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18 16: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人: 审核人: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成功;我展示,我快乐!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体会这爱恨交织的情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重点)
4、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难点)
二、学法指导: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通过反复品读,悟读,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三、知识链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课前积累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块神奇的土地,那就是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伟大的,美丽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每一天都有许多笑声传遍大江南北。我感叹你的纯洁,我自豪你的强大,我骄傲你的成功,我热恋你色彩斑斓的四季。
自主学习
课文语言优美,我想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读文,我理解了一些生词的意思。我会在书上写下来。
四、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想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圆明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2、课文的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在_____年___月_____日至_____日被_________、_____侵略者毁灭的。他们闯进圆明园,先是掠走______,接着毁坏_________,最后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我还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想与大家分享。
当堂检测:
一、我会写。
 sǔn shī  xiàng zhēng hóng wěi  yì shù
(   ) (   ) (   ) (   ) 
xiāo huǐ qīn lüè   tíng tái lóu gé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2、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不仅有民族建筑风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因为它收藏有上自先秦时代的_______________,下至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_______、_______。
3、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22、狼牙山五壮士
设计人: 审核人:
温馨寄语:相信自己,我最棒!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等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抓住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重点)
3、通过读文、感悟,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难点)
二、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理解生字词,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交流感悟,朗读品味,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伟大精神,从中会受到思想教育。
三、知识链接: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六班的5名战士,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课前积累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舍生取义 坚强不屈 奋不顾身
自主学习
一、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讲的是( )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 ),( )上山,( ),最后把敌人( ),( )的故事。用小标题来概括课文顺序,应是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
四、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
1、读完课文,五壮士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中有许多词句令我感动,我想读读这些语句,并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体会。
2、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本文记叙了-------------- ,八路军某部的五位战士, 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把敌人引上---------------,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拓展延伸:
   1、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而活了下来。葛、宋两位同志苏醒后,忍着剧痛,坚持赶路,经群众帮助,最终回到了部队。
  2、聂荣臻司令员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题的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赵燕英雄光荣传统”。
当堂检测:
一、我会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怒火   全神( )( )  (  )七(  )八
( )( )绝壁  ( )钉( )铁  (  )身(  )骨
壮烈( )( )  ( )天( )地  (  )(  )山 河
2、读句子,想想带点部分的意思,说说句子好在哪里。
(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3、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