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1.6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选择题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1.6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选择题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7 16:41:39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1.6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选择题1)
一、单选题
(2022·长沙)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有政策是为了(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2. 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白城)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出生率是4.84‰,人口死亡率是7.8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16‰ B.-1.16‰ C.2.97‰ D.-2.97‰
(2022·福建)下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
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牡丹江) 我人国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读上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带来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社会负担不断加重 B.劳动力比例下降
C.消费结构不会变化 D.养老服务业迎来机遇
(2022·海南) 结合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3个年份人口相关数据
年份 2010年 2014年 2020年
出生率(%) 11.9 12.1 8.52
死亡率(%) 7.1 7.2 7.07
8. 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5.59‰ B.8.52‰ C.7.07‰ D.1.45‰
9. 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
B.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
(2022·广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次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 70.2 7.0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10.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11. 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2022·宜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七次人口普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1953年~1964年 B.1964年~1982年
C.1982年~1990年 D.1990年~2000年
13.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
B.经历过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全面放开的生育政策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022·邵阳)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  )
A.持续下降 B.先增后降 C.持续增长 D.波动增长
15. 下列社会问题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相关的是(  )
A.东、西部经济差距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小 D.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好
(2021·滨州) 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新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会上透露,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七次普查0~14岁人口比重是13.05%
B.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第五次普查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D.人口总数近十年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7.关于我国人口普查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②为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依据③为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持④改变我国人口分布格局⑤促进人口素质提高⑥推动人口结构优化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⑥
(2021·锦州)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总量和年均增长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均增长率逐年提高 B.年均增长率逐年降低
C.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D.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19.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黑龙江省漠河﹣﹣云南省腾冲
D.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
(2021·南县)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减少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男女比例失衡加重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021·怀化) 读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照表,回答下列各题。
  人口总数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六次 133972万人 0.57% 13.26% 8.93% 49.68%
第七次 141178万人 0.53% 18.70% 15.46% 63.89%
22.根据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3.根据两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②全面开放生育政策
③适当延缓退休年龄 ④鼓励人口迁入大城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21·荆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90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 59岁 60岁以上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状况 +7206 -0.04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24.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25.有关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B.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并未取得成效
C.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加剧
D.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6.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2021·无锡)下图为1978--2018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按照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趋势,推测未来20年江苏省(  )
A.每年新出生人口快速增加
B.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D.人口总量大幅增长
28. 1978-2018年期间,江苏省人口(  )
A.近十年总量保持稳定 B.总量逐年下降
C.自然增长率均未超过10‰ D.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29.(2021·衡阳)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人口数(万人) 城镇人口占比(%)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每 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人) 人户分离人口数(万人)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 14117 63.89 18.70 15467 49276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133972 49.68 13.26 8930 26138
①数据表明,我国总人口数10年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②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③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④我国大力发展高 等教育,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⑤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规模向西部迁移
A.①②③ B.③ 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021·北京)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0.2010-2020年间(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31.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烟台)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读全国人口历次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32.以下对左图的判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14亿
B.我国人口总量越来越多
C.第七次普查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
D.第三次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33.以下对右图的判读,说法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C.现阶段劳动力严重缺乏
D.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4.针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有同学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①鼓励少生优生②优化生育政策③提倡提前退休④加强社会养老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长沙) 下表为中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
0 14岁 15 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35.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下降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C.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36.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  )
A.就业机会多 B.医疗水平高 C.空气质量优 D.教育条件好
37.(2021·襄阳)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东少西多
B.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2021·深圳) 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关于我国人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B.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4亿
C.人口年均增长率持续上升
D.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超过20亿
39.关于人口普查,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人口素养 B.调控第三产业
C.有利于完善人口政策 D.提高人健康状态
40.与纸质填报相比,智能手机自主填报的主要优势是(  )
①便于数据汇总②减少纸张消耗③提高普查效率④无需核对数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济宁)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1.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42.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43.(2021·东营)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下图)回答,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鄂尔多斯)图为1950年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4.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45.当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减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2021·呼和浩特)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 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资料,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时,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 (亿) 0~14岁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15~59岁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城镇人口 占总人口 比重(%)
第六次(2010年) 13.4 16.60 70.14 13.26 49.7
第七次(2020年) 14.1 17.95 63.35 18.70 63.9
46.从 2010年至 2020 年,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儿人口比重上升 B.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47.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及优化配套措施 ②鼓励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镇③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
④推行提前退休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1·河南)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下图为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B.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C.青壮年人口比重不变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49.“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医疗保健 养老服务 B.户外运动 网络直播
C.汽车销售 服装制造 D.休闲娱乐 仓储物流
50.(2021·阜新)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2021·赤峰) 我国在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漫画和“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51.漫画中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中a段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下列对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减少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呈现负增长
D.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021·阳泉)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64-1982年 B.1982-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20年
54.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55.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快 B.性别比失衡 C.人口负增长 D.人口老龄化
