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过关练习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着急(zhuó) 轻盈(qīng)
B.密集(mì) 斑斓(lán)
C.湿漉漉(lù) 家雀儿(qiǎo)
D.沾水(zhān) 藏身(cáng)
2.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晴朗的夜空 漆黑的夜空
B.揭开秘密 揭露阴谋
C.自由地避开 自由地飞行
D.开展活动 发展科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人也能听见。
B.课文是按照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得到结论的顺序来写的。
C.从“终于”“反复”两个词可以看出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D.雷达是受蝙蝠探路的方法的启示而发明的。
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C.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D.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5.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是因为( )
A.豌豆苗长得很茂盛。
B.豌豆苗会生长、开花,像一个小花园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C.豌豆苗开花了。
D.小女孩喜欢豌豆苗。
6.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免 危险。
②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 生活的美。
③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的 创造。
A.发生 发现 发明 B.发现 发明 发生
C.发明 发生 发现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我给刚买的小狗脖子上系了一个铃dāng 。
(2)biān 蝠拥有一双特别mǐn ruì 的眼睛。
(3)这是一个利用了高kē 技的防wén yíng 的灯。
(4)yíng píng 上出现了一个寻人启事。
8.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xì yī lài wù zhì
gǎi shàn qián shuǐ chéng dù
9.区别字组词。
历 厉 纪 记
秘 密 确 却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恐怕﹣﹣ 温和﹣﹣ 等待﹣﹣
丰满﹣﹣ 兴奋﹣﹣ 的确﹣﹣
11.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2)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四大 ”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改变 改善
(3)要 一个人的性格确实很困难。
(4)杂交水稻的发明,让中国的粮食问题得到了明显的 。
12.写出下列句子分别使用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1)一滴水要变成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
(2)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3)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3.课文整体梳理。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 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 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4.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永远在这儿坐下去。(改为反问句)
(2)植物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豌豆以为整个全部世界都是绿的。(修改病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趣的发现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叫达尔文。
有一次,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顶得住风,所以也能生存下来。而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消失了。
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短文中“这个有趣的发现”指的是 。
(2)达尔文是怎样得到“这个有趣的发现”的?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3)用下列词语造句。
要么……要么……
因为……所以……
(4)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 。
16.课后提升。
小田鼠弗雷德里克(节选)
可是农夫们搬家了,牲口棚被遗弃,谷仓也空了。冬天就要来了,小田鼠们开始四处寻找食物。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从地里拾回玉米、栗子和干草什么的,准备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家都很忙——只有弗雷德里克闲着。
“弗雷德里克,你怎么不干活呢?”大伙问。
“我在干活呀,”弗雷德里克说,“我在为过冬收集阳光呢。
有一次大伙看见弗雷德里克呆呆地盯着草地一动不动,便问:“弗雷德里克,你在干什么呢?”
“我在收集色彩呢,你们知道,冬天只有灰色。”弗雷德里克回答。
又有一次弗雷德里克好像在打盹,大家问他:“弗雷德里克,你在做梦吗?”
“没有,我在收集语言呢。漫长的冬夜多乏味呀,我们到时候会没有话说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漫长——
乏味——
(2)大家都很忙——只有弗雷德里克闲着”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话题的转变
C.解释说明
(3)想一想:弗雷德里克为什么要收集阳光、色彩和语言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弗雷德里克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田鼠?
五.习作(共1小题)
17.作文。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科学家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有所发明和创造。那么,你从大自然里发现了什么呢?从动植物身上又有哪些启发呢?
