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教学设计2278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 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教学设计227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6 23: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鉴赏炼字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诗歌鉴赏题中炼字题型。
2、掌握炼字型诗歌的基本思路和一般答题模式。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重难点:解读举例作品,掌握答题规律,有效组织答案,做到准确答题。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诗歌鉴赏的题型
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 、描摹画面 、赏析诗句 、炼字
二、导入
用古人炼字的故事让学生明确炼字对诗歌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的重要。
三、关于炼字
1、何谓炼字?
所谓炼字,指锤炼词语,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2、炼字名句
(贾岛.唐)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顾文炜.唐)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卢延让.唐)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3、炼字佳话
炼字佳话 推敲
唐代诗人贾岛,有一次出外郊游,写了一首诗。中间有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拿不定主意是否应该把“推” 字换成“敲” 字,边走边做“推”和“敲”的动作。正遇时任当地官员的韩愈出行,贾岛想得入神,不知回避,冲撞了韩愈的官轿。当韩愈知道事情原故后,不仅没有怪罪贾岛,反而和他一起探讨,最后帮他选了“敲”字。这就是词语“推敲”的来历。
4、炼字的种类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炼数量词, 叠音词、拟声词、活用的词等等。因为这些 词语能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人或事物。
下列诗句中哪些字用得好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 动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一枝 数量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 圆 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 滚滚 拟声词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红 绿 色彩词
四、 诗歌鉴赏——“炼字”题
(一)【题目形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该字 ,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字义)
第二步:结合手法,展开联想,描述景象,阐述表达效果。(阐效果)
第三步:写出表达的感情。(表情感)
(三)【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表现手法,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 “炼字” 实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妙?
答:(1)“潜”是“隐秘、悄悄”的意思(释字义)
(2)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滋润着大地万物的景象。 (阐效果)
(3)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情感)
六、学 以 致 用
1、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请分别对“衔”和“横”进行赏析 。
答: “衔”是“连接”“包含”的意思。一个“衔”字,化静为动,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太阳落山将沉未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横” 是“横坐”的意思。它形象生动写出了牧童不是规矩的骑,而是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的情态。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2、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答:“乱”杂乱、混乱的意思。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开满红花的树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3、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山青花欲燃” 一句中“燃”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
答: “燃”字是燃烧的意思。用了比拟的手法, 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描写了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一样,赋予其一种动态美。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表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七、课堂小结
多读诗歌,增加积累
掌握技巧,规范答题
中考古诗词赏析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
2、熟悉古诗词中考常考题型。
3、掌握常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课内外古诗词,从不同角度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2、把握品析古诗句、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感悟情感主旨,和字句赏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古诗词阅读是必考点之一,但也是大家丢分最多的阅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答题技巧。
二、活动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一学)
学生根据近三年泸州市的古诗赏析中考题,归纳考题的特点。再分小组合作完成《醉花阴》的诗词赏析。
1、学生谈中考诗词题型特点,(教师明确),以及读古诗的步骤。
2、听朗读后有感情朗读《醉花阴》
3、学生讲述该诗的内容,以及简介作者。
4、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诗词赏析题,并用规范的语言和答题模式回答。
5、总结答题模式
三、活动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一练)
1、学生阅读《望岳》,根据今天大家一起讨论的中考题的两个出题的角度为《望岳》出两题,并附上参考答案,看看谁做的最快最好!
2、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做诗词鉴赏阅读时,只要我们牢记这几点,拿出“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气势,多练习,多总结,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