(2021·晋中)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6.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加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57.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快 B.性别比失衡 C.人口负增长 D.人口老龄化
(2021·株洲)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下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8.人口年结构图反映我国近十年来(  )
A.人口总数出迅速 B.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C.少儿人口增幅度最大 D.老年人口增幅最大
59.能够提高少儿人比例的措施有(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
C.进一步提倡晚婚晚育 D.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
(2021·常德)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数据统计如下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性别构成情况 年龄构成情况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723339956人 51.24% 688438768人 48.76% 105.07 17.95% 63.35% 18.7% 13.5%
60.从表中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不能推测的是(  )
A.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
B.男性比女性多2.48%
C.我国男性比重大
D.我国老年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61.从年龄构成情况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A.玩具生产 B.老年保健用品
C.建筑产业 D.汽车产业
62.从上面资料分析得出60-65岁人口数量约为(  )
A.7341万 B.1.14亿 C.8200万 D.2亿
(2021·宜昌) 2021年5月13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发布。读图1.2回答下列题
63.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是(  )
A.63.89% B.13.26% C.50.32% D.36.11%
6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B.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8%
C.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D.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2021·开封)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读“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65.据图可知(  )
A.202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B.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最大值
D.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比重不断增大
6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青壮年负担加重
③资源和社会养老负担变小④社会赡养费用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7.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C.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D.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2021·海南)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8.从图可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  )
①增长先慢后快 ②增长先快后慢 ③总数不断增加 ④总数先减后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数越多越好 B.增长越快越好
C.增长越慢越好 D.应当均衡发展
(2021·福建) 下图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0.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 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 D.生育政策调整
7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可能会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用工成本增加
C.养老负担减轻 D.生态环境恶化
72.综合图中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延迟退休年龄 B.扩大经济规模
C.限制人口迁移 D.缩小城乡差距
(2021·潍坊)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下表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构成 2020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减变化(%)
城乡构成 城镇人口 63.89 14.21
乡村人口 36.11 ﹣14.21
年龄构成 0﹣14岁 17.95 1.35
15﹣59岁 63.35 ﹣6.79
60岁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东部地区 39.93 2.15
中部地区 25.83 ﹣0.79
西部地区 27.12 0.22
东北地区 6.98 ﹣1.2
73.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及城乡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
A.人口数量增长迅猛 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C.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38% D.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都有增长
74.分析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
A.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
B.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C.社会抚育、养老负担加重
D.就业、升学负担都加重
75.分析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2021·湘潭)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 普查 大陆地区人 口总数(亿) 0~14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15~59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城市化水 平(%) 每10万人 受本科教 育比重(%)
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49.68 8.93
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
76.对比两次人口普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
③总人口减少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2021·陕西)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总人口数141178万人。读“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和“十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2010年 2020年
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 8930人 15467人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08年 9.91年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8% 2.67%
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
C.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D.进入二十一世纪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79.关于近十年来人口素质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 B.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普
C.文盲人数减少,无需再扫盲 D.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提高
(2021·广东) 人口性别比反映男女两性人口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通常定义为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市常住人口数量与性别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0.该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 B.教育水平提高
C.交通条件改善 D.生活成本降低
81.该市人口从“女多男少”转为“男多女少”的时间段是(  )
A.1982—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82.1982—2020年,该市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产业结构改变 B.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C.城市规模扩大 D.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2021·黔江) 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3.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84.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二孩”
(2021·临沂) 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结合完成下面小题。
85.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
B.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
C.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D.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8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7.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科技创新力增强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控制,与解决人口分布不均无关,当时我国的劳动力很充足,还未出现老龄化问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快时要控制,增长慢时要鼓励,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吉林;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84‰-7.81‰=-2.97‰,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如果结果为正,则说明人口在增加,如果结果为负,则说明人口在减少。通常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会越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就会越高。
【答案】4.D
5.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个省区中,人口增长最慢的是辽宁省,该省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余三个省区均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时广东省,其人口增长会使劳动力更充足,消费市场扩大,社会养老负担减轻等,但也会使环境压力增大,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6.D
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6.读图可得,我国人口增长率是正数,我国人口是正增长现象,故①错误。我国少数民族比重增加,故②错误。我国城镇人口占比提高,故③正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7.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会的养老负担,劳动力的比例会下降,同时社会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养老服务业会迎来新的机遇,排除ABD。故答案为:C。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8.根据图中数据,2020年出生率约为8.52‰,死亡率约为7.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52‰-7.07‰=1.45‰,D正确。故答案为:D。
9.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目的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不是为了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B错误,C正确。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不能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不能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A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0.D
11.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0.由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表可知,2000年以来,我国0-1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22.8、16.6和17.9,呈先降后升的特点,故AB错误;15-6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2、74.5和68.6,呈先升后降的特点,故C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8.9和13.5,呈持续上升的特点,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1.人口死亡数量与自然灾害、医疗水平等相关,人口政策对降低人口死亡数量作用不大,故A错误;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但这不是我国出台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故B错误;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有利于增加人口密度,故C错误;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使得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2.由图可知,1953年~1964年人口增长了1.21亿人,1964年~1982年人口增长了3.09亿人,1982年~1990年人口增长了1.28亿人,1990年~2000年人口增长了1.35亿人,故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1964年~1982年,排除ACD,故答案为:B。
13.由题可知,我国前期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错误。我国人口到目前为止总人数一直处在上升阶段,B错误。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开放三胎政策,C错误。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4.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先快后慢,目前人口增长率很低,但仍然在增长,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15.由图可知,目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率很低,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面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重的问题;故B正确。人口增长不能看出东、西部经济差距,故A错误。我国恰恰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C错误。交通拥堵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6.D
17.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我国总数人口近十年在持续增长,故D正确。第七次普查时,0-14岁人口比重是17.95%,故A错误。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B错误。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比上一次下降,并没有持续上升,C错误。故答案为:D。
1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人口普查可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为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依据,为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也能够推动人口结构的优化;但人口普查无法改变我国人口的分布格局,也不能促进人口素质提高,所以①②③⑥正确,④⑤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18.C
