 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高过一浪。)
师:那后半部分的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地有些什么变化呢?
(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些,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师:下面我们用这种情绪来唱一下歌曲的后半部分。(师弹琴)
前半部分我们应该用什么情绪唱呢?完整将歌曲演唱一遍。
师:我们好像还有两句没唱,谁知道是哪几句?
师:同学们的演唱非常好,谁知道,前面我们听到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老师还找到了《大海在呼唤》这部电影我们边浏览边欣赏《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在欣赏的时候,我们在歌曲高唱部分加入海风和海浪的声效,让这首歌曲更加丰富,还记得我们开课时编的海浪和海风的节奏了吗?(练习一下)注意我们只在“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和“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这两句加。(播放《大海在呼唤》电影片段 听歌曲,加声效)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在对歌曲有个整体印象之后,我通过一段激情的导言把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海风吹起了思念,海浪翻滚着呼唤,让我们在这美妙的各声中加入模拟的海风和海浪声吧!”通过这样的导言,可让学生在用节奏模拟的过程中,更深切的感受大海带给我们的思乡情感,
师:了解1=F调在键盘上的区域。
三、歌表演。
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
三、拓展欣赏
师:有了同学们的声效伴奏,让这首歌曲听起来更加丰富,更加能打动人了。
1、 师:不仅仅是这首《大海啊,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很多的不同的艺术形式也表达这种情感,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那些?谁来说说?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老师也找到了几个作品,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诗《乡愁》,这首诗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写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下面由老师朗诵给同学们听。(师朗诵)
师:余光中是一位非常希望台湾和祖国大陆相聚的诗人,所以他写了这首诗,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来感受一下这种情感!(全体读)
2、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很多歌曲也表达了思乡之情,如《故乡的云》《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等同学们课后听一听。
『设计意图』情感延伸。为了更深入思乡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感受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的作品《乡愁》让学生从诗中感受思乡的情感,又让学生欣赏了《故乡的云》这首音乐作品。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听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欣赏了几首其他的艺术作品,我想同学们对乡情一定有了深深的感受,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说通过今天的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最后我们再一次的来欣赏并演唱这首《大海啊,故乡》。
板书设计:
大海啊,故乡
X - - ︱ X - -︱ X - - X X X . X X︱X X X -
哗 哗 哗 哗 哗 哗 哗哗 哗哗 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