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竖笛演奏 进行曲(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 竖笛演奏 进行曲(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6 20:03:56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进行曲
进行曲定义
进行曲(march)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
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
起源
进行曲特点
节拍:常用偶数拍子,如:2/4、4/4。
节奏:切分音、附点音符、三连音。
速度:1、速度较快。2、速度较慢。
1
2
3
你认为进行曲在节拍上的特点是什么?
常用偶数拍子,如二拍子、四拍子
附点
三连音
进行曲音乐特征
切分音
速度一般较快,
表现欢乐的气
氛。
速度较慢,常用
小调,情绪沉郁
哀伤。威廉 退尔的故事
瑞士在未独立以前,是由神圣罗马帝国下的哈普斯堡家、沙沃伊家和朱宁根家等割据统治的。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奥地利的哈普斯堡家,他们中间有不少施行暴政的恶劣行政官,被管辖的民众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十三世纪,统治瑞士奥地利总督肆意压迫人民,竟于闹市竖一长竿,竿顶置一帽,勒令行人鞠躬于帽。一日,农民射手退尔经其处,抗命不鞠躬,捕。总督命退尔幼子头顶置一苹果,令退尔以箭射之,中,方得免罪。退尔中。同时又出示一箭,曰如不幸射中幼子,即以此箭返射总督。总督怒,食前言,再捕退尔。押解途中,登舟经一湖面,风浪大作,将士危惧,退尔伺机一箭射杀总督后逃脱虎口。民众拥之,共起反抗奥地利统治,终得自由。(共6张PPT)
  竖笛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子”、“像鸟唱歌的笛子”。它由簧片振动发音,簧片永久性的固定在发音窗内,以自然呼吸的力度即可吹响,这样,人们从初学开始,就很容易获得美妙的乐音。
学吹竖笛
8孔竖笛
竖笛指法
背孔(左手大拇指按)
一孔(左手食指按)
二孔(左手中指按)
三孔(左手无名指按)
四孔(右手食指按)
五孔(右手中指按)
六孔(右手无名指按)
七孔(右手小指按)
八孔竖笛指法示意图
八孔竖笛g’ 、a’、 b’三音的指法
g1
a1
b1
b1
b’有两种指法
左手在上
右手在下

学吹竖笛
吹口
10
元::
sol
la
si
do
sol、la、si、do指法图
(涂黑的孔为按孔)
为了获得圆润、悦耳的发音,吹奏时口
风的力量要适当、均匀。音头要吐奏,即在
吹奏时加“t”音。有连线的地方,只在第
一个音上吐奏。《威廉 退尔》创作背景
早在1796年,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已波及席勒故乡,他的父母姊妹都在法国驻军的势力下生活过。1801年德国与法国签订和约,使莱茵河左岸土地全部沦陷。对祖国和自由的热爱使席勒回到重大的时代问题上来。他把1307年冬瑞士人民结盟推翻奥皇统治的史实和瑞士民间关于退尔的英雄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出一个反抗异族统治和封建统治、进行解放斗争的典型。它是席勒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这部剧本于1804年3月在魏玛和莱比锡演出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被看成是一部有高度现实意义的爱国剧本,是唤起人民民族意识和反抗外侮的有力呼声。
1829年8月3日在巴黎歌剧院由阿布奈克指挥首次公演。本剧以席勒的原作为标题,但台词却用的是法语。后世也有以法语、英语为名的。罗西尼写作这出歌剧时,正是他创作力达到顶峰的37岁的中年期。最初写成五幕,但因全剧太长,后删略了第三幕。第四及第五幕合并为第三幕。之后又再修改成为四幕歌剧。
《威廉·退尔》是罗西尼创作的第三十八部歌剧,同时也是最后一部歌剧。这部歌剧一举奠定了罗西尼在意大利音乐家中的地位。
《威廉·退尔》为主角威廉·退尔的名宇,在作曲与首演的法国叫《鸠姆》,在罗西尼的祖国却称为《古烈摩》,但一般都称作《威廉·退尔》。本剧最有名的《序曲》是耳熟能详的名曲,也是音乐会上的珍品,它成为标题音乐式序曲的楷模。竖笛吹奏技巧
呼吸方法:
初学竖笛时,气息应作为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为使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笛所产生效果的不同。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组感受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有的组体验吹肥皂不要把它吹爆;有的组感受把空中的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有的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等等。通过听辨各组用不同的气息演奏出的效果的不同,使学生对竖笛气息的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掌握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铺垫。
指法:
因为只有8个孔,所以直笛在吹奏远关系调时,指法极为复杂不便。长笛有20多个复杂的按键和音孔,似乎看起来比直笛复杂得多。其实按键越多,指法就越有规则,所以长笛的半音指法远比竖笛简单。
基本演奏技法:
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嘟”音的感觉。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嘟”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线里面的音就像“嘟呜”的。
演奏技巧:
六孔和八孔,吹的时候按住的孔是不一样的,八孔吹时,大多部分音要按住,在八孔竖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是:身体保持正直,眼睛平视,肩部放松且自然下垂。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竖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笛剩下的几个音孔。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标准直笛的制式颇为简单,只有8个音孔,通过按孔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2个半八度以内的所有半音。所以直笛是12平均律乐器,可以吹奏24个大小调中的任何一个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