19.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8.读图可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但一直大于0,故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故C正确,AD错误;1964年到1982年年均增长率提高,B错误。故答案为:C。
1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市一线,A符合题意;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黑龙江省漠河﹣﹣云南省腾冲 和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不是分界线,BC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20.D
21.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增速趋缓,人口素质整体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0.根据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可知:0-14岁人口数量增加,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②③④项都符合,故答案为:D。
21.图中主要体现了我国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这样会造成国防兵不足;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重,ACD属于负面影响,不合题意。男女比例失衡加重不属于负面影响,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22.C
23.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增速趋缓,人口素质整体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2.读表可得,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所以说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A正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正确;表中所示,我国总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C错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由0.57%下降到0.53%,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D正确。故答案为:C。
23.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其解决措施有: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缓退休年龄等;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和鼓励人口迁入大城市是错误的做法。故答案为:A。
【答案】24.D
25.D
26.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并不是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所以A错误。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变化状况是-0.04%,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所以B错误。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状况是-6.79%,劳动人口在减少,所以C错误。我国老龄人口变化状况是+5.44%,说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25.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改善,所以A错误。0~14岁人口变化状况是+1.35%,说明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所以B正确。表格数据并未反映人口性别结构,与C项无关。我国城镇人口由49.68%增大到到63.89%,变化特点是+14.21%,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26.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加重等,这就需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27.B
28.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江苏;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27.读图分析可知, 1978--2018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因此推测未来20年江苏省 每年新出生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结构更加不合理;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读图分析可知,自1978-2018年近十年期间,江苏省人口开始波动很大,后期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量逐年上升;自然增长率1982年和1990年超过10‰;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9.【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表格数字可知:我国总人口数10年来增加不快;城镇人口比例由49.68%增加到63.89%,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13.26%增大到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较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规模向东部迁移。所以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答案】30.C
31.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0.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31.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
【答案】32.C
33.D
3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2.由图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14亿,故A正确。我国人口总量越来越多,故B正确。第七次普查人口年均增长率最低,故C错误。第三次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故D正确。故答案为:C。
33.由右图可以看出,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故B错误。不能看出现阶段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故C错误。从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重越来越大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D正确。故答案为:D。
34.由上题可知,目前我国0-14岁的人口增长慢,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应该鼓励生育、优化生育政策,提倡延迟退休,以及加强社会养老保障,故答案为:D。
【答案】35.B
36.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
(2)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需大量劳动力输入;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就业机会相对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优越等。
35.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故答案为:B。
36.从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更高、教育条件更好;与空气质量优无关,相反是农村的空气质量更好,故答案为:C。
37.【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呈东多西少的特点,故A错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故B错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C正确。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人口的界线大致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该线以东部分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答案】38.B
39.C
40.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38.图例“ ”表示我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由图可知,我国的年均增长率自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据此可推知, A和C说法错误;图例“ ”表示我国人口,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4亿,B说法正确;经过估算可知,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约1亿,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39.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普查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C说法正确;人口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完成,人口普查并不能提高人口素养,A说法错误;我国的产业调控需要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消费水平、产业规模等进行,人口普查并不能作为产业调控的依据,B说法错误;人类的健康状态决定于环境、饮食、身体、心理等多种因素,人口普查并不能改变或改善这些因素,也就无法提高人类健康状态,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
40.当前,农村和城市人口流动性很大,给人口普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填报数据,可以提高普查效率,也便于数据汇总,①和③正确;智能手机属于电子设备,用智能手机填报信息节省了纸张,减少了纸张的消耗,②正确;为了保证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填报数据也需要核对数据,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对应的选项是A,故答案为:A。
【答案】41.C
42.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1.读图可得,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故A错误。我国14岁以下人口比重略有上升,故B错误。60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故C正确。我国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
42.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杜绝向国外移民的政策行不通。故答案为:B。
43.【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数仍然在增加,①错;我国少数民族比重增加,由8.49%上升到8.89%,②错;城镇人口占比由49.68%上升到63.89%,③对;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增加,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④ 对。故答案为:D。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答案】44.C
45.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4.由图的信息可知,人口总数不断增加,A错误;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B错误;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0后下降明显,D错误。故答案为:C。
45.由图的信息可知,我国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为缓解我国的老龄化,我国实施“三孩政策”。C正确;“三孩政策”会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A错误; 不能改变人口分布状况,B错误;放开“三孩政策”不是取消计生政策,而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46.B
47.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从 2010年至 2020 年我国人口变化特征,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6.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从 2010年至 2020 年 :
A. 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上升,A不符合题意;
B.1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B符合题意;
C.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C不符合题意;
D.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7.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及优化配套措施;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等。鼓励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镇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48.D
49.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但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48.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少儿人口比重上升,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D正确。故答案为:D。
49.“银发经济”是以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将带动的医疗保健、 养老服务等以保障老年人需求的行业的崛起。故答案为:A。
50.【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在逐步增加, 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小; 消费市场增加; 环境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答案】51.A
52.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1.由图可以看出,a段是在我国解放后,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与①情况相对应,故答案为:A。
52.计划生育政策既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问题,故A错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但人口总数还在持续增长,故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增长缓慢,但没有出现负增长,故C错误。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53.B
54.A
55.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3.读图可知,1982-190年的幅度最大,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1982-190年,故答案为:B。
54.读图可知,我国年增长率在0以上,说明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增加,故答案为:A。
5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故答案为:D。
【答案】56.B
57.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6.仔细读图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增长迅速。1953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6亿,此后逐渐增加,到2020年,已经达到14.1亿,期间并未出现减少的状况,选项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57.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方面,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58.D
59.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近十年来人口变化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8.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2010年到2020年期间人口保持了低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普查数据是14.1亿,较2010年的13.4亿增加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故A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在低增长率的情况下,每年仍然出生1000多万,这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故B错;读图可知,0---14岁的少儿在2020年比2010年增幅不大,故C错;由图看出,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了2010年,说明老年人口增幅最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59.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主要是7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故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可以增加少儿人口比例,故A正确;根据国外的经验可知,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越高,生育观念越淡泊,现代社会,妇女的经济越来越独立,所以改变了过去“养儿防老”的观念,故B错;进一步提倡晚婚晚育,只会使人口增长率更低,故 C错;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会使少儿比例增加,故D错。故A符合题意,依题意,选A。
