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25 14:3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时间概念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理解。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导致计算时间时较为困难。
难点分析 时间单位离学生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尤其是时刻与时间段都用同样的数和单位表示,很容易混淆。
教学方法 1.突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加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概括与总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2.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梳理与引导,让学生展示丰富的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明确学习目标。观看“小明上学的视频”,注意离家时间和到校时间。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分析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①知道7:30小明离家,7:45到校②通过观察发现题目中有3个时间:分别是离家7:30、到校7:45、走在路上的时间。发现:离家和到校这两个时间表示的是一个意思,与走在路上的时间表示的意义不同。时刻与一段时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钟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的瞬间,准确地叫时刻,中间的这段时间也就是路上走的,这段时间是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间。生活用语中通常用时间表示时刻。举例:①例如火车到站时间是早上9时,是某一特定的瞬间指的是时刻。②我们这节课40分钟这里指的就是从开始上课那一瞬间起到下课铃敲响的瞬间这一段时间是40分钟。联系:时间和时刻,它们的计量单位相同,都可以用时、分、秒来表示小结:在遇到解决时间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读题,认真分析,搞清楚题目中指的时间,是时刻,还是一段时间。解决问题:计算一下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方法一:直接在钟面上数一数,从7:30到7:45,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了9,走了三大格是15分钟,所以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方法二:7:30离家,7:45到校,因为都是7时多,都在同一小时内,可以用减法来计算,列式: 45分—30分=15分
方法三:离家7:30是开始的时刻,到校7:45是结束的时刻,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列式:7时45分—7时30分=15分,
方法四:用线段图直观的表示经过的时间,从7:30开始,每5分钟画一段,直到7:45为 止, 从7:30离家、7:35、7:40、7:45到校结束,一共有三段,每段五分钟,3×5=15分,经过了15分钟。
6、回顾与反思: 这四种方法虽然解决了我们的问题,但解答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这样想:30分+15分=45分,7:30离家,再过15分钟就是7:45到校,解答正确。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7.小江去商店买东西,商店营业时间是9点整现在才早上8:40,他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方法一:我们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到9点分针走了多少格呢?走了四大格,每大格是五分钟,四大格是20分钟,方法二:还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9时整—8时40分=?,时减时,分减分。但是分的部分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可以把9时整写成8时60分,9时整=8时60分, 8时60分—8时40分 =20分,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有4种方法,方法一:看钟面,数格计算
方法二:在同一小时内,直接用分针数相减
方法三: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方法四:用线段图直观的表示经过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