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6 20:09:52

文档简介

(共3张PPT)
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唱段,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 品 赏 析
这个唱段的旋律激愤、高亢、悲壮。它是用宫调式写成的。全曲可分两个乐段。唱段的节奏自由。骆玉笙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揉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在伴奏形式上,采用了传统伴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的、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
不不


学林汝为简介
林汝为,女,演员,著名影视导演,山东即墨人。北京电视台电视艺术中心导演。曾主演影片《赵小兰》、《她爱上故乡》;饰演主要角色的影片有《暴风中的雄鹰》和《红梅花开》。参加译制的影片有《失踪的人》、《暴风雨》等。著名影视导演,词作家,1950年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表演一班学员。
导演成名作:电视剧《四世同堂》、《便衣警察》中任编剧和总导演,《四世同堂》获得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同时获得第六届电视飞天奖特别奖;《便衣警察》获得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奖。(共9张PPT)
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
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在她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创立了富有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她炉火纯青的艺术,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独占一席,被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誉为“国宝”。
京韵大鼓
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主要用鼓来伴奏,由演员边打鼓边演唱,再加上三弦、四胡为伴奏乐器。唱词基本是7字句,用韵以北京十三辙为准。唱腔属板腔体,有慢板、快板、垛板、平腔、高腔、甩腔等。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曲艺有二百多个曲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只说不唱或只念不唱的,如快板之类;
2、有说有唱的,如陕北说书之类;
3、只唱不说的,如四川清音之类。
再见!
5225配22己5配5尼2
中国第一都长篇电视连续居剧
本刚根据中围著名文学家老食凭生巨量衣国
装获第大届全国优秀电规则飞天实”特别笑
第四届大众电提全通奖到
四岳同堂
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
原著:老舍
想与需排妆为
欣赏
重整河山待后生
(京韵大鼓)
1=G4
林汝为词
稍慢自由地、悲壮高亢地
雷振邦、温中甲、雷蕾曲
3
i2
5.48.2i2
5
-3
.217




影,


6
6 i
3
5
6
7.65-5


城。

i-
|3-
52.3z6-i.26i
54




3.
523123
2|2
--|i.2653
-

归,
花香


6.
5i
-|5.3
2.32i|i.3655i321.1
-(片段)


平。
16
创与做
1欣赏后,降调学唱歌曲紫色部分,感受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和演唱韵味。
2.学习京韵大鼓的基本伴奏型:
XX
XX
X
X
X
(白)嘣






(嘣:敲鼓心;尺:击鼓边)
你知道吗
京韵大鼓:说唱音乐的一种,也称京音大鼓。流行于华北、东北各地,尤
其是京津地区,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产生于清末,距今已有
100多年历史。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唱腔以北方语调为基础,由演唱者自
击板鼓站唱。
骆玉笙(1914一2002):艺名
“小彩舞”,天津人,出生于上海,
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是我国京
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她自幼学唱京
剧,后改唱京韵大鼓,创立了“骆
派”,被誉为“金嗓歌王”。
17温中甲简介
国家一级作曲家,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佛教音乐委员会委员;曾创作舞剧音乐《霸王别姬》、《魂的和弦》,在为歌剧作曲之余曾为三十余部电影及一百余部电视连续剧作曲,其中包括《四世同堂》、《夜深沉》、《平凡的世界》、《铁道游击队》、《澳门风云》、《爱在莫斯科》、《长城作证》、《黄河风月》、《今生是亲人》等多部电视连续剧。
此外,温中甲还涉足流行音乐及流行歌曲的创作,他创作的歌曲有: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题歌、《故土难离》、《生活多美好》、《宁夏信是米粮川》、《黄土地红枸杞》、电影《拳击手》插曲《冬日融化的时刻》、电影《金鞋》插曲、《北方的父亲》、《未了情》、《同心曲》、《就恋这把土》、《重整河山待后生》(与雷振邦、雷蕾合作,骆玉笙演唱)、《问候》、《不断的情缘》等曾多次获奖被评为听众最喜爱的影视歌曲。
温中甲曾多次担任国家及各类音乐比赛的评委,是文华奖评委,及2003年、2004年文化部全国声乐比赛评委,除此之外还经常参加文化部及中央电视台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并担任音乐总监。《重整河山待后生》简介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京韵大鼓简介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