【答案】60.D
61.B
6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性别比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是指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率。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国家。
(2)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3)人口老龄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及青壮年养老压力增大,老年人生活孤单等。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
60.由统计表可知,男女性别比为105.07,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A对;男性比重为51.24%,女性比重为48.76%,男性比女性多2.48%,我国男性比重大,BC对;表中老年人口的男女比例并没有体现,D错,故答案为:D。
61.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针对此问题,可以大力发展老年保健用品产业。故答案为:B。
62.由资料可知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所以60-65岁人口占比为18.7%-13.5%=5.2%,数量为141178万x5.2%,约为7341万人,故答案为:A。
【答案】63.D
64.A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调整。
(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63.我国人口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63.89%,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1-63.89%=36.11%,故答案为:D。
64.由右图可知,总人口的增加较缓慢,说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A正确;总人口的增加虽然较缓慢,但人口数量仍在增加,D错误;中国、印度人口均超过10亿,C错误;1990年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的数量变化既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也包括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故不能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且1990年-2020年,人口基数不断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变化,B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65.D
66.C
6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养老保障及养老服务受到严重挑战,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公共财政压力增大,劳动力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人口老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保障办法,势在必行。如加快养老经济保障。建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等。
65.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7.03%,由题意可知,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说明2020年我国已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 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24.10%; 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27.57%; 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31.3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比重不断提高;故答案为:D。
66.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越快,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①劳动力短缺、②青壮年负担加重、③资源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社会赡养费用上升,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
67.现在我国人口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C。
【答案】68.B
69.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68.由图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是先快后慢,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故答案为:B。
69.对于我国人口的变化,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故答案为:D。
【答案】70.D
71.B
7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70.读图结合资料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0—14岁少儿比重上升,主要得益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故答案为:D。
71.读图结合资料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减少,可能会导致就业压力减轻,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可能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有较大增加,B正确。据图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与生态环境恶化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
72.由图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下降、上升。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延迟退休年龄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问题,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能有效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较为短缺等问题。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73.C
74.C
75.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73.根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可知,我国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38%,C正确;A错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缓慢;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快,B错误;城镇人口增长较快,乡村人口数量有所减少。故答案为:C。
74.表格内容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社会抚育、养老负担加重,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人口比重下降,A错误;BD与表格内容无关。故答案为:C。
75.据表格中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数据可知,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东北地区。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缩减﹣1.2%。
故答案为:B。
【答案】76.D
77.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76.根据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分析可知:我国15~59岁劳动力比重下降; 受教育程度上升; 总人口增加; 城市化水平提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和人口分布、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78.A
7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在度过人口增长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78.据图可知,2010年-2020年十年来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05%左右,说明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正确;建国以来全国人口总量在上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的说法错误,B错误;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C错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故出生率不可能低于死亡率,D错误。故答案为:A。
79.据表可知,近十年来,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同时表中数据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ABD表述正确;我国文盲人数减少,但文盲率仍然占比2.67%,需要扫盲,C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80.A
81.D
8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的变化,会引发人口在不同区域间的迁移或流动;
②社会经济因素:a.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婚姻和家庭。
③政治因素:a.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b.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c.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2)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①生物学因素。集中表现为对新生婴儿的两性差异和人口死亡率的两性差异的影响。
②人口学因素。一方面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对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另一方面育龄妇女的年龄和产次变化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妇女生育年龄越大,产次越多,出生婴儿性别比会越低。
③社会因素。如战争、移民、社会制度和经济布局,人口生育政策,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等社会条件的变化。
80.由题目材料可以看出,该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量吸引外来人口进入,故答案为:A。
81.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从“女多男少”转为“男多女少”的时间段是2010—2020年,故答案为:D。
82.1982-2020年,人口性别由女多男少转变为男多女少是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故答案为:A。
【答案】83.A
8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83.从图可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84.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错误。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对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不利,B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暂时不可能实行多胎政策,C错误。生育二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85.A
86.B
87.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85.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东部地区人口数量,A说法错误;2020年人口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人口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说明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B说法正确;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8.93%提高到2020年的15.47%,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C说法正确;由图可以看出,2020年相比201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D说法正确;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的是A,故答案为:A。
86.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①不符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信仰和习俗,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符合;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③符合;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④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A错误;青壮年劳动力丰富,素质高,科技创新力增强,老龄化不利于科技创新,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CD错误;故答案为:C。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1.6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选择题1)
一、单选题
(2022·长沙)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有政策是为了(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2. 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控制,与解决人口分布不均无关,当时我国的劳动力很充足,还未出现老龄化问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快时要控制,增长慢时要鼓励,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
3.(2022·白城)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出生率是4.84‰,人口死亡率是7.8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16‰ B.-1.16‰ C.2.97‰ D.-2.97‰
【答案】D
【知识点】吉林;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2020年吉林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84‰-7.81‰=-2.97‰,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如果结果为正,则说明人口在增加,如果结果为负,则说明人口在减少。通常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会越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就会越高。
(2022·福建)下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
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
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4.D
5.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个省区中,人口增长最慢的是辽宁省,该省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余三个省区均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时广东省,其人口增长会使劳动力更充足,消费市场扩大,社会养老负担减轻等,但也会使环境压力增大,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D。
(2022·牡丹江) 我人国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读上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带来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社会负担不断加重 B.劳动力比例下降
C.消费结构不会变化 D.养老服务业迎来机遇
