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同步练习(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同步练习(B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2 10:39:44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大连市城市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2021高一上·上海市月考)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分析,2019-2020年秋冬季东亚冬季风偏弱。由此推测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  )
①东部地区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 ②暴雪、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③南方雨带停留时间长,降水偏多 ④不利于华北地区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中最有可能表示同一季节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4.推测丁图所示季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太阳直射回归线
C.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冬季
5.关于甲图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冷却下沉
C.动力抬升 D.重力下沉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读影响我国的李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时,图中①地盛行风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7.图中②地季风形成的原因(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陆地形成的高压影响 D.海洋形成的低压影响
8.(2021高一上·兰州期末)读下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气候类型④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夏季受西风带影响
B.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夏季受信风带影响
D.冬季受信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2020高一上·南充期末)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10.沿途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0高一上·金台期末)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例C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12.图中D风带风向的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3.常年受图示D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020高一上·黔东南期末)下图长方体中的箭头表示地球上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底面中的长表示经线,宽表示纬线,且纬度甲>乙。右图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为(  )
A.北半球中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低纬环流 D.南半球低纬环流
15.关于图示景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 B.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
C.常年受丙风带控制 D.受乙气压带和丙风带交替控制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沙湾期中)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   (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此时,B处盛行   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   ,其形成与右图中的   有关(填E、F、G序号)。
17.(2020高一上·北京期中)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七月季风图的是   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   。图乙中B处气压中心名称是   
(3)图中A季风的风向是   ,受其影响东亚的气候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4)图中C表示南亚的   季风(风向),简述南亚季风的成因   。
18.(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   处,其名称是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   处,判断依据是   。
(3)该图表示的是   (填“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   风;孟买盛行   风;孟买盛行风向的原因是   。
19.(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表示的是   (1月或7月)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   风,北京的风向是   风。
(2)a和b之间的风向为   ,d为   气压带。
(3)图5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   。此季节图6中字母   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
(4)此月份,图5中C地是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    (高压、低压) ,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    风,其成因为   。
20.(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下面两图中,图I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II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A季节为北半球   季,B季节为北半球   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II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
(3)图II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是常年受图I中   (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I中B季节时,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   风,气候特征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大连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大连市距离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较远,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降水的因素:
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1)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2)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3)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亚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的广大地区,除副高控制外,还受信风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再如,英国和挪威的海港终年不冻就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2.【答案】C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秋冬季东亚冬季风偏弱,东部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冬季风弱,风力小,不利于华北地区污染物的扩散,①④正确。暴雪、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减少,秋冬季节雨带已经退出我国,冬季风对我国雨带的影响较小。故答案为:C。
【点评】季风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东亚 温带季风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干燥 湿润
【答案】3.D
4.A
5.D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甲图中气压带在30°N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季节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应该是北半球夏季;乙图中的风带在30°S和60°S之间,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位置偏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和30°之间,且位于南半球,判断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是赤道低气压带,据其位置判断应该是二分日。甲、乙、丙、丁中最有可能表示同一季节的是乙丙,D正确。故答案为:D。
4.丁图据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判断应该是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回归线,B错误。二分日是北半球春季或秋季,C错误。二分日是南半球春季或秋季,D错误。故答案为:A。
5.甲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原因是南北纬30度左右,由于高空的空气堆积作用导致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6.B
7.B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季风,地理气象学概念。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6.据图中①地盛行风风向判断应该是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出现在北半球夏季,风向是东南风,B正确。故答案为:B。
7.图中②地季风是西南季风,北半球夏季赤道南侧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正确。故答案为:B。
8.【答案】(1)A
(2)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A对。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B错。③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C错。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D错。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
【答案】9.B
10.D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雨量较少,大陆性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广义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9.在东北平原,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内蒙古草原,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在塔里木盆地,自然植被为温带荒漠,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0.在东北平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在内蒙古草原和塔里木盆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包含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D对。ABC错。故答案为:D。
【答案】11.B
12.A
13.A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高气压带,以及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和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气压带间形成六个风带。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形成六个环流圈(在北半球三个,南半球三个)。
