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易错题真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一根钢管锯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两段比较,(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同样长 D.无法判定
2.估算下面4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3.一批水泥重吨,用去,还剩下多少吨?正确列式是( )。
A.× B.×(1-) C.- D.-×
4.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全长的( )
A. B. C. D.
5.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那么甲( )乙.
A.< B.> C.﹦
6.小芳5分钟做红花7朵,小明7分钟做同样的红花9朵,( )做的速度快一些.
A.小芳 B.小明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7.>( )>,括号里可以填写的分数有( )个.
A.2 B.3 C.无数
8.甲、乙、丙、丁四个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后,甲容器倒出 ,乙容器倒出 ,丙容器倒出 ,丁容器倒出 .( )容器剩的水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
9.36米的是( )米;15是( )的。
10.小时=( )分钟 千米=( )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厘米=( )米
1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266吨,其中甲仓库的与乙仓库相等,甲仓库存粮( )吨,乙仓库存粮( )吨。
12.把一根8米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占这根彩带的( ),每段长( )米。
13.一根绳子长2米,用去,再用去米,还剩( )米。
14.水果店新进购进350千克水果,第一周卖出,第二周卖出。两周一共卖出这批水果的( ),还剩( )千克。
15.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天大约有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其中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有( )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
16.商店以每双5元购进一批凉鞋,售价为每双8元,当卖得只剩下时,不仅收回了购进这批凉鞋所付出的款项,而且已获利80元,这批凉鞋共有( )双。
三、脱式计算
17.脱式计算
÷(+) 45×-×45
24×(++) 6÷-÷6 (+)÷
四、看图列式
18.看图列式计算。
19.看图列式并计算。
五、解答题
20.一个三角形,底比高长,根据下列信息,分别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写等量关系)
(1)底长14米。
(2)高长20米。
21.某家蔬菜种植面积是300平方米,玉米种植面积比蔬菜多,玉米种植面积是多少?
22.李阿姨买了下面这样一套餐桌椅,桌子的价钱比椅子的总价贵。买这套餐桌椅一共用了多少元?
23.小龙家九月份的支出中,房租约占总支出的,用于餐饮的支出约占总支出的,用于水电的支出比房租和餐饮这两项支出之和少,用于水电的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
24.五(1)班有72名学生,其中的学生参加校跳绳比赛,其余的学生做啦啦队,共有多少名啦啦队员?
25.一批零件,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9天完成。甲、乙先合作3天,余下的由甲独做,还要几天完成?
参考答案:
1.B
【分析】把这根钢管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第一段占全长的,两段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第一段占全长的,
因为,所以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时要明确: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数量,分数不带单位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
2.D
【分析】先算出括号里的分数,将除法改成乘法,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乘的数越大积越大,进行分析。
【详解】A.=
B. =<888
C. ==<888
D. ==
<,所以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D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B
【解析】把总吨数看作单位1,用去,则还剩下总吨数的(1-)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求还剩下多少吨,就是求的(1-)是多少,列式为×(1-)。
故答案为:B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4.D
【详解】试题分析:把绳子的总长度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全长的,据此即可进行选择.
解:据分析可知:
每份占全长的;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分数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其他数据的干扰.
5.A
【详解】试题分析:由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可得,甲数×=乙数×,两两相乘的数的积相等,乘较大数的数较小,据此判断后选择.
解:甲数×=乙数×,
因为>,乘较大数的数较小,
所以甲数<乙数.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明白“两两相乘的数的积相等,乘较大数的数较小”这个知识点.
6.A
【详解】试题分析:先利用“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出二人的工作效率的大小,工作效率大的,做的就快一些,反之,做的就慢一些.
解:小芳的工作效率为:7÷5==,
小明的工作效率为:9÷7==,
因为>,即>,
所以小芳做的速度快一些;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
7.C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分别乘2、3、4…则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会有无数个,据此即可解答.
解:(1)介于和之间的分数有、共2个;
(2)因为==,
==,
所以介于和之间的分数有、、、、共5个;
如此将两个分数分别乘2、3、4…则介于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会有无数个,
所以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灵活应用.
8.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把这四个容器的容积看作单位“1”,只要比较出这四个容器哪个倒出的最少,这容器剩的水最多.