【答案】6.D
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6.读图可得,我国人口增长率是正数,我国人口是正增长现象,故①错误。我国少数民族比重增加,故②错误。我国城镇人口占比提高,故③正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7.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会的养老负担,劳动力的比例会下降,同时社会消费结构将会发生变化,养老服务业会迎来新的机遇,排除ABD。故答案为:C。
(2022·海南) 结合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我国3个年份人口相关数据
年份 2010年 2014年 2020年
出生率(%) 11.9 12.1 8.52
死亡率(%) 7.1 7.2 7.07
8. 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5.59‰ B.8.52‰ C.7.07‰ D.1.45‰
9. 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
B.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8.根据图中数据,2020年出生率约为8.52‰,死亡率约为7.0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52‰-7.07‰=1.45‰,D正确。故答案为:D。
9.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生育”到"单独二孩”,再到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目的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不是为了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B错误,C正确。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不能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不能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A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广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次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 70.2 7.0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
10.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  )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11. 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10.D
11.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0.由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表可知,2000年以来,我国0-1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22.8、16.6和17.9,呈先降后升的特点,故AB错误;15-6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2、74.5和68.6,呈先升后降的特点,故C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8.9和13.5,呈持续上升的特点,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1.人口死亡数量与自然灾害、医疗水平等相关,人口政策对降低人口死亡数量作用不大,故A错误;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但这不是我国出台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故B错误;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有利于增加人口密度,故C错误;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使得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宜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七次人口普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1953年~1964年 B.1964年~1982年
C.1982年~1990年 D.1990年~2000年
13.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
B.经历过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后,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全面放开的生育政策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12.B
13.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2.由图可知,1953年~1964年人口增长了1.21亿人,1964年~1982年人口增长了3.09亿人,1982年~1990年人口增长了1.28亿人,1990年~2000年人口增长了1.35亿人,故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1964年~1982年,排除ACD,故答案为:B。
13.由题可知,我国前期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错误。我国人口到目前为止总人数一直处在上升阶段,B错误。面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实行开放三胎政策,C错误。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邵阳) 下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  )
A.持续下降 B.先增后降 C.持续增长 D.波动增长
15. 下列社会问题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相关的是(  )
A.东、西部经济差距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小 D.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好
【答案】14.C
1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4.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先快后慢,目前人口增长率很低,但仍然在增长,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15.由图可知,目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率很低,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面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重的问题;故B正确。人口增长不能看出东、西部经济差距,故A错误。我国恰恰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C错误。交通拥堵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滨州) 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新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会上透露,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七次普查0~14岁人口比重是13.05%
B.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第五次普查
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D.人口总数近十年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7.关于我国人口普查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情②为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依据③为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持④改变我国人口分布格局⑤促进人口素质提高⑥推动人口结构优化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⑥
【答案】16.D
17.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我国总数人口近十年在持续增长,故D正确。第七次普查时,0-14岁人口比重是17.95%,故A错误。15-6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B错误。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比上一次下降,并没有持续上升,C错误。故答案为:D。
1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人口普查可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为科学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依据,为完善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也能够推动人口结构的优化;但人口普查无法改变我国人口的分布格局,也不能促进人口素质提高,所以①②③⑥正确,④⑤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锦州)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由图可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总量和年均增长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均增长率逐年提高 B.年均增长率逐年降低
C.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加 D.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19.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黑龙江省漠河﹣﹣云南省腾冲
D.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
【答案】18.C
19.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18.读图可得,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但一直大于0,故人口总量持续增加,故C正确,AD错误;1964年到1982年年均增长率提高,B错误。故答案为:C。
1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市一线,A符合题意;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黑龙江省漠河﹣﹣云南省腾冲 和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不是分界线,BCD表述错误。故答案为:A。
(2021·南县)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减少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男女比例失衡加重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20.D
21.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增速趋缓,人口素质整体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0.根据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数据图可知:0-14岁人口数量增加,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②③④项都符合,故答案为:D。
21.图中主要体现了我国人口进入了老龄化,这样会造成国防兵不足;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重,ACD属于负面影响,不合题意。男女比例失衡加重不属于负面影响,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021·怀化) 读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照表,回答下列各题。
  人口总数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六次 133972万人 0.57% 13.26% 8.93% 49.68%
第七次 141178万人 0.53% 18.70% 15.46% 63.89%
22.根据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3.根据两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②全面开放生育政策
③适当延缓退休年龄 ④鼓励人口迁入大城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22.C
23.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增速趋缓,人口素质整体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2.读表可得,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所以说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A正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正确;表中所示,我国总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C错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由0.57%下降到0.53%,说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D正确。故答案为:C。
23.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其解决措施有: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缓退休年龄等;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和鼓励人口迁入大城市是错误的做法。故答案为:A。
(2021·荆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20年11月1日启动,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公布了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基本数据对比表
  总人口 年龄构成(占比%) 地区分布(占比%) 城乡人口(占比90
数量(万人) 年增长率(%) 0~14岁 15 59岁 60岁以上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部 城市 乡村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37.78 26.62 26.90 8.18 49.68 50.32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0.53 17.95 63.35 18.70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36.11
变化状况 +7206 -0.04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14.21
24.表格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 B.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
C.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D.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25.有关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差异,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
B.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并未取得成效
C.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加剧
D.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6.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建养老设施 B.增加就业机会
C.扩大城市规模 D.完善产业结构
【答案】24.D
25.D
26.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2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并不是人口增长的新特点,所以A错误。我国人口年增长率变化状况是-0.04%,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所以B错误。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状况是-6.79%,劳动人口在减少,所以C错误。我国老龄人口变化状况是+5.44%,说明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25.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改善,所以A错误。0~14岁人口变化状况是+1.35%,说明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所以B正确。表格数据并未反映人口性别结构,与C项无关。我国城镇人口由49.68%增大到到63.89%,变化特点是+14.21%,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26.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加重等,这就需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A正确。故答案为:A。
(2021·无锡)下图为1978--2018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7.按照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趋势,推测未来20年江苏省(  )
A.每年新出生人口快速增加
B.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C.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D.人口总量大幅增长
