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和溶解度

文档属性

名称 溶液和溶解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18 20: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溶液和溶解度汶源街道办中心中学 桑彦峰溶液和溶解度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
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是常见的溶剂。
2.认识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会利用溶解度曲线的解
答问题,知道结晶现象。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下列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香油
C.味精B.食盐
D.白醋A2 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3 今年,我国东南部出现50年难得一见的大雪,造成严重的雪灾,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 D.盐能与雪发生反应 4.(1)20 ℃ 时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食盐,我们说
20 ℃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______克。
(2)20 ℃ 时 5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15 克 KNO3,则 20 ℃ 时
KNO3 的溶解度为________克。
(3)氯化钠在 10 ℃ 时的溶解度是 40 克。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在________时,氯化钠在________克水中达到_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是________克。100饱和状态4036
3010 ℃5.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50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10 ℃ 时 , 三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从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是(3)________℃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4)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物质,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________物质。60
B>C>A50
AC一、溶液1.概念 溶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_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___ 、
________的________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________,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_______。2.特征均一混合溶液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是________物。3.组成溶质 溶质 溶液由________ 和________ 组成。一种溶液中 只有一种
________,可以有多种________。另一种物质 均一稳定混合溶剂稳定 溶剂 溶剂考点 1溶液 【方法技巧】
1.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是溶剂,固体和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特殊的,
其他液体溶于水,水是溶剂,其他液体是溶质,如 95%(体积分
数)酒精溶液,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固液混合,固为质;
气液混合,气为质;
液液混合,少为质;
若有水在,水为剂;
若有反应,新为质。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3)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
(4)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分类 温度溶剂饱和溶质不溶解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加溶剂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加溶质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减少溶剂 D.加入溶质D2.[2012·衢州]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6-1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C[解析] 有剩余固体未溶解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6-13.[2011·泸州]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解析] 饱和溶液加水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二、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表示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__。
(2)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外界)是________。大
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如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如_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_________。温度100克饱和状态温度KNO3 NaClCa(OH)2质量 1.[2012·黄冈]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 ℃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B [解析]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指100g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形成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 三、溶解度曲线1.定义温度溶解度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________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横坐标
表示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2.意义温度(1)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________下的溶解度相等。饱和(2)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________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为________溶液。饱和 (3)面:曲线下面的区域表示溶液为________溶液:曲线及
曲线上面的区域表示溶液为________溶液。温度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不饱和四、结晶
1.定义
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2.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 结晶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________法,如提纯混
有少量 NaCl 的 KNO3。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用________法,如提纯混
有少量 KNO3 的 NaCl。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2.[2012·青岛]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
掉10 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
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B图6-2
2.[2012·青岛]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
掉10 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
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图6-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是 。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
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
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
因可能是 。(5)若将3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
到25,三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五、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溶解一定包含两个过程,即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当扩散过
程________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________的热量时,表现为放热现象;反之则表现为吸热现象。放出 2.常见事例
浓硫酸稀释,NaOH 和 CaO 等溶解时使溶液温度________;
________等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________等溶解时使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NaCl吸收升高NH4NO3 (2011?江津区)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型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 (填“升高”、“降低”、“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例题.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A与固体B接触后,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请写出液体A和固体B的两种可能的组合(要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题型二 溶解现象 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
A.CaO、CaCl2 B.CuSO4、NaCl C.CaCO3、BaSO4 D.NaOH、NH4NO3六、乳化现象
油脂难溶于水,加入洗涤剂后油脂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均
匀分散到水中,形成能够稳定存在的乳浊液的现象。上述过程说
明洗涤剂有________的功能。乳化了解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说明下列问题.
(1)餐具洗洁净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净具有?作用.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
. (3)膨化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 (4)家庭养鱼的鱼缸内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冒出气泡,目的是?
(5)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软,原因是?
. (6)严寒的冬季,小河或水库里的水易结成冰,而海水却不易结冰,原因是?
? 2.(2009 年广东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汽油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
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碘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紫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