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开封市汴京路小学 马晓丽
教学设计演说
13
钟
花
说
课
流
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
重难点
说教学
目标
说教法
学法
说教学
过程
说教学
反思
说课堂
作业
说板书
设计
教材分析
在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 《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凸显了“观察与发现”这一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有两个: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2.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花钟》是本单元第一课,承担有较重的主题任务。
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概括地写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二自然段先用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列举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种原因。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一位植物学家根据花的不同开放时间修建了一座“花钟”,其做法很有趣。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语言表达形式极其丰富。既普及了科学知识又具有欣赏意义,本文的插图展现了“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画面,让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香的感觉,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学情分析
进入三年级以来,学生对“段”的概念越来清晰。前一单元还着重进行了“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但对如何才能“写清楚”掌握不好。《花钟》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认识和技能。
这个年段的学生喜欢观察、喜欢大自然。但是他们的观察往往既没有目的性又缺乏深入思考。因此,教学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阅读欣赏,使学生从课文中获得启示。
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是能借助字典、拼音、语境来自学的,但是要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识字写字。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识写兴趣,还要及时教给方法。
学
情
1
2
3
学法教法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花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和体验,获得感悟和收获。主要借助“预习”、“问题导引”、“任务驱动”来实现深度自主、积极合作和有效探究。
根据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法”定“教法”,“教学做合一”,教授法与讨论法结合,当然,“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的最大化要落实于学的最大化中。
教学目标
2
3
1
4
1.识写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认识“芬、芳"等
10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4个词语。
2.积累目标: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
积累“争奇斗艳、含笑一现”等词语。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养成圈点勾
画的阅读习惯。
3.阅读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能通过默读圈画理解各段内容,在讨论
思考中发现段落特点,围绕中心句按一定顺
序写一写。
4.表达目标:
能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仿照文中的表达方法,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或其他植物。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文的内容特点,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大意,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同时能感受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多样化。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设疑激趣
开启“语文”之旅
整体感知
走进“花”的世界
合作探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2
3
导入
设计意图:
导入紧密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个主题进行,首先,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意在观察要“有心";其次组织学生观察各种花,意在接近课文学习,渗透观察要细致;然后导入课文,指出这一神奇的发现。从主题切入到课文学习,直指“语言"学习,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环节设计:
1.翻看课本目录页找一找第四单元包含哪些内容?翻看第四单元单元导语页,了解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翻看第13课,针对课题质疑。(板书课题13花钟)
2.欣赏课文插图,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说发现。
3.过渡:作者是怎么把奇特的发现写出来呢 请同学们进入本课学习,领悟语言的魅力。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是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以学定教”的前提。对生字新词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阅读感悟的保障,中年级又承载着识字与阅读的过渡任务,所以学生识字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意图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经历自学初知的过程定有所收获,但他们不一定能够解决全部问题。交流问题,“教学做” 合一,则可达成较理想的初学目的。
环节设计
1
2
3
4
读通课文,阅读有障碍的
语句(不理解或读不通)要
多读几遍。
结合工具书,扫清识字障碍。
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三自然段内
容交流对“花钟”的理解。指导
书写“修、建”两个字。
如果愿意接受挑战,你还可以
思考: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
这样的花钟呢?