11.图中C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答案为:B。
12.图中D位于30°N—60°N之间,为北半球盛行西风(西南风),故答案为:A。
13.图中D为盛行西风,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在大陆西岸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为:A。
【答案】14.C
15.B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热力因素形成,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盛行下沉流,动力因素形成,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动力因素形成,温和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90°附近,盛行下沉流,热力因素形成,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分布于0°—30°之间,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分布于30°—60°之间,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温和多雨。极地东风带:分布于60°—90°之间,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寒冷干燥。
14.由图可知,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甲乙之间的风向向右偏,可以确定所处半球为北半球。由材料可知,纬度甲>乙,那么甲应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赤道低压带,图示环流应为北半球低纬环流,C正确。故答案为:C。
15.由图可知,图示景观植被高大、茂密,植物种类丰富,应为热带雨林景观,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故答案为:B。
16.【答案】(1)夏;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E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此时亚洲东部盛行偏南风, 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是北半球夏季,亚欧大 陆上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它割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由图可知,此时B处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夏季随直射点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 风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 的,其成因与右图中的E有关。
【点评】季风气候特点。当北半球夏季时,亚欧大陆上是低压—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丰富;当亚欧大陆是高压(亚洲高压)时,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的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结果;南亚的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17.【答案】(1)甲;冬季
(2)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东南;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亚洲七月盛行偏南风,对应甲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大陆,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图乙对应北半球的冬季,B处气压中心为高压中心,为亚洲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3)图中A季风的风向是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亚夏季风,风向为东南,受其影响,此时东亚高温多雨,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4)图中C表示南亚的夏季风,风向为西南。该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自转偏向力作用偏转形成的,同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加剧了风势。
【点评】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8.【答案】(1)甲;印度低压(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7;东南;西南;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孟买位于印度低压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处从四周向中心气压值降低,应为低气压。甲位于印度西北部,被称为印度低压,又名亚洲低压。甲位于亚欧大陆,乙位于太平洋,陆地和海水比热容不同,同一时间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性质的气压中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相对于陆地,海洋气温低,为高压中心。因此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图中①处等压线更密集,因而风力更大。(3)相对于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气流垂直上升,形成低压中心,7月属于北半球夏季,1月属于北半球冬季,因此选7月。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原因是:①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孟买位于印度低压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②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点评】掌握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的三大方法
(1)图像法——把握等压线分布图的特点
①依据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场类型,确定天气状况
a.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b.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c.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大风晴朗天气。
d.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阴雨天气。
②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疏密状况,判断某地风向、风力
a.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结合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判断即可。
b.风力: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较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
③依据等压线弯曲或符号,判断锋面类型
a.锋面多出现于低压槽位置,在一个低气压中往往偏右侧的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偏左侧的低压槽上形成冷锋。
b.从符号上看,锋线上标黑三角的是冷锋,标半圆的是暖锋。
19.【答案】(1)7月份;西南风;东南风
(2)东北风;极地高气压带
(3)印度低压(亚洲低压);b
(4)冬季;高压;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故为夏季即7月份 。F地及北京的风向可从图中直接读取。(2)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故a和b之间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东北;d 为极地下沉气流形成的极地高气压带。 (3)E为东南季风,其势力最强时即北半球盛夏季节时,B处即印度半岛的印度低压势力最为强大。印度低压(亚洲低压)。此时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即右图中的字母b)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4)C地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为其冬季;由于海陆热容量不同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C地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其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高。半年之后即南半球夏季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影响,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会影响到澳大利亚的西北部。
【点评】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因素有热力因素:赤道附近因受热量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气压带;两极地区寒冷低温,空气收缩,密度增大,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上空为低气压带。动力因素: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集聚,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了相间分布的四个高气压带和三个低气压带,相邻的气压带之间由于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形成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季风气候特点:当北半球夏季时,亚欧大陆上是低压—亚洲低压,其却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丰富;当亚欧大陆是高压(亚洲高压)时,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东亚盛行西北季风,降水较少。夏季风的强弱、北进速度的快慢,对我国的降水产生重大的影响。
20.【答案】(1)夏;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全年高温多雨;④
(3)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丁
(4)逆;西北;寒冷干燥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1)图I中A季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北移,因气压带风带是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移动,所以为北半球夏季,B季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为北半球冬季。(2)从纬度位置分析,甲为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属于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对应图II非洲的刚果盆地及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④地。(3)图II中①地区为欧洲西部沿海,常年受图I中丁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4)图I中B季节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陆上形成高压,海洋上低压,盛行西北风,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点评】(1)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之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2)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亚洲季风气候,冬季,东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东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南风。
1 / 1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大连市城市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答案】C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大连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大连市距离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较远,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降水的因素:
