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复习学案8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一)
班级: 姓名:
【复习目标】
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基础知识导航】:
一、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指 。
2.气候是指 。
天气 气候
区别 1、 时间 2、 性 1、 时间 2、相对 性
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3.卫星云图判读:在云图上蓝色表示 绿色表示 ,白色为 ,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4.常用的天气符号:
5.空气污染指数越大,含 物越多,空气质量状况 。如空气污染指数300以上,则空气质量级别为 级,空气质量状况为 污染。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较:
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 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是 月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 月最高, 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2、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
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 时、 时、 时、 时4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平均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 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 中心。反之为 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 。
(3)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①纬度差异: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 降水类型和条件
(1)类型
(2)条件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水汽 和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 程度.
注:降水的形成需要湿润空气的 运动,温度会下降。
2.降水的分布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
③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 。
④山地的 坡降水多, 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 。
四、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表示
1、方式 有三种: 、 、 等。
2、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气温和降水的配合。
【巩固提升】:
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
A.正午12点 B.午后2点C.午后1点 D.午后3点
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3.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 )
A.21.3℃ B.30.7℃ C.26℃ D.-4.7℃
4.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A.一月 B.七月 C.八月 D.十二月
5.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 )
A.南极洲大陆B.西伯利亚C.北冰洋上D.格陵兰岛
6.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
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
7.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增,南半球相反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
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
8.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 )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
9.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10.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11、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1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 )
A.非洲B.南极洲C.南美洲D.大洋洲
13、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
A.
14.山东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
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气旋雨
15、下列古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是 ( )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C.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D.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6、下列叙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山前桃花山后雪 ③轮台九月风夜吼 ④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⑤惠风和畅,艳阳高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8、读“聊城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聊城的天气为 ,最低气温为 0C,最高气温为 0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2)此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 ( )
A.空气质量 B.风向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
19.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
⑴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⑵00C以下的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洲和____洋沿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⑶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______。
⑷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地区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
⑸世界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的___带范围大体一致。
(6)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平直,原因是 。
20.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4分)
(1)降水最多的地区集中
在 (纬线)附近。
(2)由A、B两地降水可知世界降水规律
是 。
(3)由E、F两地降水可知回归线穿过的大
陆 。
(4)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
(5)学校所在地的降水量约为 毫米。
2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 (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 。
(2)如果甲、乙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那么甲应该
位于 上,判断的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