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需要分层深入学习,其中包含重点是本单元语文要素,也涉及语言理解、欣赏和积累。首先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的含义。再抓住"中心句”和"时间顺序"。最后积累背诵。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读起来让人深感亲切生动。每个句子有两个教学点一个是 “开放时间”一个是“开放姿态”教学过程中需处理好。
环节设计:
1.借助“预习单”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在碰撞中提升总结“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出示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巩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掌握对概括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概括一段话的方法
①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找出关键语句。②在读懂段落的基础上,判断关键语句。
③对关键语句作必要的修改,
深度聚焦
设计意图:问题1是引导学生发现"关键句”。为了把一段话写清楚,很多段落中都藏着一个表示中心意思的句子。中心句有时安排在段前,有时也安排在段中或段后。问题2学生可以借助表格,更清晰地发现,在这一段中写了几种花,感觉很有条理,作者严格遵守了时间顺序。要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过程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写来写,十分重要。
环节设计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你能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2.“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结合完成的“预习单”, 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花的名称 开放时间 开放姿态
牵牛花
蔷薇
睡莲
午时花
万寿菊
紫茉莉
月光花
夜来香
昙花
深度聚焦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具有不同的学习要点:时间用词上,四次使用"左右”, 体会课文语言的严谨和准确;在描写花开的姿态时,拟人、比喻描写既丰富又生动。引导学生欣赏语言,为了帮助学生背诵这个自然段,采用关键部分填空的形式,由填词语到填短句,加深整段的认识,还可以对“绽开、舒展、欣然怒放、含笑一现笑现"等词语强化认识。
环节设计
为了写出鲜花的“争奇斗艳和芬芳迷人”, 作者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的
出示课后第三题填一填,对比阅读,发现文字中包含的秘密。
这段话值得积累的词句有哪些 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学以致用 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拓展巩固 在运用中提升素养
1
2
3
导入
设计意图:
听写词语,每节课都安排书写的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重点关注学生的观察、书写、评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朗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加深了解“花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从而架起沟通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环节设计:
1.欣赏花的图片回顾第一自然段内容。
2.听写词语,巩固反馈,同桌相互检查。
3.(板书课文题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说说你对花钟的理解。
4.过渡:花钟真奇妙!这是作者留心观察的结果啊!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继续欣赏奇妙的“花钟"。齐读课文题目。
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设计意图: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这个自然段只是介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学生容易学懂,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去体会花的开放时间与各种因素的具体关系。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
环节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
读第2自然段,画出介绍不
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
因的词语或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3.除了与这些因素有关还与什么 有关?--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
所以还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4.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吗?
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在解读文本内容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同时对借助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进行梳理提炼,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以致用,抓关键语句进行整合概括段落大意。
环节设计:
1.第二自然段也藏着关键句,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了吗?
2.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概括一段话的方法①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找出关键语句。②在读懂段落的基础上,判断关键语句。③对关键语句作必要的修改,
拓展提升
设计意图:
对全文学习重点进行梳理、巩固与拓展。由于本课时承担着本单元教学要素的重要任务,所以尽量精简内容而强调学有所得,践行“目标-教学-评价”一体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创新与提升,“双线并行” ,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环节设计
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 每个自然段
的大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等)
借助课文的阅读,积累好词好句,
对“要素”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检验。
联系生活,体会“观察和发现”
的乐趣与意义。
出示课后小练笔,写一段话。关注花开的时间姿态、颜色、动态四方面。要注意:确定一个中心句,按一定的顺序写。
1
2
3
4
1.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本课田字格生字3+2,课本第122页本课词语2+1.
3.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
4.扩展延伸--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累背通,丰富语言积累。生字词是语
文学习的基础,需要学生牢牢掌握。同时,语文与生活是不可
分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文践联系起来;
从文本中来, 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还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发现。】
课
堂
作
业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板书包含单元主题“观察和发现”和
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板书花钟图片和不同花开放等文字使用特定
材料制作直接贴在黑板上面。板书是教师组
织教学的基本思路,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相
对明确的导向,对欣赏《花钟》一课的语言
特色,积累词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
也可以借助板书回顾全课学习内容,系统所学,
增强记忆。
13 花 钟
午时花开花了
万寿菊欣然怒放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晚上)
睡莲从梦中醒来
夜来香晚上开花
昙花含笑一现(晚上)
观察与发现
花开放的样子、原因
无论讲哪一课,教师要解读教材文本、分析学情,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基本点,挖掘教材该讲的内容,最好的课堂设计是环节简单,但内容充满,课要符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只有在课堂上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才能步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无论是初读时认读生字,认识九种花,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以及体会课文中鲜花开放的多种说法,能够以学生的需求为根基,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往后的课堂我会继续反思,努力做到每一节课让自己有一课一得,一课一思,一课一研。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