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咆哮( ) 狰狞( ) 祭奠( ) 呼啸( )
勉强( ) 蜷缩( ) 魁梧( ) 保佑( )
2.比一比,再组词。
狞( ) 呻( ) 淋( ) 虑( )
拧( ) 伸( ) 琳( ) 虚(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势不可( ) ( )澎湃 ( )不安
不假( ) ( )手( )脚 自( )自( )
4.照样子,写词语。
(1)白茫茫(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自作自受(ABAC)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5.用下面词语造句。
(1)放肆:____________________
(2)咆哮: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6.“像泼。像倒。”短短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写出了______,而且表现出______。
7.“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咆哮”突出了山洪的________;“狂奔”写出了山洪的________;“势不可当”写出了山洪的________________。
8.“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________,既表现了老汉的________与________,又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这座“山”是________。
9.文章中对________的描写以及人们________的样子的描写与老汉的_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 )——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她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0.题目是用比喻的手法写的,把母爱比作________。
11.把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2.第6自然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是如何理解“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5.习作。
《梦想》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许多梦想吧,你希望这些梦想变成现实吗 今天就给你的梦想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地飞吧!以《梦想》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páo xiào zhēng níng jì diàn hū xiào miǎn qiǎng quán suō kuí wú bǎo yòu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咆哮:páo xiào猛兽大声吼叫。
狰狞:zhēng níng形)面目凶恶。
祭奠:jì diàn(动)在死者灵前或墓前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呼啸:hū xiào(动)发出长长的、高亢的声音。
勉强:miǎn qiǎng(形)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强还读[ qiáng ]1、力量大(跟“弱”相对):~国。富~。身~体壮。工作能力~。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责任心~,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制。~渡。~占。~索财物。[ jiàng ]强硬不屈;固执:倔~。
蜷缩:quán suō(动)蜷曲收缩。
魁梧:kuí wú(形)身体高大强壮。
保佑:bǎo yòu(动)指迷信神佛的人相信能得到神力保护和帮助。
2. 狰狞 呻吟 淋雨 考虑 拧动 拉伸 琳琅 虚假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比一比,再组词。
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狞(狞笑)、拧(拧开)
呻(呻吟)、伸(伸开)
淋(淋湿)、琳(琳珉)
虑(思虑)、虚(心虚)
3. 当 汹涌 惴惴 思索 指 画 言 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
势不可当:势:气势。当:抵挡。来势凶猛,不能抵挡。也作“势不可挡”。
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惴惴不安: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4. 绿油油 白花花 沉甸甸 自言自语 自暴自弃 自怨自艾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词语。
(1)白茫茫(ABB):暖呼呼、气鼓鼓、气冲冲、明晃晃
(2)自作自受(ABAC):笨手笨脚、笨头笨脑、不慌不忙、不知不觉、不紧不慢
5. 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会一个人在家放肆地唱歌。 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如咆哮的狮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造句。
(1)放肆:意思是(言行)轻率任性。造句:我喜欢做梦,只因为在梦中我可以放肆地大叫。
(2)咆哮:意思是疯狂近乎歇斯底里的嘶吼,声音极大。造句: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
6. 雨大 雨急 7. 比喻 山洪声势迅猛 声音大 速度快 冲击力大 8. 一座山 高大 威严 老汉的沉着冷静 人们的希望 9. 山洪 惊慌失措 沉着冷静 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解析】6.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
“像泼。像倒”两个简单的词语独立成句,笔调凝重。虽然每句话只有两个字,却字字千钧,让人在脑海里形成了具体形象的画面,突出了 雨势很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而且表现出雨非常急。
7.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山洪咆哮着……势不可当。”句子把“山洪”当作人来写,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水之大,来势之猛。
“咆哮”突出了山洪的威力无比;“狂奔”写出了山洪的速度之快;“势不可当”意思。来势凶猛,不能抵挡。写出了山洪来势迅猛的样子,不可抵挡。
8.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9.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可知,文章中对山洪和人们慌张的描写。
从“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写出了老汉的沉着冷静。慌张的人们和冷静的老汉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老汉镇静、临危不乱、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10.穿针线 11.自豪 12.表示重复的次数多 13.这句话是说孩子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但是他的注意力确没有放在母亲身上,对母亲的关怀熟视无睹,但母亲仍深爱关心自己的孩子。 14.多陪伴、关心母亲。
【解析】10.考查了比喻句。
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结合句子分析,结合题目看,他把母爱比作穿针线,母爱像严冬里的火苗一样温暖着我们,像夏季里的浓荫为我们遮风挡雨。
11.考查了近义词。
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里的“骄傲”就是自豪的意思。可换为“自豪”。
12.考查了省略号的用法。
结合句子: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省略了失败的内容,表示表示内容的省略。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可知,以母亲对儿子的爱为线索,文中把这种爱比喻成穿针线,这种爱穿起了儿子整个人生,用“孔”联络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14.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能力。
此类题目,只需要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向母亲说出我爱你,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来表述。如:以后要更爱母亲,珍惜身边的母爱。陪母亲聊天,多帮母亲做家务。
15.范文:
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要当忠于职守的人民警察;有人要当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人要当知识渊博的科学家;有人要当造福人民的发明家……而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和郑渊洁、杨红樱一样的儿童童话作家。
上一年级时,我和妈妈看了一本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和一本郑渊洁的《皮皮鲁和病菌老大》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童话。从那时起,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读童话,是一种享受,沉浸在快乐、美好的想象力中,发现其中的乐趣。
童话可以唤醒父母的童心,也可以唤来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知识固然重要,但要是搭配上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让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课让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老师让我知道写作的技巧——要抓住文章的中心,钻进去,展开来,运用知识来描绘童话,用想象力来装饰童话,使童话更加生动,美妙。
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读童话。这些书让我认识了作文的独特与魅力,生动与美妙。这些让我更加喜爱童话和作文,使我离梦想更近一步。
我的生活因写作而精彩,写作使我的人生五彩缤纷。孩子们有了想象力,就像鸟儿有了翅膀,鱼儿有了水。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只要你伸出双手,拥抱梦想,梦想再也不会遥不可及。
作文的精彩,作文的美妙,作文的独特,作文的生动。那些东西让我们更加充实,更加丰满,更加茁壮。
我坚信梦想是我们成长的希望与目标;是我们一切动力的源泉;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努力,为离未来的目标更近一步!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