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乘三位数竖式写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是学生在学习口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笔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体现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进行教学。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乘法笔算。
难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乘法笔算。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出示:30×2=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点击课件,演示从算法和算理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的口算过程)
教师进行评价。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做这样的口算题,开始抢答!
3×50 600×3 4000×2
师:刚刚做的口算题,4个算式里其中一个因数的后面都有0,也可以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
继续抢答:
780×9
师:为什么没有人抢答了
生:数大了,不好算了。
师:是啊,当我们遇到稍微大的数怎么算呢 没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师:我们暂且把这道题先放一放,看看学习完之后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讲授】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开学啦,一年级的小同学每人领到120根小棒,6个同学。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领多少根小棒
师:谁来列式
生:120×6
师:为什么可以乘法计算
2、估算结果
师:试着估一估,6个同学大约领多少根小棒 比实际多还是比实际少
3、学生尝试计算
师:6个同学一共领多少根小棒 先想一想,然后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4、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
(1)口算
生:12×6=72,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师:他用口算的方法,直接计算出了结果,非常了不起!都谁也用了口算的方法。
(2)竖式计算:(2个学生板演)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质疑,生生互动。
5、借助图形理解算理。
师:下面借助小棒图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一下这种计算方法。
出示小棒图。
师:120根小棒这样摆什么感觉 ,(太乱了)
师: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10根小棒捆一捆,捆成了这么多捆,(课件出示12捆)
师:我们把12捆小棒整齐排成一行,放在这里(课件演示)
师:120根捆成12捆,那6个120根就是几个12捆
生:6个120根就是6个12捆。
师:计算时我们就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捆 在竖式中就可以怎样表示
师:2捆表示的是哪里的2捆 (12捆里去掉10捆剩下的2捆)
师:每行剩下2捆,6行一共是12捆, 二六十二,向前一位进一,这个1表示的是多少捆 (生:表示的是10捆,)
师:12捆表示的是什么 (12捆表示的是12个十)
师:12个十是多少 (点击课件添上1个0)
师:72表示的是多少
师:想一想如果积720末尾的0不写行不行
生:72捆小棒表示720,如果不写就是72了。
生:结合刚才估算的结果,刚刚我们估算的结果是600,如果不写就不对了。
师:看来720末尾的0还真的挺重要的。
师:最后我们还要口答。
6、比较异同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这两个竖式,它们计算的结果都是720,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对齐方式不同(2)计算的过程不同
师:比较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像这样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你学会了吗 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拿出题纸完成第一题。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题。
320×3 2700×3 1060×4
师: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好,老师想请你们当回小医生,一起走进数学诊所去看一看。
2、判断正误。(完成课件上的题)
3、解决课前遇到的问题:780×9
过渡:学习计算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道实际问题。
4、在大阅兵活动中,每个方阵人数大约350人,抗战老兵有2个方阵,抗战老兵有多少人参加
师:拿出你的题纸,在上面做一做,在心里答题就可以了。
师: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真强!
老师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国庆节准备去青岛游玩,5、北京到青岛的单程车票每人190元,郑老师准备去买往返的车票,帯400元钱够吗
学生质疑:往返是什么意思 生做后汇报交流,交流时课件演示往返示意图。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在题上对重点词也像语文一样进行了批注,可见学科之间的学习方法也是相通的,多好的学习方法啊!
师:同样一道题,我们既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我们解决问题时,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