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0:能量转化量度
一、功
1.(2020九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拉着箱子,使箱子移动一段距离;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下面关于两人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
B.小聪使箱子移动了,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W=Fs分析即可。
【解答】小聪对箱子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箱子向左移动了距离,根据公式W=Fs可知,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施加了推力,但是箱子没有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因此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2020九上·宁波期中)下列所示现象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搬而未起
B.人将木箱推到斜面的顶端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D.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
【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石头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故A错误;
B.人对木箱的力沿斜面向上,木箱也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推力做功,故B正确;
C.滑板受到的力竖直向上,而滑片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因此不做功,故C错误;
D.杠铃受到竖直向上的举力,但是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3.(2020九上·杭州月考)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W=Fs计算并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W=Fs可知,决定做功大小的两个要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因为三者力的大小相等,距离也相等,所以做功大小相等,即W1=W2=W3。
故选C。
4.对物体做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做功的公式W=Fs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W=Fs可知,物体做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大小有关,它们共同决定了做功的大小。如果只知道一个量的大小,不知道另一个量的大小,无法比较做功的大小,故A、B错误;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还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才会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两图中F做的功谁大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W=Fs可知,做功的大小只与力和距离两个因素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因为力的大小相等,且前进的距离相等,所以两图中做功大小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2020八下·温州月考)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铺有n块相同的均质砖块,如图甲,每块砖的质量为m,长为a,宽为b,厚为c。若要将这n块砖按图乙所示叠放在最左边的砖块上,则至少要给砖块做的功(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将所有的砖块看作一个整体,弄清原来重心的高度和后来重心的高度,二者相减得到它们的重心上升的高度,最后根据W=Gh计算即可。
【解答】如甲图所示,原来砖块的重心的高度为;
如乙图所示,后来砖块的重心的高度为:;
那么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
砖块的总重力为:G=nmg;
那么至少要给砖块做功:。
故选A。
7.(2020九上·西湖期末)一名初中生将2个鸡蛋从地面举高至头顶,对这2个鸡蛋做的功约为( )
A.0.2J B.2J C.20J D.200J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估算托起两个鸡蛋做的功。
【解答】托起2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而初中生举起手臂后的高度大约为2m。
那么对2个鸡蛋做功:W=Gh=1N×2m=2J。
故选B。
8.(2019九上·余杭期中)一位中学生从普通居民楼的一楼走到三楼,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大约为( )
A.300焦 B.3000焦 C.30000焦 D.没有做功
【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一层楼大约高3m;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中学生的体重,然后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中学生的体重大约:g=mg=50kg×10kg=500N;
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大约:W=Gh=500N×(3-1)×3m=3000J。
故选B。
9.(2019·浙江模拟)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面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推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根据W=Pt可知,功的大小只与力和距离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 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面前进相同的距离,但不知道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根据W=Pt可知,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10.(2020九上·台州期中)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直线前行了4m,松手后物体向前滑行1m。则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J,摩擦力做的功为 J,推力做的功为 J。
【答案】0;750;60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W'=fs'计算摩擦力做的功;
(3)根据W''=Fs'计算推力做的功。
【解答】(1)重力做的功为:W=Gh=800N×0m=0J;
(2)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即f=F=150N。那么摩擦力做的功为:W'=fs'=150N×(4m+1m)=750J;
(3)推力做的功W''=Fs'=150N×4m=600J。
11.(2019九上·龙湾期中)学校新近买了60套总质量为300千克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7米高的3楼实验室。
(1)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器材总共做功 焦;
(2)假设实验员做功功率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排除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 分钟.
