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长征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6 10: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七律·长征
5
革命精神 代代相传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的哪些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描写长征的诗就是他写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长征的路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思想家、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代表作《矛盾论》、《实践论》、《沁园春·雪》等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起源于南朝,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敌人包围追击,退出中央根据地,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大山,跨过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会写“律、崖”等4个字。
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听 范 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预 习 读




组词:
造句:
结构:
部首:
笔画:
笔顺:
这首诗的韵律非常美。
法律 规律 纪律 千篇一律
津 津要 津渡
辨字:
音序:
L
左右

9
组词:
造句:
结构:
部首:
笔画:
笔顺:
陡峭的悬崖上长着几棵松树。
山崖 悬崖 崖壁 悬崖勒马
涯 生涯 天涯
辨字:
音序:
Y
上下

11
组词:
造句:
结构:
部首:
笔画:
笔顺:
这条河水流很急,不容易渡过。
渡船 渡口 摆渡 远渡重洋
度 角度 温度
辨字:
音序:
D
左右

12
组词:
造句:
结构:
部首:
笔画:
笔顺:
我们遇到难题时要认真思索。
索要 绳索 摸索 不假思索
素 朴素 素食
辨字:
音序:
S
上下

10
悬崖
渡江
逶迤
磅礴
岷山
挑战一下
三更 时分,气温更 低了。
原文示例

(三更)
(更低)
·更( )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多 音 字
平平常常的意思。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全都喜笑颜开。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难多。
等闲:
逶迤:
磅礴:
尽开颜:
走泥丸:
万水千山:
词 语 解 释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
2.找一找,红军远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探 究 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本课时,要用激昂、豪迈的语气读出磅礴的气势。
朗 读 指 导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找一找,红军远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跨五岭、
越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大渡桥、
过岷山。
七律·长征




法律
山崖
渡口
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