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新在哪里?
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
④新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
知识重现
洋务运动、领导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领导阶级
变法图强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领导阶级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
目录
The general ppt template for fresh and simple teaching is applicable to al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CONTENTS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内容与意义
01
课程导读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袁世凯率百官祭孔;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鲁生父亲病重求医;名医诊治反一命呜呼
新闻报道
贞洁烈女服毒自尽;政府却鼓励向她学习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哪些现象?中华民族的病根在哪里?
百姓尚不懂科学为何物,愚昧迷信
袁世凯尊孔复古,卖国求荣,实行封建复辟,民族危机严重。
妇女以殉情为荣,封建伦理道德的荼毒仍然存在。
所以,如何才能救中国?
材料一:1915 年,刚从日本回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材料二: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
陈独秀将满腔的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原因
代表人物
口号、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02
内容与意义
袁世凯恢复孔教,实为封建思想复辟,他企图再做皇帝,我们决不答应…… ——陈独秀《新青年》
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
——吴虞《吃人与礼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材料分析
答案展示
内容
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抨击封建礼教。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推崇自由解放。
提倡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主要内容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思想革命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
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根据此报道分析影响
材料一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锤碎,烧去! ——胡适
你怎么看待新文化中的观点?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意义和局限性
一百多年前,一份杂志的创办,拉开了波谰壮阔的新文化运动的大幕。一群仁人志士的呐喊,如同一阵春雷,以振聋发聩之势唤醒了中华民族。1916年,27 岁的李大钊挥笔写下了《青春》,呼吁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 历经苦难而能浴火重生,正是因为有一代代的青年挺身而出,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03
随堂练
1.(2021镇江·时空观念)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文:“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D
2.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一班新人物”的主要代表有 ( )
A.曾国藩、李鸿章 B.康有为、梁启超
C.黄兴、宋教仁 D.陈独秀、李大钊
D
3.(史料实证)“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材料反映的是 ( )
A.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4.由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 )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 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 442
……
打油诗寄元任………….……... 460
……
文学革命八条件…………….... 464
A .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