28. 1978-2018年期间,江苏省人口(  )
A.近十年总量保持稳定 B.总量逐年下降
C.自然增长率均未超过10‰ D.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
【答案】27.B
28.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江苏;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27.读图分析可知, 1978--2018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因此推测未来20年江苏省 每年新出生人口增长缓慢;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人口结构更加不合理;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8.读图分析可知,自1978-2018年近十年期间,江苏省人口开始波动很大,后期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量逐年上升;自然增长率1982年和1990年超过10‰;自然增长率波动下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9.(2021·衡阳)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人口数(万人) 城镇人口占比(%)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每 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人) 人户分离人口数(万人)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 14117 63.89 18.70 15467 49276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133972 49.68 13.26 8930 26138
①数据表明,我国总人口数10年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②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③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④我国大力发展高 等教育,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⑤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规模向西部迁移
A.①②③ B.③ 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表格数字可知:我国总人口数10年来增加不快;城镇人口比例由49.68%增加到63.89%,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13.26%增大到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较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规模向东部迁移。所以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021·北京)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0.2010-2020年间(  )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31.人口普查可以(  )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0.C
31.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30.读图可知,2020年比2010年人口总数增多,0—14岁人口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数量增多;15—59岁人口比重减小;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全国人口增长约14.12亿-13.40亿=0.72亿。
31.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
(2021·烟台)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读全国人口历次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32.以下对左图的判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14亿
B.我国人口总量越来越多
C.第七次普查人口年均增长率最高
D.第三次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33.以下对右图的判读,说法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
C.现阶段劳动力严重缺乏
D.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4.针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有同学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①鼓励少生优生②优化生育政策③提倡提前退休④加强社会养老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2.C
33.D
3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2.由图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14亿,故A正确。我国人口总量越来越多,故B正确。第七次普查人口年均增长率最低,故C错误。第三次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故D正确。故答案为:C。
33.由右图可以看出,我国0-14岁人口占比呈下降趋势,故A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故B错误。不能看出现阶段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故C错误。从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重越来越大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D正确。故答案为:D。
34.由上题可知,目前我国0-14岁的人口增长慢,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应该鼓励生育、优化生育政策,提倡延迟退休,以及加强社会养老保障,故答案为:D。
(2021·长沙) 下表为中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
0 14岁 15 59岁 60岁及以上
第六次(2010年) 133972 16.60 70.14 13.26 49.68
第七次(2020年) 141178 17.95 63.35 18.70 63.89
35.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A.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下降 B.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C.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 D.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36.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乡村人口数。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不包括城市(  )
A.就业机会多 B.医疗水平高 C.空气质量优 D.教育条件好
【答案】35.B
36.C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
(2)人口从乡村迁移到城市是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需大量劳动力输入;城市就业机会多,农村就业机会相对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教育、生活、医疗条件相对优越等。
35.由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老龄化越来越严重;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0~14岁人口比重上升,故答案为:B。
36.从人口普查数据可知 ,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主要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更高、教育条件更好;与空气质量优无关,相反是农村的空气质量更好,故答案为:C。
37.(2021·襄阳)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东少西多
B.我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C.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D.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呈东多西少的特点,故A错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故B错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C正确。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人口的界线大致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该线以东部分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的其他55个民族人数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021·深圳) 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关于我国人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B.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4亿
C.人口年均增长率持续上升
D.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超过20亿
39.关于人口普查,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人口素养 B.调控第三产业
C.有利于完善人口政策 D.提高人健康状态
40.与纸质填报相比,智能手机自主填报的主要优势是(  )
①便于数据汇总②减少纸张消耗③提高普查效率④无需核对数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38.B
39.C
40.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38.图例“ ”表示我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由图可知,我国的年均增长率自1982年开始持续下降,据此可推知, A和C说法错误;图例“ ”表示我国人口,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4亿,B说法正确;经过估算可知,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约1亿,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
39.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普查重点是了解各地人口发展变化、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等。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C说法正确;人口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完成,人口普查并不能提高人口素养,A说法错误;我国的产业调控需要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消费水平、产业规模等进行,人口普查并不能作为产业调控的依据,B说法错误;人类的健康状态决定于环境、饮食、身体、心理等多种因素,人口普查并不能改变或改善这些因素,也就无法提高人类健康状态,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
40.当前,农村和城市人口流动性很大,给人口普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填报数据,可以提高普查效率,也便于数据汇总,①和③正确;智能手机属于电子设备,用智能手机填报信息节省了纸张,减少了纸张的消耗,②正确;为了保证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使用智能手机自主填报数据也需要核对数据,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对应的选项是A,故答案为:A。
(2021·济宁)读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1.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反映的现象,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14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
C.老龄化现象加重 D.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42.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杜绝向国外移民 B.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41.C
42.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41.读图可得,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故A错误。我国14岁以下人口比重略有上升,故B错误。60岁以上人口占比增加,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故C正确。我国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说明我国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故D错误。故答案为:C。
42.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改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措施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不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杜绝向国外移民的政策行不通。故答案为:B。
43.(2021·东营)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下图)回答,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虽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数仍然在增加,①错;我国少数民族比重增加,由8.49%上升到8.89%,②错;城镇人口占比由49.68%上升到63.89%,③对;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增加,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④ 对。故答案为:D。
【点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021·鄂尔多斯)图为1950年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4.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45.当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减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44.C
45.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共约14.12亿。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021年5月,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4.由图的信息可知,人口总数不断增加,A错误;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B错误;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比重2010后下降明显,D错误。故答案为:C。
45.由图的信息可知,我国的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为缓解我国的老龄化,我国实施“三孩政策”。C正确;“三孩政策”会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A错误; 不能改变人口分布状况,B错误;放开“三孩政策”不是取消计生政策,而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呼和浩特)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 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资料,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时,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 人口总数 (亿) 0~14岁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15~59岁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 城镇人口 占总人口 比重(%)
第六次(2010年) 13.4 16.60 70.14 13.26 49.7
第七次(2020年) 14.1 17.95 63.35 18.70 63.9
46.从 2010年至 2020 年,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儿人口比重上升 B.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
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47.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及优化配套措施 ②鼓励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镇③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
④推行提前退休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46.B
