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一课一练”:4.3物质的密度【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一课一练”:4.3物质的密度【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6 10: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实心球材料不同但体积相等,此时游码归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2.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 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C. 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 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3.根据对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的是( )
A.B.C.D.
4.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a、b、c,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若体积相同,则b物体的质量最大 B.若质量相同,则c物体的体积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c物质的密度最大
5.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 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 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方案非常完美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6.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科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20g B.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C.5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80g D.120g 该液体的体积为100cm3
8.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ρ1ρ2/ρ1+ρ2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ρ1ρ2/2(ρ1+ρ2)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9.如图为某容器盛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V与容器和液体总质量m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1)容器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当盛100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kg。
10.今年小明家种植的瓯柑获得了丰收。小明想:瓯柑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瓯柑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瓯柑的密度。
(1)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 。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 g。
(2)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瓯柑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3)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该瓯柑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11. 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②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 g .
(3)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 mL。
(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 kg/m3 .
12.熔模精密铸造是工艺铸造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做法如图。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 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 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 温度达到 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请说出你推理的依据。
(2)第 6 分钟时,该材料处于________态;
(3)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为 0.9g/cm3 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 1800g。
①问该蜡模体积为多少厘米3
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 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所以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 ρ甲V=2ρ乙V
ρ甲∶ρ乙=2∶1
2. B
【解析】在三球外形大小和质量都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三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取决于三球的密度大小.
【解答】解: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
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可知,
在三球外形大小相同,即体积相同的条件下,
铜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应该大于铝球的质量,
而本题给出的条件中,三球质量相同,
所以铜球、铁球一定是空心的,而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故选B.
3.C
【解析】
AB.根据m=ρV可知,同种物质密度相等,那么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二者图像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故A、B错误,故AB不符合题意;
C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但是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肯定相同,因此密度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C正确,符合题意;D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AD.由图可得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a物体的质量最大,所以a物质的密度也最大故AD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得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c物体的体积最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得在b物体的体积为3m3时,其质量为3×103kg,可得b的密度
故C不符合题意。
5. D
【解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盛放液体一般用小烧杯或玻璃瓶,依据实际操作中保护器材不受损坏的做法来选择.
【解答】解:
AC、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减空量筒质量,正是倒入量筒中醋的质量,所测质量、体积正确,测出的密度不会偏大,故A、C错误.
BD、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是不合适的,量筒的形状细高,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很容易掉下来摔碎.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则由ρ=可得,脚印下积雪的质量 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 m冰=ρ冰V冰=ρ冰S(h h1)
根据m雪=m冰得 ρ雪Sh=ρ冰S(h h1) ρ雪=ρ冰
7.B
【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V=0时,总质量为40g,则烧杯的质量为40g,故A错误。
BD.当液体的体积为10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0g,则液体的质量为
m液=m总-m杯=120g-40g=80g
液体密度为
故B正确,D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 m=×V=0.8g/cm3×50cm3=40g
故C错误。
8.C
【解析】
AB、由题知,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设所需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总体积为2V,
由可得,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ρ1V,m2=ρ2V;则混合液体的总质量为m=m1+m2=ρ1V+ρ2V,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故AB错误;
CD、因为原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质量均为m0),且ρ1<ρ2,所以,由可知,原来两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1>V2,即质量相等的两液体,密度为ρ2的液体体积较小;要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且是等体积混合,则密度为ρ2的液体全部用完,密度为ρ1的液体有剩余,则取用每种液体的体积均为V=V2=,所以,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m剩=m0﹣ρ1V=m0﹣=(1﹣)m0,故C正确,D错误。
9.1 0.14
【解析】
(1)由图象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为40g,则容器质量为m0=40g,当m=100g时,V=60cm3,由于100g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所以液体的质量为
m液=m-m0=100g-40g=60g
液体的密度为
(2)当盛100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 m1=ρV1=1g/cm3×100=100g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m2=m0+ m1=40g+100g=140g=0.14Kg
10.(1)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114
(2)瓯柑排开水的质量为:m溢=360g-240g=120g;则瓯柑的体积为:;
(3)瓯柑的密度为:;
(4)小于
【解析】(1)根据指针的摆动幅度的大小确定砝码质量偏大还是偏小,据此确定调整方法。桔子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根据乙图可知,瓯柑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用溢水杯装满水时的总质量减去拿出瓯柑后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得到溢出水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出瓯柑的体积即可;
(3)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瓯柑的密度;
(4)从水中拿出瓯柑时,它肯定会带出部分水,因此测出的体积就是瓯柑和带出水的总体积,即瓯柑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出瓯柑的密度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说明此时左盘瓯柑的质量大,而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要使天平恢复平衡,那么: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根据甲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0g+10g=110g,游码的质量为4g,则瓯柑的质量为:110g+4g=114g。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该瓯柑的密度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11.(1)砝码错放在了左盘,人造石错放在了右盘;不应该用手直接拿砝码
(2)23.4(3)9(4)2.6×103
【解析】【解答】解:(1)图中没用镊子夹取砝码,而且放到了左盘.
(2)石子质量m=20g+3.4g=23.4g;
(3)石子体积V=39ml﹣30ml=9ml=9cm3 ,
(4)石子密度ρ==2.6g/cm3=2.6×103kg/m3 .
故答案为:(1)①砝码错放在了左盘,人造石错放在了右盘;②不应该用手直接拿砝码;
(2)23.4;(3)9;(4)2.6×103;
(1)天平使用前要调节平衡,使用时观察量程分度值,潮湿的物品不能直接放到称盘中,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物体放到左盘里砝码放到右盘.
(2)天平称量时石子质量m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用量筒根据排水法测石子体积V,体积值为放入水中前后量筒液面的读数差值,用公式计算石子密度.
12.(1)属于晶体,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2)固液共存
(3)①

【解析】(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2)当晶体的温度到达熔点时,可能全是固态、全是液态、或固态混合态;
(3)①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蜡模的体积;
②工件的体积等于蜡模的体积,根据m金=ρ金V金计算工件的质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该物质在吸热的过程中,有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材料为晶体,依据是: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或在过程中,温度不变。
(2)根据表格可知,该晶体熔化的时间从4min~9min,那么第6min时,该材料处于固液共存态;
(3)①蜡模的体积为: ;
②工件的体积为: ;
工件的质量 。
4.3物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