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名师教学评价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终岁不闻丝竹声。
2.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3.下列句中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下列句中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下列各句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 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
1.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2.第2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并序》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2段描摹箫声,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C.第3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手法。
D.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E.《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教学策略:本环节采用练习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跟本课相关的练习。适时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得失,体现“以学定教”的策略。
学科能力:分析概况能力
针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针对诗句的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侧面描写等知识点的测试。本环节中的选择题,旨在考查训练特定语境下的词义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选取与音乐相关的现代文片段,帮助学生阅读延伸。针对语句理解、语言鉴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测试。针对考试必考点,重点训练。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答案提示
一、1.明年秋:明年,第二年;今指(将来时的)第二年,即下一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是“因”和“为”两个词的连用。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突然爆发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今指治理。C.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年龄大。今指排行第一的人。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今指去了又来。D.“丝竹”古今都是借代音乐。答案D。
2.都是判断动词,是。A.使快弹数曲: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名词,数量。C.轻拢慢捻抹复挑:轻,形容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轻,动词,轻视。D.满座重闻皆掩泣: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名词,眼泪。答案B。
3.A、B、C三项均是介宾短语作状语且后置。答案D。
4.A、B、C三项“夜”“时”“夜”均作状语。答案D。
5.②正面写琵琶技艺。④写琵琶女的身世。答案B
6.这两句诗表达了正直的士大夫,满心忠君报国,反遭贬斥流落异乡的感伤之情。
二、1.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
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B项只是概括地反映,并非“具体”;D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答案BD。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