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培优同步精品学案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新课标】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道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经过和影响。
2.了解北魏的建立、统一北方及北魏时期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作用。
4.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淝水之战的相关信息: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
2、难点
(1)对“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的理解以及对其名词本身含义的理解。
(2)从前秦和北魏选择的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的后果,理解文化选择对于一个政权发展的重要性。
1.准确无误地掌握肥水之战的基本信息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体现历史解释,注重时空观念。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突出史料实证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分析,知道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培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
(2)通过对孝文帝个人的介绍和迁都汉化措施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品格,如自小胸怀大志,敢于创新等。
1.成语故事法——搜集有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进行相互交流。
2.图片展示法——通过赏析《北魏帝王出御图》“北魏陶俑”等图片,形成对北魏改革的直观印象。
3.故事学习法——了解有关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人物。
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起来的前秦,与南方的 形成对峙的局面。
2.__ __年,前秦的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挥师南下。东晋以8万精兵应战,双方在 隔岸对峙。最终前秦失败,苻坚逃回北方。
3.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次战役之后,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 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 年,北魏统一北方。
2.迁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 。
3.改革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 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状况: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___ ____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阖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 、 与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 和 ,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 苻坚在发兵攻晋以前和臣下商议,权翼、石越劝谏说:“晋室虽然衰微,但并未失德,上下和睦同心。谢安、桓冲是当世奇才,又有长江之险,不宜兴兵。”苻坚不以为然,狂妄宣称:“东晋虽有长江之险,却非牢不可破,以我军之盛,把马鞭子投入长江,足可截断其水流。”
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例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解析:383年,苻坚率兵南下,企图灭亡东晋。东晋与前秦在肥水展开激战。
答案:A
跟踪训练
1.下列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长平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
材料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490年,孝文帝亲政。亲政后,他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他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
探究 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例2】有学者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当中将都城迁到洛阳,不是咸阳;鲜卑贵族是官员的,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答案:D
跟踪训练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
A.383年 B.386年 C.439年 D.494年
4.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风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进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
A.促进南北统一 B.促进民族交融 C.形成南北对峙 D.促使民族矛盾激化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启示及给我们的借鉴
(1)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讲,
②从东晋方面看,
(2)启示:
(3)借鉴:
小明在一次知识竞赛中,遇到一个难题,不知下列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请你帮他回答( )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地区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本题考查淝水之战。解答时,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也可用排除法。首先,淝水之战的对阵双方是汉族政权东晋和氐族政权前秦;其次,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前秦军队中的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因此,A、B、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2)影响:
(2019·通辽中考)“……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北魏迁都的条件 C.北魏迁都的原因 D.汉化措施的问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由于旧都平城保守势力顽固强大,不利于改革的推行。故C项符合题意。
C
促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
(1)
(2)
(3)
作用
(1)
(2)
(3)
(4)
(2020·顺德区期末)“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李白在诗中所描写的胡床可以挂在墙壁上,随时取下使用。这种胡床原来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将领在打仗行军时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引入内地并开始流行。该现象的出现最主要是因为( )
A.民族的交流、交融 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C.北方各族战争频繁 D.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由材料“这种胡床原来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将领在打仗行军时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引入内地并开始流行带来的影响”等可知,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民族吸收少数民族的东西。
B
1.(青岛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2.《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是日本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巨作,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下面哪个选项不会出现在作者对淝水之战的叙述中?( )
A.战役发生在4世纪末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投降
C.东晋取得胜利,前秦军队失败 D.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中考)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2018·聊城中考)“(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5.(2019·法库县校级模拟)甘肃嘉峪关出土了大量魏晋墓碑画,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图2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图3 采桑图 图4牛耕图
注:图1、图2: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裙,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图3、图4: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
(1)根据图片及文字叙述,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四幅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1.(2020˙迁安市期末)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2.一学生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④颁布“推恩令” ⑤改鲜卑姓为汉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 )
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 B.《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
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D.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4.某校七年级(3)班的四位同学在学习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后,展开了讨论,他们中谁的观点是错误的?( )
5.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某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因为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革故鼎新】
材料二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试举三例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引起的变化。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高效培优同步精品学案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新课标】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道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经过和影响。
2.了解北魏的建立、统一北方及北魏时期黄河流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作用。
4.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淝水之战的相关信息: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
2、难点
(1)对“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的理解以及对其名词本身含义的理解。
(2)从前秦和北魏选择的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的后果,理解文化选择对于一个政权发展的重要性。
1.准确无误地掌握肥水之战的基本信息和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体现历史解释,注重时空观念。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突出史料实证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的能力。
3.(1)通过对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分析,知道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培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
(2)通过对孝文帝个人的介绍和迁都汉化措施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品格,如自小胸怀大志,敢于创新等。
1.成语故事法——搜集有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进行相互交流。
2.图片展示法——通过赏析《北魏帝王出御图》“北魏陶俑”等图片,形成对北魏改革的直观印象。
3.故事学习法——了解有关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人物。
淝水之战
1.背景:强大起来的前秦,与南方的 东晋 形成对峙的局面。
2.__383__年,前秦的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挥师南下。东晋以8万精兵应战,双方在 淝水 隔岸对峙。最终前秦失败,苻坚逃回北方。
3. 淝水之战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次战役之后,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 鲜卑族 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北魏 。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
2.迁都: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 中原 。
