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 地貌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潮阳期末)读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下列关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
A.加快河流流速 B.减缓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减少河道淤积
【答案】1.A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在自由河曲的发展过程中,当河曲弯到一定程度时,上下凹岸间的河曲颈逐渐被河流旁蚀而变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湾与河流隔绝,堵塞成湖形成牛轭湖(如图)。
因此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地壳下陷都不是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A。
2.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A、B说法正确;河流自然截弯取直会缩短航运距离,C说法错误;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河道淤积,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海淀期末)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山峰林立 B.平坦开阔 C.谷深岸陡 D.沙丘高大
4.图中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化作用
【答案】3.C
4.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常见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1、下蚀(侵蚀河床):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2、侧蚀(侵蚀阶地、谷地):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
4、洪积-冲积: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5、河漫滩: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6、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3.图中为长江巫峡景观,地貌为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V形河谷)根据对景观图的观察,其主要特点是谷深岸陡,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河流在山区流速快,向下侵蚀能力强,以下蚀为主,因此形成又深又窄的峡谷。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北海期末)下图示意某大河及下游断面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河流上游AB处的河流断面形态是( )
A. B.
C. D.
6.与河流CD截面沙洲形成作用力相似的是( )
A.海蚀崖 B.瀑布 C.冲积扇 D.火山
【答案】5.D
6.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侵蚀地貌分为: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因此在河流的源头出现。
5.河流AB处位于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下切侵蚀作用强,河谷窄且深,往往形成“V”形谷,与D相符。ABC河道较宽浅,应位于河流中下游,ABC错误。故答案为:D。
6.河流CD截面沙洲位于河流下游,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是河流冲出山口后,水流速度减慢沉积形成,与河流CD截面沙洲形成作用力相似,C正确。海蚀柱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地貌景观,ABD错误。故答案为:C。
7.(2020高一上·台州期中)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完成下列小题。
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A.河流落差大的河段
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
【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枯水期裸露,丰水期被淹没的地貌区,流水速度慢,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容易沉积,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逢枯水期,河面出露的河沙经外力作用逐渐在河岸上形成巨大、突兀的沙丘。该沙丘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佛掌沙丘。下图为佛掌沙丘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佛掌沙丘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风成地貌 C.冰川地貌 D.海岸地貌
9.图中甲、乙两处江心洲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甲处江心洲与西岸相连 B.甲处江心洲面积不断缩小
C.乙处江心洲面积不断缩小 D.甲、乙两处江心洲将相远离
【答案】8.B
9.A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成地貌分布。
8.注意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河沙是流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经强风吹送,在河岸上形成沙丘,说明有风力搬运过程,而后经历风力沉积形成沙丘,因此B对。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可排除A;冰川地貌是在冰川的作用下形成的,而沙丘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可排除C;当地没有位于海岸,可排除D。
9.雅鲁藏布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沉积作用较强,右岸侵蚀作用强。图示甲乙江心洲河段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因此河流西岸是堆积岸,甲处江心洲最可能与西岸相连,A对;由于江心洲在西岸一侧,因此甲乙江心洲将不断扩大,且可能最终相连,BCD排除。
10.(2020高一上·哈尔滨月考)读下图A和B所示的两种地貌,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
(1)图A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图A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答案】(1)C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图示地貌景观图分析可知,图A景观形态在山前呈扇形,可判断为冲积扇,C选项正确。图B景观为沙丘地貌。故答案为:C。(2)据上题分析可知,图A为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②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③该河段落差小,容易被侵蚀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答案】11.A
12.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地貌
11.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因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且河流上游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形成V型谷,①②正确;根据材料,A河段河流落差大,③错误;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BC段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形起伏变小,河流流速相对减慢,河流以侧蚀为主,侧蚀容易使河流进一步形成凹岸和凸岸,从而导致曲流出现,A正确;BC段河流越靠近上游,流速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B错误;河流冲积平原由河流携带的泥沙经堆积作用形成,如果河流携带的泥沙少,便不易形成冲积平原,C错误;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3.(2020高一上·西青期末)读图回答问题,上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下图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
(1)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下图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 (填序号),乙—— (填序号),丙—— (填序号),丁—— (填序号)
(2)分别指出图2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 ③ 写出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
(3)请描述图①地貌景观特点。
【答案】(1)①;②;④;③