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1)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2)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3)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4、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亚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的广大地区,除副高控制外,还受信风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再如,英国和挪威的海港终年不冻就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的湿度较大,相对降水较多。
6、人类活动:城市湿岛效应是城市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雨岛效应是城市尘埃多,凝结核多,雾和低云比效区多。
2.(2021高一上·上海市月考)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分析,2019-2020年秋冬季东亚冬季风偏弱。由此推测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  )
①东部地区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 ②暴雪、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③南方雨带停留时间长,降水偏多 ④不利于华北地区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秋冬季东亚冬季风偏弱,东部地区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冬季风弱,风力小,不利于华北地区污染物的扩散,①④正确。暴雪、大风、降温等灾害性天气减少,秋冬季节雨带已经退出我国,冬季风对我国雨带的影响较小。故答案为:C。
【点评】季风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东亚 温带季风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干燥 湿润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中最有可能表示同一季节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4.推测丁图所示季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太阳直射回归线
C.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冬季
5.关于甲图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
A.空气受热上升 B.空气冷却下沉
C.动力抬升 D.重力下沉
【答案】3.D
4.A
5.D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甲图中气压带在30°N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季节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应该是北半球夏季;乙图中的风带在30°S和60°S之间,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位置偏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和30°之间,且位于南半球,判断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应该是北半球冬季;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是赤道低气压带,据其位置判断应该是二分日。甲、乙、丙、丁中最有可能表示同一季节的是乙丙,D正确。故答案为:D。
4.丁图据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判断应该是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回归线,B错误。二分日是北半球春季或秋季,C错误。二分日是南半球春季或秋季,D错误。故答案为:A。
5.甲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原因是南北纬30度左右,由于高空的空气堆积作用导致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读影响我国的李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此时,图中①地盛行风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7.图中②地季风形成的原因(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陆地形成的高压影响 D.海洋形成的低压影响
【答案】6.B
7.B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季风,地理气象学概念。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6.据图中①地盛行风风向判断应该是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出现在北半球夏季,风向是东南风,B正确。故答案为:B。
7.图中②地季风是西南季风,北半球夏季赤道南侧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正确。故答案为:B。
8.(2021高一上·兰州期末)读下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气候类型④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夏季受西风带影响
B.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夏季受信风带影响
D.冬季受信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答案】(1)A
(2)B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A对。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B错。③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C错。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D错。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故答案为:B。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
(2020高一上·南充期末)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10.沿途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9.B
10.D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雨量较少,大陆性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广义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9.在东北平原,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内蒙古草原,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在塔里木盆地,自然植被为温带荒漠,B对。ACD错。故答案为:B。
10.在东北平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在内蒙古草原和塔里木盆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包含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沙漠气候),D对。ABC错。故答案为:D。
(2020高一上·金台期末)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例C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12.图中D风带风向的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3.常年受图示D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1.B
12.A
13.A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点评】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高气压带,以及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和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气压带间形成六个风带。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形成六个环流圈(在北半球三个,南半球三个)。
11.图中C位于30°N,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答案为:B。
12.图中D位于30°N—60°N之间,为北半球盛行西风(西南风),故答案为:A。
13.图中D为盛行西风,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多雨,在大陆西岸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为:A。
(2020高一上·黔东南期末)下图长方体中的箭头表示地球上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底面中的长表示经线,宽表示纬线,且纬度甲>乙。右图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为(  )
A.北半球中纬环流 B.南半球中纬环流
C.北半球低纬环流 D.南半球低纬环流
15.关于图示景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 B.常年受乙气压带控制
C.常年受丙风带控制 D.受乙气压带和丙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14.C
15.B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热力因素形成,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30°附近,盛行下沉流,动力因素形成,炎热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动力因素形成,温和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90°附近,盛行下沉流,热力因素形成,寒冷干燥。低纬信风带:分布于0°—30°之间,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分布于30°—60°之间,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温和多雨。极地东风带:分布于60°—90°之间,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寒冷干燥。
14.由图可知,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甲乙之间的风向向右偏,可以确定所处半球为北半球。由材料可知,纬度甲>乙,那么甲应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赤道低压带,图示环流应为北半球低纬环流,C正确。故答案为:C。
15.由图可知,图示景观植被高大、茂密,植物种类丰富,应为热带雨林景观,其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沙湾期中)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   (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此时,B处盛行   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   ,其形成与右图中的   有关(填E、F、G序号)。
【答案】(1)夏;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E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此时亚洲东部盛行偏南风, 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是北半球夏季,亚欧大 陆上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它割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由图可知,此时B处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夏季随直射点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 风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 的,其成因与右图中的E有关。
