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分布(选择题1)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分布(选择题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27 17:32:00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分布(选择题1)
一、单选题
1.(2022·黑龙江)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山区面积广大,主要有三大平原有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包裹的东北平原(最大);四大高原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丘陵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四大盆地为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另外还有诸多山脉。
(2022·宜昌)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开发利用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读表、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地地形类型比例及农作物分布表
地形类型 占土地面积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米 水稻
丘陵 60% 200—500米 水稻、小麦
山地 20% >500米 小麦、马铃薯
2. 该地区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 B.以丘陵为主 C.以平原为主 D.以高原为主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农业发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答案】2.B
3.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2.由图可知,此地占地面积最大的地形是丘陵,占比60%,故B正确;山地占比20%,平原占比20%,没有高原,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以丘陵为主,农业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是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适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ABD叙述正确;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少,丘陵地带不适宜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C错误。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2·衡阳)读川藏铁路及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川藏铁路林芝到康定段主要景观为(  )
A.山高谷深 B.沙漠广布 C.椰林成片 D.平原广阔
5.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傣族
【答案】4.A
5.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横断山区在四川、云南两省的西部,大雪山、云岭、怒山等南北向的山脉平行排列,横断东西交通,总称横断山脉。“横断山,路难行……”形象地反映了横断山区在地形、地势上的复杂多变。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山岭与河谷之间气候差别很大。在一些高山峡谷区,从山下的热带气候到高山的亚寒带气候,垂直分带非常明显。由于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植物种类繁多,从热带植物或亚热带植物一直到高山寒温带的植物,都可以见到。
4.林芝到康定段跨越了多条山脉和河流,山河相间,山高谷深,A正确;这里经过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没有沙漠景观,B错误;这里是亚热带地区,椰林成片描述的是热带海岛风光,C错误;这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缺少平原,D错误。故答案为:A。
5.川藏铁路主要经过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汉族不是少数民族,A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此地,C正确;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B错误;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D错误。故答案为:C。
6.(2021·鞍山)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紫色盆地”之称,四川盆地土壤为比较肥沃的紫色土壤,所以称为“紫色盆地”,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2021·葫芦岛)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8.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答案】7.C
8.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等地形区。
7.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C图符合我国地势特点。故答案为:C。
8.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坦的地形,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故答案为:D。
(2021·太原) 我国地域辽阔,五岳山川巍巍耸立,是祖国不屈的脊梁。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山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最高大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横断山脉
C.昆仑山脉 D.长白山脉
10.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
A.长白山脉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11.图中序号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东北平原 B.②一黄土高原
C.③一准噶尔盆地 D.④一青藏高原
【答案】9.A
10.D
11.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地势的骨架,各个地形区镶嵌在骨架当中,山脉和地形往往相间分布在我国大地上。如大兴安岭东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等。
9.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南巅边缘,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A正确,故答案为:A。
10.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不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A错误;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不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B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C错误;大兴安岭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其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D正确。故答案为:D。
11.由图可知,①是位于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准噶尔盆地,A错误;②是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之间的东北平原,B错误;③是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脉以西的黄土高原,C错误;④是位于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青藏高原,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太原)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区域是(  )
A.东北地区 B.成渝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13.该区域已形成“双核”城市群,其中“双核”是指(  )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1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说明该区域(  )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答案】12.B
13.A
14.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重庆;四川
【解析】【点评】成渝地区指四川成都和重庆及之间的地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带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同时位于长江经济带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强的区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12.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古遗址是“古蜀文化遗址”,蜀是四川省的简称,三星堆古遗址就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即成渝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均不包括四川省,A、C、D错误。故答案为:B。
13.双核城市群是由两个核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就是由成都和重庆构成的双核城市群,A正确;内江位于川南城市群,涪陵属于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内江和涪陵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B错误;自贡位于川南城市群,遂宁属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可见,自贡和遂宁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C错误;宜宾位于川南城市群,万州是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宜宾和万州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D错误。故答案为:A。
1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形象的说明了该区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C正确,故答案为:C。
(2021·济宁)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产业单一②人口稠密③地形崎岖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合理的是(  )
①政策资金扶持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生产经营多样化④坚持经济发展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C
16.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地形崎岖,地势险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一些地区的产业单一,为了脱贫可以实施的政策包括国家基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产业多样化,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5.由图可知,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单一、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所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丰富,故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6.读图可知,图中的贫困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资源丰富,但开采、运输困难,故国家要提供资金的扶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的建设,此外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山区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在扶持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故过于经济发展 意义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题意,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A。