解:因为<<<,
所以丁容器倒出的最少;
则丁容器剩的水最多.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9. 6 25
【分析】求36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求15是多少的,用除法解答即可。
【详解】36×=6(米)
15÷=25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10. 45 80 62.5 0.36
【分析】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根据1小时=60分,用×60即可;根据1千米=1000米,用×1000即可;根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用×100即可;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根据1米=100厘米,用36÷100即可。
【详解】小时=×60分钟=45分钟
千米=×1000米=80米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62.5平方分米
36厘米=36÷100米=0.36米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换算,明确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1. 190 76
【分析】把甲仓库存粮的质量看成单位“1”,乙仓库的质量是甲仓库的,那么总质量就是甲仓库的(1+),它对应的数量是266吨,由此用除法求出甲仓库存粮的质量,进而求出乙库存粮的质量。
【详解】甲仓库存粮的质量:
266÷(1+)
=266÷1.4
=190(吨)
乙仓库存粮的质量:266-190=76(吨)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数量对应了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12. 1.6
【分析】把全长看成单位“1”,平均截成了5段,那么每段的长度就是全长的;用全长8米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的长度。
【详解】1÷5=
8÷5=1.6(米)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13.1
【分析】把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先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第一次用去长度,再根据剩余长度=总长度-第一次用去长度-第二次用去长度即可解。
【详解】2-2×-
=2-
=1(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关键要明白“”和“米”的区别。
14. 100千克
【分析】(1)求两周一共卖出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用加法计算即可;
(2)先求还剩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用1--=,再求这批水果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350×(1--)
=350×
=100(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加法和乘法的意义的应用。
15.12
【分析】题目中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所以剩下(1-)被带入海口,即一共有16×(1-)被带到入海口,计算即可。
【详解】16×(1-)
=16×
=12(亿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在实际情况下的应用,关键是找准单位“1”。
16.80
【分析】设这批凉鞋共有x双,根据题意可知,卖了这批凉鞋的(1-),凉鞋售价×总数量×(1-)=卖的总钱数,每双进价×总数量=付出的款项,付出款项+获利=卖的总钱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这批凉鞋共有x双,
8x×(1-)=5x+80
8x×=5x+80
6x=5x+80
6x-5x=5x+80-5x
x=80
这批凉鞋共有80双。
【点睛】先表示出一共卖的钱数以及找出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5;
22;;;
【分析】利用乘法交换律,把算式写成再计算;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先算减号两边的除法,再算减法;
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详解】
=
=
=;
÷(+)
=÷
=;
45×-×45
=45×(-)
=45×1
=45;
24×(++)
=24×+24×+24×
=12+8+2
=22;
6÷-÷6
=7-
=;
(+)÷
=
=;
18.126元
【分析】由图可知,总价的是315元,求总价的 ,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315÷×
=630×
=126(元)
19.36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正确提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以科技书本数为单位“1”,故事书本数是科技书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科技书的本数即可。
【详解】48÷(1+)
=48÷
=36(本)
20.三角形的高×(1+)=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70平方米
(2)280平方米
【分析】(1)把三角形的高看作单位“1”,则三角形的底是高的1+=,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三角形的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据此解答即可;
(2)把三角形的高看作单位“1” ,则三角形的底是高的1+=,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三角形的底,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三角形的高×(1+)=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14÷(1+)
=14÷
=10(米)
14×10÷2
=140÷2
=70(平方米)
答:当三角形的底是14米时,三角形的面积是70平方米。
(2)20×(1+)
=20×
=28(米)
28×20÷2
=560÷2
=280(平方米)
答:当三角形的高是20米时,三角形的面积是28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明确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21.350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把蔬菜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玉米种植面积是蔬菜种植面积的1+=,求玉米的种植面积用单位“1”×;据此解答。
【详解】300×(1+)
=300×
=350(平方米)
答:玉米种植面积是350平方米。
【点睛】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比较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22.810元
【分析】由题意知:先求得6把椅子的总价是60乘6得360元,桌子的价钱比椅子的总价贵,也就是桌子的价钱是6把椅子总价的,用360乘得桌子价钱,据此解答。
【详解】60×6=360(元)
360×()
=360×
=450(元)
360+450=810(元)
答:买这套餐桌椅一共用了810元。
【点睛】理解桌子的价钱比椅子的总价贵,就是桌子的价钱是6把椅子总价的,进而用乘法求得桌子的价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分析】由题意可知:房租和餐饮这两项支出之和是总支出的+=,水电的支出是房租和餐饮这两项支出之和的1-=,求水电的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用×计算即可。
【详解】(+)×(1-)
=×
=
答:用于水电的支出占总支出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题时注意单位“1”的变化。
24.42名
【分析】把五(1)班的学生看作单位“1”,啦啦队的学生占它的1-,用乘法求出拉拉队员的数量。
【详解】72×(1-)
=72×
=42(名)
答:共有42名啦啦队员。
【点睛】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25.5天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则甲每天完成 ,乙每天完成 ,然后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甲、乙合做3天的工作量以及剩下的工作量;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出余下的工程由甲独作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即可。
【详解】[1-(+)×3]÷
=[1- ] ÷
= ÷
=5(天)
答:还要5天完成。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