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7 15: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尿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解读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通过观察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
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肾单位的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法、比较法、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课题 课件展示:“捐肾救母,孝道天下的孝子田世国”的案例。通过尿毒症的治疗的方法的介绍:肾移植或肾透析,强调肾脏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密切相关,转到课题。先介绍排泄的概念,进一步结合生活实例的问题:1.同学们每天都要到厕所排尿和排便,它们都属于排泄吗 2.天气热了同学们每天都要出汗,它也属于排泄吗 3.当你在寒冷的冬天呼气时,这是人体的排泄过程吗?介绍排泄的方式。 自主探究,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概念 案例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排泄的概念及方式
泌尿系统的组成 过渡:人体排泄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主要依靠泌尿系统。结合书本图片自主观察并思考讨论: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2.根据观察,你能说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吗?鼓励学生上台讲解 观察图片。思考讨论问题 ,上台讲解 通过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使学生能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肾脏的结构 过渡:肾脏是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功能与它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A.观察肾脏的外形图及剖面图了解肾脏的外形、数量及基本内部结构B.观察肾单位的放大图,结合教材讨论思考:1.肾单位包括那几部分? 2.肾小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3.肾小管的结构有哪些特点?c.观察肾小体的放大图,结合教材讨论思考:1.肾小球是由什么血管组成的?回想下这种血管有哪些特点?2.观察肾小囊的结构特点,肾小球与肾小囊之间的关系咋样?鼓励学生上台讲解。 学生观察,结合教材,对相应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形态结构有了全面性认识。这是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理解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为学习尿液的形成过程作铺垫。
尿液的形成过程 过渡:肾脏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形成尿液的功能相适应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A.观察尿液的形成的动画,思考问题:形成尿液过程中,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在什么结构处发生了物质的分离?B.解读数据:结合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中液体和尿液成分数据表。讨论分析:1.比较尿液和血浆中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那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当回小医生:医生检查病人尿液时,发现有些病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有些病人血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是肾脏有疾病,那可能分别是什么部位发生了病变呢?c.总结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用箭头连接,表示出相应液体的名称、主要的过程名称及发生的结构) 带着问题观察动画学生讨论。 小组合作,处理表格数据。讨论问题 .小组合作,师徒归纳总结 使学生知道发生尿液形成过程的重要部位。使学生理解滤过及重吸收过程中的物质种类变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从整体上把握尿液形成的过程
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排泄的方式,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结合对肾单位的学习,重点理解了尿液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