【答案】(1)2.1×104
(2)5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为功率。
【解答】(1)300kg×10N/kg=3000N,3000N×7m= 2.1×104
(2)排除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由图可知实验员搬运10kg物体做功功率为50W,搬运30kg物体做功功率为70W,所以
比较两者300秒最短的时间,也就是5分钟。
故答案为:(1) 2.1×104 (2)5
12.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h,动能表达式为EK= 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h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4kg的物体从距离地面1.5m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2m/s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瞬间,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求:
(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1。
(2)物体从被抛出点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
(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
【答案】(1)解:物体的重力势能EP=mgh=0.4kg×10N/kg×1.5m=6J,动能EK1= mv2= ×0.4kg×(2m/s)2=0.8J。
(2)解:物体从被抛出点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Gh=mgh=0.4kg×10N/kg×1.5m=6J。
(3)解:物体下落时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时高度为0,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EK1+EP=0.8J+6J=6.8J。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EP=mgh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根据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EK1;
(2)根据公式WGh=mgh计算重力做的功;
(3)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重力势能+动能计算出开始时物体的机械能。当物体落地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此时的动能等于开始时的机械能,据此计算即可。
二、功率
13.甲、乙两人进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同一竿顶用时10s,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是( )
A.5∶6 B.6∶5 C.15∶8 D.25∶27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爬杆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根据公式比较功率的大小即可。
【解答】甲和乙爬杆的高度之比:h甲:h乙=1:1;
甲和乙的体重之比:G甲:G乙=5:6;
根据公式得到:
甲和乙的功率之比:。
故选D。
14.(2020九上·嘉兴期中)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50千米/时和3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
A.5:1 B.25:1 C.36:1 D.125:1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Fv计算机车的功率之比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P=Fv可知,
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P1:P2=F1v1:F2v2=(kv12×v1):(kv22×v2)=(kv13):(kv23)=(150km/h)2:(30km/h)2=125:1。
故选D。
15.(2019九上·温州期中)2018年6月29日,一则题为《20秒60级台阶他抱着晕倒的女士冲向医院》的新闻报道让救人兵哥哥、东部战区海军战士朱墨岩刷屏全国。在这20s内,朱墨岩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 )
A. 550W B.55W C.5.5W D.5500W
【答案】A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计算方法。
【解答】战士体重大约130kg,每层楼梯台阶高为0.14m,那么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因此战士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550W。
故答案为:A
16.(2019九上·吴兴期中)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Fv可知,当速度相同时,力越大,功率越大;
(2)功率和距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4)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A.根据公式P=Fv可知,不知道速度的大小关系,无法通过力的大小确定功率的大小,故A错误;
B.功率与距离没有什么关系,故B错误;
C.根据公式可知,不知道时间的关系,无法通过做功大小确定功率大小,故C错误;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7.(2018九上·温岭期中)质量为6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A.60W B.135W C.180W D.270W
【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解答】由图可知,该同学跳绳的周期是1/3秒;每跳一次重心升高0.1m;1分钟重心改变的高度为:所以重力做功为:
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18.(2020九上·温州期末)小明自制一个小电动机,为粗略测量该电动机的功率,他采用图示装置测量:不断向挂在细线下的小桶加入沙子,直到小桶恰好匀速上升。此时小桶与沙子的总重力为G,小桶上升高度h所用时间为t。
(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 的功率间接测量电动机功率的。
(2)本实验中,小电动机的功率大小是 。(用字母表示)
(3)实验测出的小电动机功率要比实际的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写出一点)
【答案】(1)细线对小桶做功(或克服小桶重力做功)
(2)
(3)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摩擦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动机拉动小桶,克服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做功。在忽略摩擦等外在因素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克服小桶总重力做的功,自然电动机的功率就等于克服小桶总重力做的功的功率。
(2)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根据计算电动机的功率;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动机要克服摩擦做功,因此它做的功要比克服重力做的功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细线对小桶做功(或克服小桶重力做功)的功率间接测量电动机功率的。
(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W=Gh;
电动机的功率为:。
(3)实验测出的小电动机功率要比实际的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摩擦。
1、
19.(2020九上·杭州月考)为了给一个工厂供水,每天需由水泵用2小时把360米3的水送到40米高的水塔上,问:(g=10牛/千克)
(1)水泵每天所需做的功为多少?
(2)水泵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水的重力为G=mg=ρVg=103kg/m3×360m3×10N/kg=3.6×106N;
水泵每天做的功:W=Gh=3.6×106N×40m=1.44×108J。
(2)水泵的功率为:。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ρVg计算出水的重力,然后根据W=Gh计算水泵每天做的功。
(2)根据公式计算水泵的功率.
