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19 08: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1938年夏国民政
府迁于此“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小组展示自学成果第16课
血 肉

长 城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中共七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间地点中国军队意  义时间地点指 挥 者意  义时间地点目  的指 挥 者主要目标意 义背   景时间、地点内   容意   义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的原因胜利的历史意义胜利的标志导学提纲知识梳理精讲精导国民党抗战共产党抗战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
抗日战争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3、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本课概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在敌军占领我方地区后,在敌人控制的地区进行敌后反抗。(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 【 平型关大捷 】第一乐章:民族抗争 【 台 儿 庄 战 役 】 【 百团大战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意义一千多歼敌八路军115师部队1937年9月时间(共产党战场)一、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时间指挥者战果意义1938年春李宗仁歼敌1万多人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战场)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史称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日军由台儿庄撤退 血战台儿庄——真实的历史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通过浮桥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台儿庄徐 州临 沂滕 县板垣师团矶谷师团三、百团大战(共产党战场)1、敌后战场的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延安背景:①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②日军对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并疯狂扫荡。时间:1940年8月开始,历时三个半月。指挥:彭德怀战场: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 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结果:胜利。意义: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目的:为了粉粹敌人的“囚笼政策”。2、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破袭敌人的正太铁路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百团大战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主要战绩表】193719381940八 路 军一一五师李宗仁彭德怀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归纳【 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第二乐章:历史抉择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发动派,要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切地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①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中共七大召开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延安 1945年9月9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右)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第三乐章:胜利凯歌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②1945.8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③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国内形势: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②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爱国军人的顽强奋战;
④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⑤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援助(美国、苏
联等国家);
⑥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马关条约》签订《辛丑条约》签订《南京条约》签订材料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材料一: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论从史出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②中国的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大贡献。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了 祖国的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胡锦涛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材料二: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20万余人,占日军二 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 余万人,经济损失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5000亿美元。
抗战胜利小结血肉筑成坚固长城 抗战精神众志成城 团结御侮
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归纳要点整理笔记第16课
血 肉

长 城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中共七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间地点中国军队意  义时间地点指 挥 者意  义时间地点目  的指 挥 者主要目标意 义背   景时间、地点内   容意   义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的原因胜利的历史意义胜利的标志学以致用2.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战胜外来侵略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3.“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4.抗日战争体现了以下民族精神: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②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④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相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
A.取得了国际援助 B.政府和军队起到了主要作用
C.自始至终坚持反侵略斗争 D.实现了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图2 日本签署投降书图1 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 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阅读与其相关的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学以致用①你认为图1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历史意义?②图2,是否意味着日本对侵华事件进行了彻底、深刻的反思?请用史实加以说明。③面对图片1和2你最想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 答:它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答:否,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等。 答: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等。学以致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1931-1945日本胜利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英国英、法日本英法日美德俄意奥失败失败失败失败学以致用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课堂延伸 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课堂延伸①17世纪初,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相继侵入台湾,后来,荷兰殖民者独台湾,实行殖民统治。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
②1867年,美国军队在台湾登陆,被台湾军民击退。
③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由于清政府妥协,日本勒索了50万两白银,退出台湾。
④1883-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企图占领台湾,刘铭传为首的台湾军民奋勇抵抗,粉碎了法军的阴谋。
⑤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澎湖列岛等被割让给日本,台湾军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日军占领台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结合导学案预习第17课苏联红军占领德国国会大楼1945年5月,德国签定投降书欧洲战场广岛长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广岛的原爆纪念建筑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军出兵东北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出伟大号召:“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 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
日本天皇和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代表中国
政府在受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
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小林浅
三郎向中国代表何应钦呈递降书中国军方代表在台湾
接受日军投降日本在台湾最后一位总督
安藤利吉在协议上签字参加中国战区台湾省受
降典礼的中国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