(2)冲积扇;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 V 形谷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位置分析,甲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向下侵蚀强烈,形成“v”形河谷,与①图景观一致;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与②图景观一致;丙位于中游平原地区,河流沉积和侧蚀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景观,与④图景观一致;丁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形,与③图景观一致。(2)图2中②泥沙沉积,呈扇状堆积体,多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冲积扇地形;③是河流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形。②③④都是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地形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3)图①地貌景观为谷坡陡峻的 V 形谷,深度大于宽度,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向下侵蚀较坚硬的岩石形成。
【点评】流水作用
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河流上游 地形陡峭、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
河流中下游 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
14.(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 、 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答案】(1)A;D
(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地区纬度、山体海拔高度较低,因此现阶段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2)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3)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溶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4)分析考查报告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5)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均为外力作用而成,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风、海浪和冰川作用。峰林为流水化学溶蚀而成、洪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因流水沉积而成,二者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沙丘因风力堆积而成,二者属于风成地貌。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15.(2020高一上·青岛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M、N两类不同地貌景观。
(1)M、N按成因都属于 地貌。
(2)指出M、N两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3)描述M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答案】(1)流水
(2)M|流水沉积(堆积)作用;N: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3)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M是位于山谷口的冲积扇地貌,N是喀斯特地貌,MN按成因都属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2)读图可知,M是位于山谷口的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减缓,物质在山谷口沉积作用形成的,N是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流水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3)M地貌是位于山口的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形状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分选性。
【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 地貌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潮阳期末)读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下列关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
A.加快河流流速 B.减缓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减少河道淤积
(2021高一上·海淀期末)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山峰林立 B.平坦开阔 C.谷深岸陡 D.沙丘高大
4.图中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化作用
(2021高一上·北海期末)下图示意某大河及下游断面形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河流上游AB处的河流断面形态是( )
A. B.
C. D.
6.与河流CD截面沙洲形成作用力相似的是( )
A.海蚀崖 B.瀑布 C.冲积扇 D.火山
7.(2020高一上·台州期中)下图为某河漫滩剖面示意图。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完成下列小题。
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
A.河流落差大的河段
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
C.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
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
(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逢枯水期,河面出露的河沙经外力作用逐渐在河岸上形成巨大、突兀的沙丘。该沙丘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佛掌沙丘。下图为佛掌沙丘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佛掌沙丘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风成地貌 C.冰川地貌 D.海岸地貌
9.图中甲、乙两处江心洲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
A.甲处江心洲与西岸相连 B.甲处江心洲面积不断缩小
C.乙处江心洲面积不断缩小 D.甲、乙两处江心洲将相远离
10.(2020高一上·哈尔滨月考)读下图A和B所示的两种地貌,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
(1)图A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图A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②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③该河段落差小,容易被侵蚀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二、综合题
13.(2020高一上·西青期末)读图回答问题,上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下图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
(1)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下图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 (填序号),乙—— (填序号),丙—— (填序号),丁—— (填序号)
(2)分别指出图2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 ③ 写出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
(3)请描述图①地貌景观特点。
14.(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1)考察记录单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记录单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还有 、 等。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
15.(2020高一上·青岛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M、N两类不同地貌景观。
(1)M、N按成因都属于 地貌。
(2)指出M、N两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3)描述M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1.在自由河曲的发展过程中,当河曲弯到一定程度时,上下凹岸间的河曲颈逐渐被河流旁蚀而变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湾与河流隔绝,堵塞成湖形成牛轭湖(如图)。
因此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地壳下陷都不是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A。
2.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A、B说法正确;河流自然截弯取直会缩短航运距离,C说法错误;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河道淤积,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故答案为:C。