【点评】季风气候特点。当北半球夏季时,亚欧大陆上是低压—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丰富;当亚欧大陆是高压(亚洲高压)时,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的旱季,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向南移动,该地受东北信风和由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纬度地区偏转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结果;南亚的雨季,因夏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向北移动,该地受到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陆地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17.(2020高一上·北京期中)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七月季风图的是   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
(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   。图乙中B处气压中心名称是   
(3)图中A季风的风向是   ,受其影响东亚的气候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4)图中C表示南亚的   季风(风向),简述南亚季风的成因   。
【答案】(1)甲;冬季
(2)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东南;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亚洲七月盛行偏南风,对应甲图。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2)图甲中低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大陆,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图乙对应北半球的冬季,B处气压中心为高压中心,为亚洲大陆上的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3)图中A季风的风向是从海洋吹向大陆的东亚夏季风,风向为东南,受其影响,此时东亚高温多雨,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4)图中C表示南亚的夏季风,风向为西南。该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向右的自转偏向力作用偏转形成的,同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加剧了风势。
【点评】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8.(2020高一上·上海期末)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因素之一,海气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极大地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水的运动。
(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   处,其名称是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①、②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   处,判断依据是   。
(3)该图表示的是   (填“1”或“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行   风;孟买盛行   风;孟买盛行风向的原因是   。
【答案】(1)甲;印度低压(亚洲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7;东南;西南;东南信风随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孟买位于印度低压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处从四周向中心气压值降低,应为低气压。甲位于印度西北部,被称为印度低压,又名亚洲低压。甲位于亚欧大陆,乙位于太平洋,陆地和海水比热容不同,同一时间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性质的气压中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相对于陆地,海洋气温低,为高压中心。因此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图中①处等压线更密集,因而风力更大。(3)相对于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气流垂直上升,形成低压中心,7月属于北半球夏季,1月属于北半球冬季,因此选7月。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原因是:①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孟买位于印度低压南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②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点评】掌握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的三大方法
(1)图像法——把握等压线分布图的特点
①依据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场类型,确定天气状况
a.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b.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c.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大风晴朗天气。
d.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多阴雨天气。
②依据等压线的数值分布及疏密状况,判断某地风向、风力
a.风向:依据等压线数值变化,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结合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判断即可。
b.风力: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力较小;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力较大。
③依据等压线弯曲或符号,判断锋面类型
a.锋面多出现于低压槽位置,在一个低气压中往往偏右侧的低压槽上形成暖锋,偏左侧的低压槽上形成冷锋。
b.从符号上看,锋线上标黑三角的是冷锋,标半圆的是暖锋。
19.(2020高一上·鹤岗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表示的是   (1月或7月)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   风,北京的风向是   风。
(2)a和b之间的风向为   ,d为   气压带。
(3)图5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   。此季节图6中字母   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
(4)此月份,图5中C地是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    (高压、低压) ,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    风,其成因为   。
【答案】(1)7月份;西南风;东南风
(2)东北风;极地高气压带
(3)印度低压(亚洲低压);b
(4)冬季;高压;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故为夏季即7月份 。F地及北京的风向可从图中直接读取。(2)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故a和b之间的风带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东北;d 为极地下沉气流形成的极地高气压带。 (3)E为东南季风,其势力最强时即北半球盛夏季节时,B处即印度半岛的印度低压势力最为强大。印度低压(亚洲低压)。此时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即右图中的字母b)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4)C地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为其冬季;由于海陆热容量不同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时C地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其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高。半年之后即南半球夏季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影响,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会影响到澳大利亚的西北部。
【点评】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因素有热力因素:赤道附近因受热量多,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气压带;两极地区寒冷低温,空气收缩,密度增大,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上空为低气压带。动力因素: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上空向南北分流的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集聚,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了相间分布的四个高气压带和三个低气压带,相邻的气压带之间由于气压梯度力的存在形成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季风气候特点:当北半球夏季时,亚欧大陆上是低压—亚洲低压,其却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丰富;当亚欧大陆是高压(亚洲高压)时,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东亚盛行西北季风,降水较少。夏季风的强弱、北进速度的快慢,对我国的降水产生重大的影响。
20.(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下面两图中,图I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II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A季节为北半球   季,B季节为北半球   季。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II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
(3)图II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其气候是常年受图I中   (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I中B季节时,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   风,气候特征为   。
【答案】(1)夏;冬;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全年高温多雨;④
(3)全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湿润);丁
(4)逆;西北;寒冷干燥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1)图I中A季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北移,因气压带风带是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移动,所以为北半球夏季,B季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为北半球冬季。(2)从纬度位置分析,甲为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属于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对应图II非洲的刚果盆地及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④地。(3)图II中①地区为欧洲西部沿海,常年受图I中丁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4)图I中B季节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陆上形成高压,海洋上低压,盛行西北风,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
【点评】(1)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之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2)受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的气候有: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的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亚洲季风气候,冬季,东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东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南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