20.(2018九下·金华月考)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在水平路面上 10min 匀速骑行了 4000m,已知小明的质量为 50kg, 骑行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cm2,匀速骑行时阻力大小是重力的 0.02 倍,表格中是他的自行车的一些数据,根据以上条件计算: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2.5×10 ﹣3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1)他匀速骑行时克服阻力多大?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他骑行时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答案】(1)小明与车的总重力:G 总=m 总 g=(m 人+m 车)g=(50kg+10kg)×10N/kg=600N ;骑车时受到的阻力:f=0.02G 总=0.02×600N=12N
(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G 总=60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F/S=600N/8x10-4m2 =7.5×10 5Pa
(3)由题意可得,因为匀速骑行,所以骑车的动力 F=f=12N,骑自行车所做的功:W=Fs=12N×4 000m=48000J,
时间 t=10min=600s,骑车功率:P=W/t=48000J/600s=8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简称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力大小相等,相反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1)小明与车的总重力:G 总=m 总 g=(m 人+m 车)g=(50kg+10kg)×10N/kg=600N ;
骑车时受到的阻力:f=0.02G 总=0.02×600N=12N;
(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G 总=60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F/S=600N/8x10-4m2 =7.5×10 5Pa;
(3)因为匀速骑行,所以骑车的动力 F=f=12N,
骑自行车所做的功:W=Fs=12N×4 000m=48000J,
时间 t=10min=600s,骑车功率:P=W/t=48000J/600s=80W;
故答案为:(1)12N;(2)7.5×10 5Pa;(3)80W。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10:能量转化量度
一、功
1.(2020九上·浙江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拉着箱子,使箱子移动一段距离;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下面关于两人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
B.小聪使箱子移动了,她对箱子做了功
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
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
2.(2020九上·宁波期中)下列所示现象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搬而未起
B.人将木箱推到斜面的顶端
C.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D.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
3.(2020九上·杭州月考)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4.对物体做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越多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5.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两图中F做的功谁大
6.(2020八下·温州月考)在水平地面上并排铺有n块相同的均质砖块,如图甲,每块砖的质量为m,长为a,宽为b,厚为c。若要将这n块砖按图乙所示叠放在最左边的砖块上,则至少要给砖块做的功( )
A. B.
C. D.
7.(2020九上·西湖期末)一名初中生将2个鸡蛋从地面举高至头顶,对这2个鸡蛋做的功约为( )
A.0.2J B.2J C.20J D.200J
8.(2019九上·余杭期中)一位中学生从普通居民楼的一楼走到三楼,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大约为( )
A.300焦 B.3000焦 C.30000焦 D.没有做功
9.(2019·浙江模拟)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面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推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10.(2020九上·台州期中)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直线前行了4m,松手后物体向前滑行1m。则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J,摩擦力做的功为 J,推力做的功为 J。
11.(2019九上·龙湾期中)学校新近买了60套总质量为300千克的实验器材,每套一箱。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7米高的3楼实验室。
(1)该实验员在搬运中,对器材总共做功 焦;
(2)假设实验员做功功率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排除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 分钟.
12.已知物体的重力势能表达式为EP=mgh,动能表达式为EK= 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h为物体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g为常量,取10N/kg。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0.4kg的物体从距离地面1.5m的高度沿水平方向以2m/s的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从被抛出到落地的瞬间,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求:
(1)物体被抛出时的重力势能EP和动能EK1。
(2)物体从被抛出点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
(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
二、功率
13.甲、乙两人进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9s,乙从同一位置匀速爬到同一竿顶用时10s,甲、乙两人体重之比是5∶6,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是( )
A.5∶6 B.6∶5 C.15∶8 D.25∶27
14.(2020九上·嘉兴期中)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50千米/时和3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
A.5:1 B.25:1 C.36:1 D.125:1
15.(2019九上·温州期中)2018年6月29日,一则题为《20秒60级台阶他抱着晕倒的女士冲向医院》的新闻报道让救人兵哥哥、东部战区海军战士朱墨岩刷屏全国。在这20s内,朱墨岩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 )
A. 550W B.55W C.5.5W D.5500W
16.(2019九上·吴兴期中)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17.(2018九上·温岭期中)质量为6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A.60W B.135W C.180W D.270W
18.(2020九上·温州期末)小明自制一个小电动机,为粗略测量该电动机的功率,他采用图示装置测量:不断向挂在细线下的小桶加入沙子,直到小桶恰好匀速上升。此时小桶与沙子的总重力为G,小桶上升高度h所用时间为t。
(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 的功率间接测量电动机功率的。
(2)本实验中,小电动机的功率大小是 。(用字母表示)
(3)实验测出的小电动机功率要比实际的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写出一点)
19.(2020九上·杭州月考)为了给一个工厂供水,每天需由水泵用2小时把360米3的水送到40米高的水塔上,问:(g=10牛/千克)
(1)水泵每天所需做的功为多少?
