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分析测试
九年级历史 2013.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判断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判断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复兴”上,这个“复兴”的含义是指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神学的复兴
2.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文艺复兴》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
①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 ②拜会了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 ④欣赏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是
A.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3.某航海家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及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哩的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3,000哩。据此,这位航海家决定
A.绕过非洲到达亚洲 B.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C.穿越地中海向东航行 D.横穿大西洋到达亚洲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这里的“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工业革命
5.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生时这样论述:“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应是
A.英国共和国建立 B.《权利法案》通过
C.宪章运动开展 D.《共产党宣言》发表
6.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④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右图史料应出自于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8.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说法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某同学在自学“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十七、十八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迅速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将下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a ②-b ③-c B.①-b ②-c ③-a
C.①-b ②-a ③-c D.①-c ②-b ③-a
11.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蒸汽机技工—火车司机—空姐 B.火车司机—蒸汽机技工—空姐
C.空姐—蒸汽机技工—火车司机 D.蒸汽机技工—空姐—火车司机
12.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同学坐上了从苏州到北京的高铁,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美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了1825年的英国,坐上了当时最新的交通工具。这里“最新的交通工具”应是
1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14.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1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5.因果关系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下列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B.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北方取得战争胜利
D.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6.“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的演说中提到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殖民政策的提出者和世界霸权的争夺者
B.黑奴制度的终结者和国家统一的维护者
C.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领导者和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D.资本主义经济的调节者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领导者
17.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被称为“第二次”的史实依据是
A.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8.下列选项中关联正确的一组是
①牛顿——微积分的创建 ②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③达·芬奇——《向日葵》 ④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英国牛津一户人家40年前只花几个先令,买下《物种起源》的第一版珍本,但这家人竟然不识好货,一直把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这部划世代巨著放在客房厕所的书架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才惊然发觉,原来这本书价值不菲。其“价值不菲”的原因之一是这部著作
A.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B.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C.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革命
D.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20.他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他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这里的“他”指的是
A.卡尔·本茨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来克星顿枪声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的标志。
22.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珍妮发明了“珍妮机”,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
23.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狄盖特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经作曲家鲍狄埃谱曲后,《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24.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
25.20世纪初,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6.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撰写了许多文学作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789年,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成立了联邦政府, ▲ 就任第一任总统。1804年, ▲ 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8.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 国的宪章运动,中心任务是工人要求取得 ▲ 权。
2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实现人类翱翔梦想的是美国人 ▲ 。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白白一切。”
材料二: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哥伦布对开辟新航路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摘编自《一个岛国的崛起》
材料二: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什么科技发明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出现(试举一例)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经济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
3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地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请回答: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三个国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1分)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1分)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