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第六册《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课时选取《春》第三乐章中主部主题和插部三的的音乐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能以肢体律动感知乐句的强弱变化
2. 能以律动幅度表现区分乐段情绪的变化
3.能通过聆听及肢体律动感受不同音乐主题
4. 能分辨出高低声部乐器演绎的不同旋律线,并分声部表现
教学重点:
分层设计,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并以分组表现音乐的形式呈现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主部主题中a\b两个乐句的区分;插部三中高低旋律的分辨聆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带领学生感受主部主题a乐句
1.聆听音乐,观察老师的律动,你发现了什么?(第一遍聆听主部主题中a乐句)
通过聆听音乐,观察老师律动,学生会发现,原来老师的动作是配合音乐设计的,并且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而有力量强弱的区别。
2.请同学们也来跟音乐试一试,并分组(男生/女生)来表现音的强弱。(第二遍聆听主部主题中a乐句)
通过学生第一次律动,发现学生表现动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表现美的要求。
3.换一种分组方法再次表现乐句的强弱(一位同学/全班同学),请同学分析强弱的分配并共同表现乐句a.( 第三遍聆听主部主题中a乐句)二、师生互动感受主部主题b乐句
1.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表现音乐b,其他同学发现音乐与律动之间存在的联系。
(用打招呼的方式感受乐句的强弱变化)
2.为学生分组(三人一组)也来感受一下根据音乐强弱变化互相打招呼。
(如果学生与音乐的配合不够到位课适当增加感受的次数)
三、进一步巩固主部主题的两个乐句的旋律
1.出示主部主题简谱,通过弹奏让学生加深对旋律的记忆
2.学生用哼名“la”演唱旋律,注意提醒对音乐强弱的表现
3.哼唱并表现音乐
四、简介作品并引出插部3的学习
1.老师感兴趣的另一段音乐与同学们共同聆听,并请学生说说对音乐的感受
2.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插部三(高声部)(随音乐画出图形谱)
3.请学生也来做做音乐的指挥者,画一画听到的旋律
4.在同学们表现高声部的同时,老师继续出现低声部的旋律线(动作表现),请学生们分析该旋律线的特点,然后也来随音乐表示一下
5.根据板书的高低旋律线分别请学生来表现音乐
五、完整聆听作品,整体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其他音乐片段的兴趣
六、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