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2.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证明了两大遗传定律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通过正反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4.下列有关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取蝗虫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蝗虫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B.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动态过程
C.用显微镜观察到蝗虫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及排列在赤道板的方式均不同
D.观察到某些细胞有染色体联会现象,这些细胞是雄性蝗虫的初级精母细胞
5.体温调节、身体平衡、生物节律控制、呼吸、排尿、语言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
B.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
C.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
D.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
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①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②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③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④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7.亚马逊地区有无毒和有毒两类蝴蝶,它们不仅食性相同,而且无毒蝴蝶会模仿有毒蝴蝶的体色和斑纹,从而具有相同的拟态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共同进化局限于相互作用的生物之间
B.有毒蝴蝶和无毒蝴蝶之间也有竞争关系
C.无毒蝴蝶与有毒蝴蝶具有相同拟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有毒蝴蝶和无毒蝴蝶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8.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脏、肌肉等细胞进行②过程
C.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共同调节血糖浓度,使得血糖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9.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往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
B.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有关
C.如果鲍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影响也能传递给下部
D.首次分离出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从人的尿液中
10.有甲、乙,丙三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由组织细胞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脑干,导致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甲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乙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
D.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说明丙为O2
11.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C.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12.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探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了生长素
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C.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D.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13.(10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10-5,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2)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形成有三个基本环节,其中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请根据题中信息计算出该果蝇种群出现的基因突变数为_________个。
14.(10分)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冷觉的部位A是___________。当激素③以 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___调节。
(2)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__________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完成信号传递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给小白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 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_______________。
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并适量注射甲状腺激素,测定TRH分泌量。乙组小鼠,______________(填实验处理),测定TRH分泌量。
③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垂体分泌的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TRH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15.(10分)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从蛙体内剥出离来的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为神经中枢,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为反射弧中的 ____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B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电荷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 。
(2)在F处(F表示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对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发生变化。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4)欲探究图2中左侧神经为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方法步骤是:
①微电流计的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3的神经纤维外(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②用电刺激实验位点4,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次,则左侧神经元为传出神经。
16.(12分)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植物发生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③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图2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__,表示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_。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人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作为对照组。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某植物的高茎和矮茎受等位基因D/d控制,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等位基因E/e控制,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关系,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关于茎的高度和种子的形状这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D/d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1)的基础上对图中出现的实验结果作出一种合理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孟德尔杂交实验,以图示过程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该假说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高茎圆粒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另一研究小组在重复该实验时,发现F2中出现了较少的高茎皱粒和矮茎圆粒植株,二者所占比例相近,则这两种植株的出现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C 6.A 7.A 8.B 9.C 10.B 11.C 12.C
13.(1)易饲养、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
(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隔离 自然选择 (4)2×106
14.(1) 大脑皮层 (负)反馈
(2) 电信号##局部电流 神经递质
(3) 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冬天汗液分泌较少
(4) TRH的分泌量 摘除甲状腺并适量注射TSH 乙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 甲TRH分泌量明显减少
15.(1)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内负外正
(2)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 钠 相反
(4)2
16.(1)需要
(2) 90°≥α>0° 不一定 纵切
(3) B C
(4) 生长素浓度 乙烯浓度 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 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17.(1) 高茎、圆粒 F2表现型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
(2) 基因D和E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e位于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选取F1高茎圆粒植株与F2(或P)中的矮茎皱粒植株进行测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后代中只有高茎圆粒植株和矮茎皱粒植株,且两者的比例为1∶1
(3) 高茎圆粒∶矮茎皱粒=5∶1 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