【答案】3.C
4.B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常见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1、下蚀(侵蚀河床):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2、侧蚀(侵蚀阶地、谷地):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
4、洪积-冲积: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5、河漫滩: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6、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3.图中为长江巫峡景观,地貌为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V形河谷)根据对景观图的观察,其主要特点是谷深岸陡,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河流在山区流速快,向下侵蚀能力强,以下蚀为主,因此形成又深又窄的峡谷。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5.D
6.C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侵蚀地貌分为: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因此在河流的源头出现。
5.河流AB处位于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下切侵蚀作用强,河谷窄且深,往往形成“V”形谷,与D相符。ABC河道较宽浅,应位于河流中下游,ABC错误。故答案为:D。
6.河流CD截面沙洲位于河流下游,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是河流冲出山口后,水流速度减慢沉积形成,与河流CD截面沙洲形成作用力相似,C正确。海蚀柱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地貌景观,ABD错误。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枯水期裸露,丰水期被淹没的地貌区,流水速度慢,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容易沉积,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有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答案】8.B
9.A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成地貌分布。
8.注意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河沙是流水沉积作用的产物,经强风吹送,在河岸上形成沙丘,说明有风力搬运过程,而后经历风力沉积形成沙丘,因此B对。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可排除A;冰川地貌是在冰川的作用下形成的,而沙丘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可排除C;当地没有位于海岸,可排除D。
9.雅鲁藏布江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沉积作用较强,右岸侵蚀作用强。图示甲乙江心洲河段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因此河流西岸是堆积岸,甲处江心洲最可能与西岸相连,A对;由于江心洲在西岸一侧,因此甲乙江心洲将不断扩大,且可能最终相连,BCD排除。
10.【答案】(1)C
(2)D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据图示地貌景观图分析可知,图A景观形态在山前呈扇形,可判断为冲积扇,C选项正确。图B景观为沙丘地貌。故答案为:C。(2)据上题分析可知,图A为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答案】11.A
12.A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河流地貌
11.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因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且河流上游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形成V型谷,①②正确;根据材料,A河段河流落差大,③错误;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BC段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形起伏变小,河流流速相对减慢,河流以侧蚀为主,侧蚀容易使河流进一步形成凹岸和凸岸,从而导致曲流出现,A正确;BC段河流越靠近上游,流速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B错误;河流冲积平原由河流携带的泥沙经堆积作用形成,如果河流携带的泥沙少,便不易形成冲积平原,C错误;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D错误。故答案为:A。
13.【答案】(1)①;②;④;③
(2)冲积扇;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由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 V 形谷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位置分析,甲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向下侵蚀强烈,形成“v”形河谷,与①图景观一致;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与②图景观一致;丙位于中游平原地区,河流沉积和侧蚀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景观,与④图景观一致;丁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形,与③图景观一致。(2)图2中②泥沙沉积,呈扇状堆积体,多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区,形成冲积扇地形;③是河流入海口附近,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形。②③④都是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地形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3)图①地貌景观为谷坡陡峻的 V 形谷,深度大于宽度,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向下侵蚀较坚硬的岩石形成。
【点评】流水作用
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河流上游 地形陡峭、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
河流中下游 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
14.【答案】(1)A;D
(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
(5)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地区纬度、山体海拔高度较低,因此现阶段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2)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3)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溶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4)分析考查报告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成因。(5)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均为外力作用而成,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流水、风、海浪和冰川作用。峰林为流水化学溶蚀而成、洪积扇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因流水沉积而成,二者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因风力侵蚀而成,沙丘因风力堆积而成,二者属于风成地貌。
【点评】(1)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域较广,如广西、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
15.【答案】(1)流水
(2)M|流水沉积(堆积)作用;N: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3)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堆积物由粗到细。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M是位于山谷口的冲积扇地貌,N是喀斯特地貌,MN按成因都属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2)读图可知,M是位于山谷口的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减缓,物质在山谷口沉积作用形成的,N是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流水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形成的。(3)M地貌是位于山口的冲积扇地貌,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形状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分选性。
【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