47.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从 2010年至 2020 年我国人口变化特征,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6.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从 2010年至 2020 年 :
A. 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上升,A不符合题意;
B.1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B符合题意;
C.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C不符合题意;
D.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7.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及优化配套措施;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等。鼓励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镇不会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河南)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下图为我国近两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8.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B.少儿人口比重下降
C.青壮年人口比重不变 D.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49.“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医疗保健 养老服务 B.户外运动 网络直播
C.汽车销售 服装制造 D.休闲娱乐 仓储物流
【答案】48.D
49.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适当鼓励生育,完善养老设施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
(2)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但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给国家与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48.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是少儿人口比重上升,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D正确。故答案为:D。
49.“银发经济”是以服务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将带动的医疗保健、 养老服务等以保障老年人需求的行业的崛起。故答案为:A。
50.(2021·阜新)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 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大 B.消费市场增加
C.环境压力减小 D.就业压力减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分析】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在逐步增加, 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小; 消费市场增加; 环境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总量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021·赤峰) 我国在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漫画和“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51.漫画中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与“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图”中a段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下列对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政策只能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减少
C.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呈现负增长
D.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答案】51.A
52.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政局稳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可以减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压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51.由图可以看出,a段是在我国解放后,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与①情况相对应,故答案为:A。
52.计划生育政策既可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问题,故A错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提倡“独生子女”政策,在b段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但人口总数还在持续增长,故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在c段人口增长缓慢,但没有出现负增长,故C错误。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期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阳泉)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64-1982年 B.1982-1990年 C.1990-2000年 D.2000-2020年
54.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55.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快 B.性别比失衡 C.人口负增长 D.人口老龄化
【答案】53.B
54.A
55.D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3.读图可知,1982-190年的幅度最大,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是1982-190年,故答案为:B。
54.读图可知,我国年增长率在0以上,说明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增加,故答案为:A。
5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故答案为:D。
(2021·晋中)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6.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加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57.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快 B.性别比失衡 C.人口负增长 D.人口老龄化
【答案】56.B
57.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56.仔细读图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增长迅速。1953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6亿,此后逐渐增加,到2020年,已经达到14.1亿,期间并未出现减少的状况,选项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
57.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方面,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株洲)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下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8.人口年结构图反映我国近十年来(  )
A.人口总数出迅速 B.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C.少儿人口增幅度最大 D.老年人口增幅最大
59.能够提高少儿人比例的措施有(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
C.进一步提倡晚婚晚育 D.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
【答案】58.D
59.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近十年来人口变化情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随之出现的是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8.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可知,2010年到2020年期间人口保持了低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普查数据是14.1亿,较2010年的13.4亿增加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故A错;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在低增长率的情况下,每年仍然出生1000多万,这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故B错;读图可知,0---14岁的少儿在2020年比2010年增幅不大,故C错;由图看出,到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了2010年,说明老年人口增幅最大。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59.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主要是7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故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可以增加少儿人口比例,故A正确;根据国外的经验可知,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越高,生育观念越淡泊,现代社会,妇女的经济越来越独立,所以改变了过去“养儿防老”的观念,故B错;进一步提倡晚婚晚育,只会使人口增长率更低,故 C错;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会使少儿比例增加,故D错。故A符合题意,依题意,选A。
(2021·常德)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数据统计如下表,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性别构成情况 年龄构成情况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723339956人 51.24% 688438768人 48.76% 105.07 17.95% 63.35% 18.7% 13.5%
60.从表中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不能推测的是(  )
A.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
B.男性比女性多2.48%
C.我国男性比重大
D.我国老年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61.从年龄构成情况分析,符合我国国情,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A.玩具生产 B.老年保健用品
C.建筑产业 D.汽车产业
62.从上面资料分析得出60-65岁人口数量约为(  )
A.7341万 B.1.14亿 C.8200万 D.2亿
【答案】60.D
61.B
6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性别比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是指人口中男性对女性的比率。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的国家。
(2)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3)人口老龄化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及青壮年养老压力增大,老年人生活孤单等。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
60.由统计表可知,男女性别比为105.07,每100名男性打光根的有5人左右,A对;男性比重为51.24%,女性比重为48.76%,男性比女性多2.48%,我国男性比重大,BC对;表中老年人口的男女比例并没有体现,D错,故答案为:D。
61.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针对此问题,可以大力发展老年保健用品产业。故答案为:B。
62.由资料可知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所以60-65岁人口占比为18.7%-13.5%=5.2%,数量为141178万x5.2%,约为7341万人,故答案为:A。
(2021·宜昌) 2021年5月13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发布。读图1.2回答下列题
63.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是(  )
A.63.89% B.13.26% C.50.32% D.36.11%
6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B.1990年到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8%
C.是世界上唯一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D.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63.D
64.A
【知识点】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所以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调整。
(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63.我国人口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63.89%,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1-63.89%=36.11%,故答案为:D。
64.由右图可知,总人口的增加较缓慢,说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A正确;总人口的增加虽然较缓慢,但人口数量仍在增加,D错误;中国、印度人口均超过10亿,C错误;1990年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的数量变化既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也包括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故不能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且1990年-2020年,人口基数不断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变化,B错误。故答案为:A。
(2021·开封)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读“我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65.据图可知(  )
A.202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B.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最大值
D.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比重不断增大
6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青壮年负担加重
③资源和社会养老负担变小④社会赡养费用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7.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C.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D.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65.D
66.C
67.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养老保障及养老服务受到严重挑战,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公共财政压力增大,劳动力短缺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人口老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保障办法,势在必行。如加快养老经济保障。建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等。
65.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7.03%,由题意可知,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说明2020年我国已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 203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24.10%; 204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27.57%; 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31.3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比重不断提高;故答案为:D。
66.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越快,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①劳动力短缺、②青壮年负担加重、③资源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社会赡养费用上升,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
