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6 16: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重点语句,想象“桂花雨”的美好情景,感受作者对童年快乐往事的怀念,体会作者借助桂花表达的思乡之情。
2. 迁移阅读方法,拓展阅读琦君其他作品,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具体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过重点语句,想象“桂花雨”的美好情景,感受作者对童年快乐往事的怀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
2.拓展阅读琦君其他作品,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具体事物表达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读课文能感受作者对童年快乐往事的怀念,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
2.迁移阅读方法,拓展阅读琦君其他作品,体会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桂花雨》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感受作者笔下的桂花雨带给我们的细腻情思。
二、复习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本文主要的内容填空:
《桂花雨》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儿时________的美好回忆,表达“我”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三、品读
(一)共忆摇花乐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是作者摇桂花时说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读读这组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身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找出动作词,体会快乐。
2.指导用欢快的语调读出高兴的心情。多种形式的朗读。
3. 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摇桂花表达作者对儿时往事的无比怀念之情。
难怪作者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二)品花香,悟乡情
1.桂花香不仅让作者喜爱,连作者的母亲也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请大家联系课后题的“阅读链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预设:因为母亲比的不是花香,而是感情的深浅,在母亲看来,桂花代表故乡,母亲用此话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母亲之口,表达自己深情的思乡之情。
3.师小结:是呀,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酒是故乡醇,人是故乡亲。桂花当然是故乡的香。
四、寻法得法
作者借用桂花去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作“借物抒情”,我们使用这样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五、练习
1.如果我说:“这里的水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 ”
如果我说:“这里的橘子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
许多年过去了,我和母亲到了外地,我对母亲说:“这里的
生活真好呀!”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诗句,再配乐诵读
乡愁是一树的桂花雨
乡愁是一碗凉皮肉夹馍
乡愁是中秋时奶奶做的月饼
乡愁是故乡小伙伴们一块玩纸飞机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
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
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sāi)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
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
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
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
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diàn)污得的吗?”训罢,便用
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
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
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
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
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
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
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
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
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
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
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
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
,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juàn)恋祖国的心。
1.作者看到外公给的梅花图和手绢想起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题“梅花魂”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作者想起了外公教“我”读唐诗宋词;珍爱墨梅图;无法回国,痛哭流涕;送“我”梅花图和梅花手绢等事情。
2.“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本文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推荐阅读《温暖的相遇》《粽子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