3.改革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汉语 ,禁用鲜卑语;以 汉服 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 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状况: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___矛盾激化____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阖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 和缓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 交往 、 交流 与 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 物质文化 和 精神文化 ,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 苻坚在发兵攻晋以前和臣下商议,权翼、石越劝谏说:“晋室虽然衰微,但并未失德,上下和睦同心。谢安、桓冲是当世奇才,又有长江之险,不宜兴兵。”苻坚不以为然,狂妄宣称:“东晋虽有长江之险,却非牢不可破,以我军之盛,把马鞭子投入长江,足可截断其水流。”
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符坚骄傲轻敌。②军队内部成员复杂,不够团结,军心不齐。③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例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 )
A.东晋——前秦 B.西晋——东晋 C.前秦——西晋 D.前秦——北魏
解析:383年,苻坚率兵南下,企图灭亡东晋。东晋与前秦在肥水展开激战。
答案:A
跟踪训练
1.下列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长平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四个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D.破釜沉舟
材料 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490年,孝文帝亲政。亲政后,他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居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他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
探究 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提示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例2】有学者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民族交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②将都城迁往咸阳 ③鲜卑贵族必须说汉话 ④鼓励鲜卑人穿汉服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当中将都城迁到洛阳,不是咸阳;鲜卑贵族是官员的,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答案:D
跟踪训练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
A.383年 B.386年 C.439年 D.494年
4.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风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进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
A.促进南北统一 B.促进民族交融 C.形成南北对峙 D.促使民族矛盾激化
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启示及给我们的借鉴
(1)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讲,前秦军队人数众多,苻坚先后征集了80多万兵力,但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如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士兵不愿为前秦打仗,甚至希望前秦失败,加上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以至于草木皆兵、一溃再溃。
②从东晋方面看,虽只有8万兵力,军队数量远少于前秦,但统治阶级内部意见较一致,同时又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军队战斗力强,所以取胜。
(2)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民族团结、内部统一对于一个政权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3)借鉴:战争的形式和手段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要素不会变,因此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所以古代的战争经验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军队将士应齐心协力、将领应指挥得当、应顺应民意等。
小明在一次知识竞赛中,遇到一个难题,不知下列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请你帮他回答( )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地区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本题考查淝水之战。解答时,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也可用排除法。首先,淝水之战的对阵双方是汉族政权东晋和氐族政权前秦;其次,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前秦军队中的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因此,A、B、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北魏原都城平城气候干早,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需要;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洛阳的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优越;迁都洛阳能更好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2)影响:一方面加强了同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迁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都城迁移,而是具有重大文化转型意义的行动。迁都在朝中引起强烈反响,遇到重重阻力。可以说,迁都成功是孝文帝同保守势力斗争的一次胜利。
(2019·通辽中考)“……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北魏迁都的条件 C.北魏迁都的原因 D.汉化措施的问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由于旧都平城保守势力顽固强大,不利于改革的推行。故C项符合题意。
C
促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
(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2)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也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
(3)当权的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如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作用
(1)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2)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4)促进了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2020·顺德区期末)“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李白在诗中所描写的胡床可以挂在墙壁上,随时取下使用。这种胡床原来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将领在打仗行军时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引入内地并开始流行。该现象的出现最主要是因为( )
A.民族的交流、交融 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C.北方各族战争频繁 D.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由材料“这种胡床原来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将领在打仗行军时所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引入内地并开始流行带来的影响”等可知,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民族吸收少数民族的东西。
B
1.(青岛中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2.《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是日本著名华裔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史学巨作,讲述了人们熟知的黄巾起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纷繁多彩的历史故事。下面哪个选项不会出现在作者对淝水之战的叙述中?( )
A.战役发生在4世纪末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投降
C.东晋取得胜利,前秦军队失败 D.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中考)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2018·聊城中考)“(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5.(2019·法库县校级模拟)甘肃嘉峪关出土了大量魏晋墓碑画,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1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图2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图3 采桑图 图4牛耕图
注:图1、图2: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裙,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图3、图4: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
(1)根据图片及文字叙述,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2)四幅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1.(2020˙迁安市期末)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2.一学生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④颁布“推恩令” ⑤改鲜卑姓为汉姓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 )
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 B.《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
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D.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4.某校七年级(3)班的四位同学在学习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后,展开了讨论,他们中谁的观点是错误的?( )
5.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某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因为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迁都的“计谋”?
【革故鼎新】
材料二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2)材料二所示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
(3)试举三例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引起的变化。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
1.C【解析】根据“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等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与东晋。故材料中的这个“流亡政府”指东晋。
2.B 【解析】B项不符合史实,淝水之战中,苻坚战败,但并未投降,且未取得大臣、军民的支持。
3.D 【解析】由题干给出的知识卡片中的改革措施,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4.A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魏孝文帝好汉文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5.(1)信息一:服饰的融合;信息二:食品的融合;信息三:生产方式的融合。
(2)北方民族的融合。
能力提升
1.A【解析】本题考查了民族融合。分析选项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中的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
2.A【解析】“推恩令”是西汉时期汉武帝领布的,④错误,故答案为A。
3.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教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都论证了“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而南朝时南方政权更选频繁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选项C符合题意。
4.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C观点错误,当选。
5.(1)洛阳。为巧妙地冲破守旧阻力,最终实现迁都大计。
(2)改汉姓;学汉语。
(3)提示:从服饰、食物、通婚等方面举三个实例即可。
(4)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各民族融合,中原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传统的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大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5)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阻力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