(2)水泵的功率是多少?
20.(2018九下·金华月考)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在水平路面上 10min 匀速骑行了 4000m,已知小明的质量为 50kg, 骑行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cm2,匀速骑行时阻力大小是重力的 0.02 倍,表格中是他的自行车的一些数据,根据以上条件计算: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2.5×10 ﹣3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1)他匀速骑行时克服阻力多大?
(2)他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他骑行时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W=Fs分析即可。
【解答】小聪对箱子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箱子向左移动了距离,根据公式W=Fs可知,小聪对箱子做了功;小明对箱子施加了推力,但是箱子没有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因此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石头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故A错误;
B.人对木箱的力沿斜面向上,木箱也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推力做功,故B正确;
C.滑板受到的力竖直向上,而滑片在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因此不做功,故C错误;
D.杠铃受到竖直向上的举力,但是没有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W=Fs计算并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W=Fs可知,决定做功大小的两个要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因为三者力的大小相等,距离也相等,所以做功大小相等,即W1=W2=W3。
故选C。
4.【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做功的公式W=Fs分析即可。
【解答】根据W=Fs可知,物体做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大小有关,它们共同决定了做功的大小。如果只知道一个量的大小,不知道另一个量的大小,无法比较做功的大小,故A、B错误;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还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这个力才会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Fs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W=Fs可知,做功的大小只与力和距离两个因素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因为力的大小相等,且前进的距离相等,所以两图中做功大小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将所有的砖块看作一个整体,弄清原来重心的高度和后来重心的高度,二者相减得到它们的重心上升的高度,最后根据W=Gh计算即可。
【解答】如甲图所示,原来砖块的重心的高度为;
如乙图所示,后来砖块的重心的高度为:;
那么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
砖块的总重力为:G=nmg;
那么至少要给砖块做功:。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W=Gh估算托起两个鸡蛋做的功。
【解答】托起2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而初中生举起手臂后的高度大约为2m。
那么对2个鸡蛋做功:W=Gh=1N×2m=2J。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50kg;一层楼大约高3m;
(2)首先根据G=mg计算出中学生的体重,然后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中学生的体重大约:g=mg=50kg×10kg=500N;
他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大约:W=Gh=500N×(3-1)×3m=3000J。
故选B。
9.【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根据W=Pt可知,功的大小只与力和距离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 一个人先后两次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面前进相同的距离,但不知道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根据W=Pt可知,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0;750;60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Gh计算重力做的功;
(2)首先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W'=fs'计算摩擦力做的功;
(3)根据W''=Fs'计算推力做的功。
【解答】(1)重力做的功为:W=Gh=800N×0m=0J;
(2)当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相互平衡,即f=F=150N。那么摩擦力做的功为:W'=fs'=150N×(4m+1m)=750J;
(3)推力做的功W''=Fs'=150N×4m=600J。
11.【答案】(1)2.1×104
(2)5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为功率。
【解答】(1)300kg×10N/kg=3000N,3000N×7m= 2.1×104
(2)排除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由图可知实验员搬运10kg物体做功功率为50W,搬运30kg物体做功功率为70W,所以
比较两者300秒最短的时间,也就是5分钟。
故答案为:(1) 2.1×104 (2)5
12.【答案】(1)解:物体的重力势能EP=mgh=0.4kg×10N/kg×1.5m=6J,动能EK1= mv2= ×0.4kg×(2m/s)2=0.8J。
(2)解:物体从被抛出点至落地的过程中,其重力所做的功W=Gh=mgh=0.4kg×10N/kg×1.5m=6J。