(1)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第二单元过关练习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有误,“着急”的“着”应读“zháo”,读“zhuó”时指接触;挨上。
B、C、D正确。
故选:A。
2.【解答】A、B、D正确。
C.“自由地避开”有误,应为“灵巧地避开”。
故选:C。
3.【解答】B、C、D正确。
A选项有误,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人听不见。
故选:A。
4.【解答】A.是设问句,自己提出问题“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自己回答“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B.这是一个疑问句。
C.这是比喻句,把“超声波”比喻成“波浪”。
D.这是比喻句,把“蝙蝠”比喻成“苍蝇”。
故选:B。
5.【解答】《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文中通过描写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子的经历及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突出第五粒豆子的经历,让人感动,让人敬佩。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是因为豌豆苗会生长、开花,像一个小花园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故选:B。
6.【解答】发生: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
①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出现危险,选“发生”。
②看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选“发现”。
③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造,选“发明”。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1)铛;
(2)蝙 敏锐;
(3)科 蚊蝇;
(4)荧屏。
8.【解答】故答案为:
联系 依赖 物质 改善 潜水 程度
9.【解答】故答案为:
历史 严厉;纪律 记住;
秘密 密林;确实 却是。
10.【解答】恐怕:非常的恐惧害怕。近义词“害怕”;
温和:使感到温暖和气。近义词“温柔”;
等待: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盼的出现。近义词“等候”;
丰满:有充足的意思。近义词“饱满”;
兴奋:因高兴而情绪激昂。近义词“高兴”;
的确:确实,真的。近义词“确实”。
故答案为:
害怕 温柔 等候
饱满 高兴 确实
11.【解答】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
(1)根据语义应选“发现”。
(2)根据语义应选“发明”。
改变: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
改善:使原来的状况变得好些。
(3)要让一个人的性格和原来不一样,很困难,选“改变”。
(4)生活水平比原来的状况好,选“改善”。
故答案为:
(1)发现;
(2)发明;
(3)改变;
(4)改善。
12.【解答】(1)从“1500”可知此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把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王公贵族的生活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把“人类居住的星球”比作“地球村”,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列举了20世纪的一些新事物,属于举例子。
故答案为:
(1)A;
(2)C;
(3)B、D。
13.【解答】《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文讲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小豌豆不同的命运。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第五粒豆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故答案为:
五个豆粒 第五粒豆粒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4.【解答】(1)改为反问句,添加“难道……不……吗”,结尾用问号;
(2)愉快:高兴。理解词义造句即可;
(3)修改病句,“整个和全部”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故答案为:
(1)难道我们不永远在这儿坐下去吗?
(2)登山虽然很累,但是大家心情很愉快。
(3)豌豆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篇短文主要讲了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通过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的故事。短文中“这个有趣的发现”指的是达尔文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2)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中写了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通过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文中“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句话具体写了达尔文是怎样得到“这个有趣的发现”的过程。
(3)考查了用关联词语造句的能力。用关联词语造句时要注意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要么……要么……”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造句时要体现出句子所表示的选择关系。如:你要么看书,要么写作业。“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造句时要体现出句子所表示的因果关系。如: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不能上体育课。
(4)考查了由短文得到的启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达尔文乘船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考察,他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通过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只要留心观察,仔细研究,就会有所发现。
故答案为:
(1)达尔文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2)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3)你要么看书,要么写作业。因为今天下雨,所以不能上体育课。
(4)只要留心观察,仔细研究,就会有所发现。
16.【解答】(1)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寒冷:发冷的感觉。反义词为“温暖”。漫长:绵延得很长(多指道路、时间等)。反义词为“短暂”。乏味:缺少趣味。反义词可为“有趣”。
(2)考查了对破折号作用的辨析。“大家都很忙——只有弗雷德里克闲着”中破折号前后的话题不同,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变。
(3)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可结合弗雷德里克收集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4)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小弗雷德里克收集的都是冬天里所缺少的事物,由此可知,它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田鼠。
故答案为:
(1)温暖 短暂 有趣;
(2)B;
(3)它想在过冬时,用自己收集的阳光、色彩、语言给大家带来温暖、快乐与希望。
(4)它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田鼠。
五.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我发现了蚱蜢的鼻子长在哪儿
星期天的午后,我的好朋友张珂伟叫我去捉鱼玩,我趁妈妈午睡时,悄声答应.在路上,我无意中看到绿荫从中蹦来飞去的五六只蚱蜢,想起星期四《科学》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做一个小试验来探究一下蚱蜢的鼻子长在哪.我就同好朋友商量一下,改变出行计划.我俩分头捕捉起蚱蜢来,转眼间,我俩已经转眼间,我俩已经捉了两只蚱蜢.
过后,我就拿着“试验品”和张珂伟来到他家,他端来一盆清水,平稳地放在地上,我拿起一只蚱蜢,它的几条腿乱蹬,好像在说:“饶了我的命吧.”我无奈地说:“为了我的试验,只好委屈你了.”说着,我开始进行试验.
先假设蚱蜢的鼻子在头部.我小心翼翼地把蚱蜢的头浸入水中,过了一会,我见水里没什么动静,我们心想:也许过上一会就可能闷死,但是几分钟过去了,还是不见蚱蜢有什么痛苦的表现,张珂伟抬头看了看我,疑惑不解地说:“难道蚱蜢的鼻子不是长在头部了?”
再假设蚱蜢的鼻子长在腹部.说干就干,我把另一只蚱蜢的腹部按进了水里,蚱蜢开始费力地挣扎着,头部的触须摆动起来,嘴里还吐着白沫.为了证实我们的试验成功,我又把第一次试验过的蚱蜢的腹部按进水中.啊,真奇怪!不过一会,这只蚱蜢也口吐白沫,几条腿拼命的挣扎着,两个翅膀直扑打,后来,我们接连两次反复试验,结果相同.我宣布:试验成功了,蚱蜢的鼻子长在腹部!
后来,我从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才得知,原来蚱蜢口吐白沫,不是真死了,是佯装假死,以蒙骗他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