67.现在我国人口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C。
(2021·海南)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情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8.从图可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  )
①增长先慢后快 ②增长先快后慢 ③总数不断增加 ④总数先减后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数越多越好 B.增长越快越好
C.增长越慢越好 D.应当均衡发展
【答案】68.B
69.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68.由图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是先快后慢,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故答案为:B。
69.对于我国人口的变化,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故答案为:D。
(2021·福建) 下图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0.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 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 D.生育政策调整
7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可能会导致(  )
A.就业压力增大 B.用工成本增加
C.养老负担减轻 D.生态环境恶化
72.综合图中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延迟退休年龄 B.扩大经济规模
C.限制人口迁移 D.缩小城乡差距
【答案】70.D
71.B
7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70.读图结合资料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0—14岁少儿比重上升,主要得益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故答案为:D。
71.读图结合资料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减少,可能会导致就业压力减轻,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可能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有较大增加,B正确。据图可知,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与生态环境恶化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B。
72.由图可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与2010年相比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下降、上升。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延迟退休年龄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问题,增加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能有效的解决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较为短缺等问题。A正确。故答案为:A。
(2021·潍坊)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下表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构成 2020年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减变化(%)
城乡构成 城镇人口 63.89 14.21
乡村人口 36.11 ﹣14.21
年龄构成 0﹣14岁 17.95 1.35
15﹣59岁 63.35 ﹣6.79
60岁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东部地区 39.93 2.15
中部地区 25.83 ﹣0.79
西部地区 27.12 0.22
东北地区 6.98 ﹣1.2
73.分析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及城乡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
A.人口数量增长迅猛 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
C.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38% D.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都有增长
74.分析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看出我国(  )
A.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上升
B.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
C.社会抚育、养老负担加重
D.就业、升学负担都加重
75.分析我国人口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答案】73.C
74.C
75.B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
(2)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73.根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可知,我国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5.38%,C正确;A错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缓慢;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快,B错误;城镇人口增长较快,乡村人口数量有所减少。故答案为:C。
74.表格内容可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社会抚育、养老负担加重,C正确;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人口比重下降,A错误;BD与表格内容无关。故答案为:C。
75.据表格中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数据可知,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东北地区。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缩减﹣1.2%。
故答案为:B。
(2021·湘潭)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表是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 普查 大陆地区人 口总数(亿) 0~14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15~59岁人 口占总人口 比重(%) 60岁及以上 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城市化水 平(%) 每10万人 受本科教 育比重(%)
第六次 13.43 16.60 70.14 13.26 49.68 8.93
第七次 14.12 17.95 63.35 18.70 63.89 15.47
76.对比两次人口普查,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比重上升 ②受教育程度上升
③总人口减少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答案】76.D
77.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6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76.根据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分析可知:我国15~59岁劳动力比重下降; 受教育程度上升; 总人口增加; 城市化水平提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7.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和人口分布、人口性别比例失调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1·陕西)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总人口数141178万人。读“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和“十年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2010年 2020年
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 8930人 15467人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9.08年 9.91年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08% 2.67%
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
C.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D.进入二十一世纪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79.关于近十年来人口素质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 B.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普
C.文盲人数减少,无需再扫盲 D.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提高
【答案】78.A
79.C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等。在度过人口增长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78.据图可知,2010年-2020年十年来人口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05%左右,说明近十年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正确;建国以来全国人口总量在上升,但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攀升的说法错误,B错误;八十年代开始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C错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故出生率不可能低于死亡率,D错误。故答案为:A。
79.据表可知,近十年来,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教育,同时表中数据也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效显著,青壮年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ABD表述正确;我国文盲人数减少,但文盲率仍然占比2.67%,需要扫盲,C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2021·广东) 人口性别比反映男女两性人口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通常定义为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市常住人口数量与性别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0.该市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 B.教育水平提高
C.交通条件改善 D.生活成本降低
81.该市人口从“女多男少”转为“男多女少”的时间段是(  )
A.1982—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20年
82.1982—2020年,该市人口性别比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产业结构改变 B.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C.城市规模扩大 D.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答案】80.A
81.D
82.A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的变化,会引发人口在不同区域间的迁移或流动;
②社会经济因素:a.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婚姻和家庭。
③政治因素:a.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b.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c.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2)影响人口性别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①生物学因素。集中表现为对新生婴儿的两性差异和人口死亡率的两性差异的影响。
②人口学因素。一方面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对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另一方面育龄妇女的年龄和产次变化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影响,妇女生育年龄越大,产次越多,出生婴儿性别比会越低。
③社会因素。如战争、移民、社会制度和经济布局,人口生育政策,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等社会条件的变化。
80.由题目材料可以看出,该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量吸引外来人口进入,故答案为:A。
81.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从“女多男少”转为“男多女少”的时间段是2010—2020年,故答案为:D。
82.1982-2020年,人口性别由女多男少转变为男多女少是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故答案为:A。
(2021·黔江) 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3.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一直减少 D.一直增加
84.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提倡(  )
A.晚婚晚育 B.少生优生
C.多胎征税 D.生育“二孩”
【答案】83.A
8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83.从图可看出,我国劳动人口除了2021年是增加外,其余年份都是减少,因此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84.晚婚晚育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不利于劳动人口的增加,A错误。少生优生,人口增长过慢,对劳动人口数量变化不利,B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暂时不可能实行多胎政策,C错误。生育二孩有利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减缓老龄化,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临沂) 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结合完成下面小题。
85.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  )
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
B.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
C.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D.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8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7.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科技创新力增强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答案】85.A
86.B
87.C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85.从图中数据无法得出东部地区人口数量,A说法错误;2020年人口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人口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说明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B说法正确;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8.93%提高到2020年的15.47%,说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C说法正确;由图可以看出,2020年相比201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D说法正确;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的是A,故答案为:A。
86.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①不符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信仰和习俗,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符合;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③符合;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④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A错误;青壮年劳动力丰富,素质高,科技创新力增强,老龄化不利于科技创新,也不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CD错误;故答案为:C。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