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华民国的创建
北洋政府的统治
与军阀割据
课标要求:
第10课: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1课: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创建进程示意表
武昌起义
(1911.10.10)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1.12.29)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孙中山以16票(每省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1.1晚11点)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皇权时代结束,党权时代开始了!
时间
地点
政府名称
探究:“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中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亚东开发中华早(新的政权)
飘扬五色旗(新的国旗)
五色旗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新的纪年方法
揖美追欧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五旗共和歌》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五色旗
新的组织方式: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为参议员
新的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民国纪年法:民国元年1912年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思考·探究
【三】阅读P49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与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包括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
南京临时政府是
一个资产阶级政
权。代表资产阶
级的意志和利益。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开展资产阶级文化教育
改革社会风气
【二】阅读P47材料阅读,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通过承认和保证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寻求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承认。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新式服装——中山装
(孙中山)便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一时贤才竞进,髦士纷来,冠佩峨峨,须眉济济。好一个转危为安国治民安的气象。
——姚鹓雏《恨海孤舟记》
社会生活悄然变化,民主共和观念广泛传播,可是否真的像此时人们期待那样,中国将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迎来一个国泰民安的新气象?
从缠足到放足
思考·探究
人物扫描:袁世凯,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慈禧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
针对这则通电,孙中山则指责袁是“民国之蠹”蠹虫,并积极准备北伐。但北伐面临三大压力:财政、外国列强、立宪派和旧官僚
1912年1月2号,袁指使北洋军的将领们发表了一个所谓联名通电“反对共和体制”。
1912年1月5号,孙致电袁赞成“议和”,放弃北伐。之后,再次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赞成共和,即可让位。不过,必须优待皇帝。
袁见临时政府已经妥协,转而去逼迫清帝。一方面称病,不能入朝议事,另一方面暗中指使手下发表联合通电即“谋求共和”。
清廷见大势已去,在1月30号召开御前会议,决定退位,接受共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清帝溥仪退位
清帝退位诏书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
临时大总统
3月10日袁世凯在
北京就任大总统
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北京
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标志性事件)
袁世凯窃取
革命果实的
原因:
中国是双半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归纳总结
袁世凯掌握
军队和实权
帝国主义
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
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
的软弱和妥协
请说说革命果实被窃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
外因:
外因:
内因:
内因:
关键词·解密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
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10日就任,有何目的?
由此可知参议院具有什么权力?
主要内容有哪些?
关键词1: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关键词2:
参议院:立法权
“封印”4大法
1.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确立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主权在君。
确立平等自由原则,否定封建等级。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防止专制独裁。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法院:司法权
据此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呢?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影响: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解密
通过第8、9、10三课的学习,请评价辛亥革命?
功绩
局限
教训
推翻了满清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资本主义进步思潮开始深入人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在双半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民族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
革命派与北洋军阀之争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窃取
北洋军阀
VS
资产阶级革命派
就职仪式上的宣誓词: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约法,依国民之愿望 ……
——《袁世凯全集》
一、议席之争→“宋案”&二次革命
1、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成员
“猿”家天下
VS
宋教仁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下,大总统已由袁世凯所得,但革命党人可以通过民选议会,以议会的多数党资格组织责任内阁,从而取得国家的实际政治权力,实现理想的共和政制。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
一、议席之争→“宋案”&二次革命
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
2、宋教仁遇刺(导火线)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年仅31岁。
经查,“宋案”的幕后凶手竟是袁世凯的亲信。
VS
孙中山要求查究宋案
上海《民立报》
一、议席之争→“宋案”&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图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李烈钧
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实质:辛亥革命的继续
被迫流亡日本
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孙中山黄兴等
号召南方反袁
VS
独裁专制
军事进攻
保卫
民主共和
VS
二次革命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1912
临时总统
1915
接受二十一条
正式总统
1913
宋案
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
1916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护国战争
1915-1916
1916-1928
军阀割据
1914
修改总统选举法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谋正式总统
谋终身总统
谋帝制
洪宪帝制
三部曲
天坛祭天仪式
“皇帝之宝”“中华帝国之玺”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限制总统
民主共和
总统集权
独裁专制
VS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第1号共4条
第2号共7条
第3号共2条
要求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等;
第4号共1条
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第5号共7条
要求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
——1915年《二十一条》
思考:对中国主权侵害最严重的是哪一项?“二十一条”反映了日本的什么企图?
袁世凯为什么要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等;
要求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等;
旨在独霸、灭亡中国
获取日本支持称帝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VS
签订“二十一条”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蔡 锷
唐继尧
李烈钧
护国战争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经过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历时83天,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依据史料探究,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1915年9月22日
材料二:“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各国公使之忠告”的初衷,“因恐国体问题而启内乱,将有损之利益。”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当事者且忧郁以没”,足见“人心势力之可畏,固如是也”。——《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③违背人心。
①民主革命派的反对、北洋嫡系部署的阳奉阴违;
②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
民主共和顺应民心
复辟成为时代逆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
三、地盘之争→军阀割据&护法运动
派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英
皖系 段祺瑞 日
奉系 张作霖 日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样…… ——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三、地盘之争→军阀割据&护法运动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经济破坏
人口死亡
战争不断
夫去满洲一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矣! ——孙中山
请根据漫画和表格归纳,北洋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三、地盘之争→军阀割据&护法运动
1.目的
为维护共和制度,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年秋,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开展
护法运动
2.开展
3.结果
南北军阀达成妥协。1918年5月,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失败。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中国
路在何方?
北洋政府&军阀
(专制独裁)
革命派
(民主共和)
宋教仁遇刺
二次革命
失败
袁世凯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胜利
军阀割据
护法运动
失败
议席
国体
地盘
VS
课堂小结
资产阶级不能带领中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