(3)解:物体下落时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时高度为0,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EK1+EP=0.8J+6J=6.8J。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EP=mgh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根据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EK1;
(2)根据公式WGh=mgh计算重力做的功;
(3)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重力势能+动能计算出开始时物体的机械能。当物体落地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即此时的动能等于开始时的机械能,据此计算即可。
13.【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爬杆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根据公式比较功率的大小即可。
【解答】甲和乙爬杆的高度之比:h甲:h乙=1:1;
甲和乙的体重之比:G甲:G乙=5:6;
根据公式得到:
甲和乙的功率之比:。
故选D。
14.【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Fv计算机车的功率之比即可。
【解答】根据公式P=Fv可知,
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P1:P2=F1v1:F2v2=(kv12×v1):(kv22×v2)=(kv13):(kv23)=(150km/h)2:(30km/h)2=125:1。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探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计算方法。
【解答】战士体重大约130kg,每层楼梯台阶高为0.14m,那么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因此战士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550W。
故答案为:A
16.【答案】D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P=Fv可知,当速度相同时,力越大,功率越大;
(2)功率和距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根据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4)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A.根据公式P=Fv可知,不知道速度的大小关系,无法通过力的大小确定功率的大小,故A错误;
B.功率与距离没有什么关系,故B错误;
C.根据公式可知,不知道时间的关系,无法通过做功大小确定功率大小,故C错误;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解答】由图可知,该同学跳绳的周期是1/3秒;每跳一次重心升高0.1m;1分钟重心改变的高度为:所以重力做功为:
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18.【答案】(1)细线对小桶做功(或克服小桶重力做功)
(2)
(3)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摩擦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动机拉动小桶,克服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做功。在忽略摩擦等外在因素时,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克服小桶总重力做的功,自然电动机的功率就等于克服小桶总重力做的功的功率。
(2)根据W=Gh计算克服重力做的功,根据计算电动机的功率;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动机要克服摩擦做功,因此它做的功要比克服重力做的功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细线对小桶做功(或克服小桶重力做功)的功率间接测量电动机功率的。
(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W=Gh;
电动机的功率为:。
(3)实验测出的小电动机功率要比实际的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滑轮与细绳之间存在摩擦。
1、
19.【答案】(1)水的重力为G=mg=ρVg=103kg/m3×360m3×10N/kg=3.6×106N;
水泵每天做的功:W=Gh=3.6×106N×40m=1.44×108J。
(2)水泵的功率为:。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ρVg计算出水的重力,然后根据W=Gh计算水泵每天做的功。
(2)根据公式计算水泵的功率.
20.【答案】(1)小明与车的总重力:G 总=m 总 g=(m 人+m 车)g=(50kg+10kg)×10N/kg=600N ;骑车时受到的阻力:f=0.02G 总=0.02×600N=12N
(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G 总=60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F/S=600N/8x10-4m2 =7.5×10 5Pa
(3)由题意可得,因为匀速骑行,所以骑车的动力 F=f=12N,骑自行车所做的功:W=Fs=12N×4 000m=48000J,
时间 t=10min=600s,骑车功率:P=W/t=48000J/600s=80W.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简称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力大小相等,相反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1)小明与车的总重力:G 总=m 总 g=(m 人+m 车)g=(50kg+10kg)×10N/kg=600N ;
骑车时受到的阻力:f=0.02G 总=0.02×600N=12N;
(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G 总=600N;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p=F/S=600N/8x10-4m2 =7.5×10 5Pa;
(3)因为匀速骑行,所以骑车的动力 F=f=12N,
骑自行车所做的功:W=Fs=12N×4 000m=48000J,
时间 t=10min=600s,骑车功率:P=W/t=48000J/600s=80W;
故答案为:(1)12N;(2)7.5×10 5Pa;(3)80W。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