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18 12:3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化学(必修)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题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6题,共3题31分)共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Br—80
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制氨水  B.蔗糖  C.氯水  D.漂白粉
2.放射性同位素钋21084Po是世界上毒性第一大的物质,下列关于21084Po的叙述正确的( )
A.原子序数为210 B.电子数是84
C.中子数是210 D.质量数是84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
4.下列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O2 B.CO2 C.SO2 D.CO
5.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NaOH溶液鉴别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
B.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碳酸溶液和硅酸溶胶
C. 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NO3
D.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6.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SiH4H2SO4>HClO4
C.碱性:NaOH > Mg(OH)2> Al(OH)3 D.金属性:Na > Mg > Al
7.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ˉ、SO42ˉ,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OH ˉ B.Ba2+ C.Fe3+ D.CO32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8gO3和48gO2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3NA
B.1.8g的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C.11.2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分子数为NA
9、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Cl2 B.CO2 C.NO D.NH3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容量瓶 B.锥形瓶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11.有一位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想一想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试管中的液面上 B.钠沉入试管底部
C.钠燃烧起来 D.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
12.下列关于Fe2O3和 Al2O3性质和用途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都可与盐酸反应 B.都可溶于水
C.都是碱性氧化物 D.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实验室为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
A.锌粉 B.铜片 C.铁片 D.镁粉
14.某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它跟氯结合能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
15.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该步骤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16.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加热,比较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7.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原因
A
氯水的漂白性
氯气的强氧化性
B
明矾用来净水
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C
苯燃烧有浓黑的烟
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
D
加热铝箔,熔化的铝不滴落
铝表面的氧化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铝外面
18.对于2NaBr+Cl2===2NaCl+Br2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有16 g Br2生成,则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2NA个电子
B.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C.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D.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19.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Al → Al2O3→ Al(OH)3 → NaAlO2 B.Si → SiO2 → H2SiO3? → Na2SiO3
C.C→ CO→ CO2 → Na2CO3 D.S → SO3 → H2SO4 → MgSO4
20.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之一,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 = NF3+3NH4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氮元素化合价不变
C.NH3发生还原反应 D.F2是氧化剂
21.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Cl2 B.除去CO2中的HCl C.稀释浓硫酸 D.制取少量NH3
22、有人称广口瓶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面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23.在硫酸铝、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200mL中,c(Al3+) = 0.2mol/L,当加入等体积1.6mol/L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最多,再加入过量的KOH溶液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2g。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c(H2SO4)是
A. 0.20mol/L B.0.30mol/L C.0.40mol/L D.0.60 mol/L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15分)
(1)体育场馆建设需大量建筑材料。下列材料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石灰石 b.水泥 c.玻璃
(2)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大型钢铁厂排放出来的烟尘常带有棕红色,你认为这种棕红色的烟尘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VC溶液后,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浅绿色,说明VC具有较强的 ________性。
(5)汽车尾气中含有污染大气的NO和CO。给汽车排气管加装“催化转化器”,可使CO和NO反应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钢铁的生产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炼铁原理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7)获得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每个人的正常需要。对饮用水常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进行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加入明矾起净水作用,写出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8)碳酸氢钠还是常用的疏松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气体,使食品变得疏松。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9)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5.(6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甲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也是工业上制取A的主要原料。
请回答:
(1)写出NH3的电子式: ;
(2)A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3)NaOH中存在 种类型化学键;
(4)写出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 (10分)有一包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样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实验测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探究思路】设计实验测量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并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针筒a注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再用针筒b收集生成气体的体积(忽略针筒管壁间的摩擦)。
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硫酸的体积为V1 mL,充分反应后,针筒b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则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结果处理】锥形瓶中放有混合均匀的NaHCO3和KHCO3的样品3.6 g,向锥形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稀硫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
(2) 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拓展探究】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在转移溶液时,如果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
之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必修)答题纸
24:(1)
(2)
(3)____________
(4)
(5)
(6)
(7)
(8)
(9) 。
25.(1) ;
(2) ;
(3 ;
(4) ;
26.
【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   。
【结果处理】
(1)________。
(2)________。
【拓展探究】________。
高二化学必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24
25(1)
(2)三 ⅢA
(3)2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3++3NH3H2O=Al(OH)3↓+3NH4+
26实验探究:V2-V1(2分) HCO+H+===H2O+CO2↑(2分)
结果处理:(1)1(2分) (2) 5∶3(2分)
拓展探究:偏大(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