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6 17:3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山市重点中学2021级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③具有了特定的生理功能④产生了生殖隔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某果蝇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32%∶15%∶3%∶41%∶9%,该种群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A.3% B.9% C.15% D.20%
4.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 16 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 表示基因突变,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B.b 表示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c 表示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D.d 表示新物种形成,物种多样性增加
5.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与②和④相比,①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B.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值剧烈变化
C.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7.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CO3﹣/ H2CO3、HPO42﹣/ H2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pH起调节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细胞呼吸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甲、乙、丙、丁表示4种体液成分,1~6表示不同成分间的物质交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乙中的 B.丙中可能存在淋巴细胞
C.丁可以表示红细胞的细胞内液 D.1、5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9.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解旋酶、Cl﹣、尿素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10.下表是人体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过3层生物膜
C.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图是机体某些组织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的
B.当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内堵塞住①处时,会造成组织水肿
C.①②③④的渗透压基本一致,但不能相互转化
D.某些激素可以进入④当中发挥作用
13.2022年冬奥会中国队短道速滑团体为国夺得了首金,下列关于比赛过程中有关运动员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假设运动员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
A.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不断下降
B.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C.许多运动员容易出现抽搐现象,可能与血液中Ca2+浓度偏高有关
D.比赛中运动员在局部缺氧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
14.“笑气”即N2O,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神经元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进而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可以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
吸食“笑气”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反射
N2O引起麻醉的原因可能是影响了突触后膜上有关阳离子的内流
15.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6.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②听觉性语言中枢③运动性语言中枢④视觉性语言中枢⑤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17.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梅奥诊所学报》刊文称,即使在保持能量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糖食物仍然较其他食物更容易引发Ⅱ型糖尿病。下列有关糖尿病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B.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健康有关
D.肝细胞、脂肪细胞、胰岛A细胞膜上均分布有胰岛素的受体分子
18.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引起狗的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一个学习过程
C.食物和铃声都是引起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刺激 D.喂食引起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临时形成的,可能会消失
19.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后神经元也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功能 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无关
C.神经递质作用完后均在组织间隙被降解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20.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
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反射
D.反射过程中,低级神经中枢往往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2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予 A点一定刺激时,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向左偏转,乙向右偏转 D.甲向左偏转,乙不偏转
22.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并用不同的强度刺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Ⅰ和刺激Ⅱ都会使神经纤维上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
B.刺激Ⅱ作用于正常反射弧的感受器时一定会发生反射活动
C.ac段主要与细胞外Na+内流有关,Na+内流会消耗能量
D.适当提高培养液中的K+浓度,a点上移,c点位置基本不变
23.如图所示是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观察突触结构,应放大①处
B.若要观察突触结构,应放大③处
C.若刺激②处,不能在④处测得电位变化
D.若刺激④处,能在②处测得电位变化
24.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至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
C.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
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5.下图为下丘脑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Ⅱ比激素Ⅲ的靶细胞种类少
B.靶细胞为肌细胞时,激素Ⅰ为胰岛素
C.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体内激素Ⅱ含量偏多
D.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激素Ⅲ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26.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高能化合物 B.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C.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D.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27.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中有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28.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在整体上起主导作用,激素调节也会显著地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B.内分泌腺可作为反射弧上的效应器,神经元也可成为某些激素作用的对象
C.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传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环
D.每个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应器,每种激素却不存在专门的作用部位
29.下列关于血糖平衡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中,不同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B.血糖平衡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C.糖尿病是因为胰岛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引起
D.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増多,导致血糖降低的调节过程为反馈调节
30.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B.肝脏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肌细胞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
C.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D.人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
二、填空题
31.(9分)一块农田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的杀灭效果显著,但随着该种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
(2)害虫抗药性变异产生于使用杀虫剂________(“前”或“后”)。由于同种杀虫剂的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状逐代积累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__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定向的。
(3)在对该种害虫的群体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群体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害虫群体是没有发生进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逬化理论认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___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当然,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32.(12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①、②、③、④、⑤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_____]_____。
(2)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_____(单/双)向传导的。
(3)图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填序号);⑦与⑥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____.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序号)。
(4)图中①接受刺激后,最终引起细胞⑤收缩,这一生理活动被称之为_____,完成这一生理活动的相关结构叫_____。
(5)神经兴奋在神经细胞②上传播的速度较在突触处_____,由突触实现的信号转变是_____。
(6)兴奋只能由②传到④,而不能由④传到②的原因是:_____。
33.(12分)图1是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图2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细胞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有氧呼吸利用O2的过程是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CO2不从f进入g的原因______。
(2)图1中细胞g最可能是______细胞,当血糖浓度升高时, 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过程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b生活的液体环境有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f中液体的来源有______(填体液名称)
(3)内环境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器官的参与,其中图2中的Ⅲ代表____系统,②代表____过程。
(4)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血浆______降低,进而引起______。
34.(7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
(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垂体,请写出①代表的激素名称地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此外,下丘脑还能分泌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④是_____,④与⑤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
(3)若③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靶细胞)的新陈代谢,则②的靶腺体为______。
(4)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_,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4页
乐山市重点中学2021级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5.D B D D C 6-10.B C C C B 11-15.D C D C D 16-20 D B B A C
21-25 D D B A B 26-30 A A D C C
31.(1) 种群 基因库
(2) 前 变异 自然选择
(3) 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4) 基因频率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共同进化
32.(1) 感受器 ③神经中枢
(2) 内正外负 单
(3) ⑥⑦⑨ 蛋白质 ⑦
(4) 反射 反射弧
(5) 快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3.(1) 细胞质基质 ⑤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2) 肝 ② a、f 血浆和细胞内液
(3) 泌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4) 神经-体液-免疫 渗透压 组织水肿
34.(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2) 胰高血糖素 拮抗
(3)甲状腺
(4) 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激素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后即被灭活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