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知道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现象
理解二分二至日地球受到太阳照射的不同情况及形成原因
了解地球五带的形成及划分界限
目录
二十四节气
壹
地球的自转
贰
地球的公转
第
壹
章
节
01 地球的自转
亚里士多德-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关于地球运动的学说
托勒密-地心说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关于地球运动的学说
哥白尼-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关于地球运动的学说
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的错误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
哥白尼将毕生研究写进了《天体运行论》,他担心这部书出版后会遭受到地心说信徒们的攻击,并受到教廷的压制,所以直到去世前不久才发表出版。
关于地球运动的学说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
定义:
方向:
旋转中心:
周期: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1天(24小时)
北逆
第
贰
章
节
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南顺
第
叁
章
节
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地球自转的方向
N
S
侧视图
北极视图
N
南极视图
S
自西向东
北逆
南顺
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
地球一直在自西向东自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也跟随着地球一起旋转,但是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转,所以看太阳就感觉是太阳在动,就像我们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的景物都往后退去,但实际上是我们在往前运动。
昼
夜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而太阳光总是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另外,地球的自转还会产生时间差异。
由于世界各国所在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因此将全球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人们每跨过一个时区,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
北京的畅畅想要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何时打电话?应该如何问候呢?
西五区
东八区
地球的自转小结
绕转中心:
周期:
方向:
地理意义:
地轴
一天(24小时)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B.围绕地轴做旋转运动
C.周期是一年,约365天 D.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2.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是( )
A.地球上存在昼和夜的现象
B.地球上存在四季更替的现象
C.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
D
达标检测
3.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4.下列各点,每天早上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
A.(60°N,30°E) B.(24°N,10°E)
C.(10°S,120°W) D.(45°S,90°E)
B
D
达标检测
5.读图,完成下列习题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_____ 的旋转运动,方向是_________,自转一周需要_____小时 。
(2)图中各点正值黑夜的是_____和_____。
(3)背向太阳的半球中_____点将首先进入白天。
(5) 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地轴
24
自西向东
A
B
B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A
B
C
D
E
F
第
肆
章
节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与公转平面(黄道面)成23.5度夹角,这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黄道面
赤道面
23.5°
太阳光线
地面
斜射
直射
太阳光线射向地面时,因地面与光线的角度不同而产生了斜射和直射,这个夹角叫太阳高度角。高度角越大,地面受到的热量越多,在太阳光照相同的情况下,直射比斜射能接收到更多的热量。
太阳高度角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
昼夜现象:
极圈现象:
春分日(3月21日)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
直射点:
昼夜现象:
极圈现象:
夏至日(6月22日)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
昼夜现象:
极圈现象:
秋分日(9月23日)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直射点:
昼夜现象:
极圈现象:
冬至日(12月22日)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寒冷,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分、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南北半球热量分配比较均衡,气温凉爽,全球任意地点昼夜等长,都约为12个小时。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炎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0°
23.5°N
23.5°S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平分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平分
昼最短,夜最长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长
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给地球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年四季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在地理上,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会升国旗,国旗护卫队总是在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日出日落的时间也不同。
从天安门广场升旗看昼夜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带给我们的影响,例如在一天中,日出日落时我们的影子被拉的很长,而中午影子却很短;在一年中,夏季炙热的太阳光就从我们的头顶上直直的射下来,影子很短,而冬季,太阳光总是从稍低的位置斜斜的照射过来,人的影子被拉长了。
太阳高度和影子长短的变化
热带
热带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地球五带的划分
66.5°N
23.5°N
0°
23.5°S
66.5°S
90°S
90°N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地球五带的划分
热带
热带
66.5°N
23.5°N
0°
23.5°S
66.5°S
90°S
90°N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
四季分明,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
纬度划分与五带划分的区别
热带
热带
66.5°N
23.5°N
0°
23.5°S
66.5°S
90°S
90°N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低纬度
低纬度
0°
30°S
60°S
90°S
30°N
60°N
90°N
中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4.地理意义:
2.周期:1年
3.方向:自西向东
1.绕转中心:太阳
地球的公转小结
一年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影子长短变化
地球五带划分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运动周期 B.运动方向 C.旋转中心 D.产生现象
2.在儿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3.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于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4.北半球夏至日时,南极圈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极昼 B.磁暴 C.极光 D.极夜
B
B
达标检测
C
D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B、C、D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
A 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________ 现象
(4)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____ 之间。
达标检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夜
C和D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点所在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
____________三点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
极夜现象。________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2) 图中 _______点位于热带 , __________三点位于北温带 ,________点位于寒带。
(3)图中所示的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为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为______半球。
达标检测
A
B、C、D
E
A
B、C、D
E
北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