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歌曲,掌控附点节奏,并能以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巩固附点节奏
1、老师唱两条旋律,同学们听一听,辨别哪条是有附点的。
2、用“lu”哼唱,唱准附点节奏。
(二)、感知歌曲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在家里都热爱劳动吗?
生:爱。
师:那谁能到前面来模仿劳动的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好不好?有的同学模仿洗衣服,有的同学模仿拖地,有的同学模仿擦玻璃…….
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澳大利亚的人们是怎样劳动的呀?
生;想!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
师: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他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头数最多的国家,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工人们都要把羊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师: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让我们大致解了美丽的澳大利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
(三)、学习歌曲:
1、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遍歌曲。
边听边思考:
(1)工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愉快、高兴、轻快、富有弹性的】
(2)你们是通过那里看出来的?
【通过优美的旋律,还有生动的歌词,有许多比喻句,比如:把羊毛比作白云、冬雪、丝绵。把绵羊身上厚厚的羊毛比作皮袄】
同学们说的真好。
(3)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哼唱旋律。
(5)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有附点和休止符的节奏可以使歌曲有什么样的情绪?
生:欢快 跳跃
师:让我们来试一试,唱出欢快、跳跃的情绪。
(6)在休止符处加入拍手再唱一遍。
2、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你们想一想,当人们从绵羊身上剪羊毛时,绵羊会不会害怕?
生:会的。因为人们在剪它们身上的毛时,它们害怕人们会伤害自己。
生:不会,因为人们和绵羊是好朋友,不会伤害它们的。
生;可是绵羊身上没有了羊毛怎么办?
生:它们身上的毛还会再长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家都要穿着厚厚的毛衫来抵挡风寒,可是如果进入夏季,你们还会穿毛衫吗?
生:不会。
师:是啊,绵羊也跟我们大家一样,到了夏天如果身上的毛太多也会觉得很热,所以 等冬天过去了,人们就把绵羊身上毛剪掉一些,并把这些羊毛经过加工处理,这样才有了我们穿的羊毛衫。而且到了秋天,绵羊又会长出新的羊毛准备过冬。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唱第二段歌词。
2、如果你亲自加入剪羊毛的劳动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3、用愉快活泼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4、分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的歌声最动听。
(三)、创编: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除了用歌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下面分组讨论一下。
1、学生分组讨论。
2、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带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各小组表演。
5、学生编创图画,画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开心和自豪,让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像澳大利亚的叔叔阿姨们一样,用你们的劳动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板书设计
剪羊毛
第一部分:活泼欢快
第二部分:激昂 骄傲 自豪
七、教学反思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劳动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为了让学生较好地表现愉快,活泼的情绪,在教学只,我始终以《情感体验》模式为主线,通过引导感受------启发想象------体验、实践------创造、表演这一过程:
1、音乐课堂中我们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歌唱习惯的培养和声音的表现。这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整个状态是有点紧张的,一直在脑海当中出现的是教案,接下去是什么环节,要说什么话,从而忽略了关注学生在你设计的这个环节中的状态。就拿学生的声音来说,刚开始的发声练习,通过我的指导,用LU模唱的时候,学生的声音有了明显的改变,非常的通透。但是一到让孩子们加入歌词和老师问好的时候,声音的位置就掉下来了,而我因为要赶教案的进度而没有去关注,如果这里能够再指导一下,告诉孩子们唱歌词也要找从头顶拉出来的感觉,在唱一遍,巩固一下,那么孩子们的声音会有很大的突破,不至于到最后孩子们的歌唱会显得那么的苍白。
2、巧妙的利用钢琴伴奏。歌唱教学中,钢琴伴奏起到了引领、较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我在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和为歌曲分段的环节,如果能够好好的设计歌曲的伴奏,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表现两种不同的情绪,那么就能引导孩子们够清晰的听辨出歌曲的结构和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