17.(2021·阜新)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占33%。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18.(2021·广安)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A说法正确;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面积广大,一般来说,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B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我国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地形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
(2)多种多样的地形一方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2021·海南)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脉 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都经过的区域是(  )
A.长江、黄河水源地 B.高原气候区和半干旱区
C.内流区和外流区 D.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
【答案】19.A
20.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南站,依次经过了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止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629千米。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里五条铁路之一(另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川藏铁路线路"八起八伏",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崩场、错落、滑坡、高地震区、地热、岩爆等地质灾害严重。建成后将逐步开发完善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地区跨越式发展。其维护民族团结、边境地区稳定、增强国防的作用是巨大的。
19.读图可知,川藏铁路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经过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地势起伏大,修建难度大。故答案为:A。
20.长江、黄河水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川藏铁路不经过青海省,A错误;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都经过高原气候区和半干旱区,B正确;青藏铁路主要经过内流区,川藏铁路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错误;青藏铁路经过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不经过第二级阶梯,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湘潭)读下面“西南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21.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地形平坦,水量丰富
22.该区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23.关于图中甲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较高,气候湿热 B.主食米饭,爱喝青稞酒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答案】21.B
22.A
23.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 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地区、广西西部地区。
(3)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21.读图分析可知, 该区域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西南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读图可知, 图中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
A. 海拔较高,气候寒冷,A不符合题意;
B. 主食糌粑,爱喝青稞酒,B不符合题意;
C.该地土壤贫瘠,“ 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是东北平原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 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临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贫困地区老乡能不能脱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为精准扶贫,图中贫困山区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①林业、牧业 ②旅游业 ③采矿业 ④种植业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图中贫困山区在脱贫过程中,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应为(  )
A.开发山区蕴藏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B.大力发展完善交通
C.大力发展林木开采,促进经济发展
D.植树造林,根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24.D
25.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4.贫困山区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牧业,①正确。图中部分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如武陵山等,可以发展旅游业,②正确。图中部分贫困山区早期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③正确。山区平地少,土壤贫瘠,相对于偏远地区种植不占优势,不能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5.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想富先修路”,因此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应为大力发展完善交通,B正确。开发山区蕴藏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若无法运出,则不能致富,A错误。大力发展林木开采会导致生态破坏,加剧贫困,C错误。植树造林,可以缓解但不能根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苏州)下图所示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沪昆高铁沿线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推断,下列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
A.昆明——贵阳 B.长沙——南昌
C.南昌——杭州 D.杭州——上海
27."下列景观中,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26.A
27.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点评】(1)沪昆铁路有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四段组成。
(2)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26.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 沪昆高铁的昆明—贵阳段经过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7.根据各选项景观图可知,A是雪山,B是草原,C是水土流失引起的“沟壑纵横”景观,D是喀斯特地貌。 而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1·眉山)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28.图中甲山脉是(  )
①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④800mm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图中年降水量①地大于②地,其主要(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30.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沛; ④地形平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28.B
29.A
30.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28.读图可知, 图中甲山脉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400mm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①地位于大兴安岭迎风坡,②地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因此年降水量①地大于②地,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0.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大;再加上地广人稀,粮食需求量少,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1.(2020·珲春)下表城市中共享单车发展前景最差的是(  )
城市 延吉 厦门 重庆 昆明
主要地形类型 盆地 平原 山地、丘陵 高原
A.延吉 B.厦门 C.重庆 D.昆明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山地、丘陵地表起伏大,不适宜骑行单车。读表格可知,延吉、厦门、重庆、昆明四城市中,重庆多山地丘陵,不适宜骑行单车,所以共享单车发展前景最差。故答案为:C。
【点评】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处我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32.(2020·贵港)读图,完成问题。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穿越的山脉B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秦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B是横断山脉,该山脉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也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有:东西走向的三列大山,北列指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是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三纵山脉,一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纵长白山﹣﹣武夷山、三纵是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
33.(2020·铁岭)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B.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气候类型单一
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A正确、D错误。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我国地形和气候都复杂多样,C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进行分析解答。
34.(2020·日照)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势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中B代表的地势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2)D类地势要素分布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上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B地形占我国土地类型的百分之二十六,内部平坦,是高原地形,故答案为:B。(2)D类地形地势平坦,是五种地形类型中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我国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四大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还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35.(2020·盘县)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的北盎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杰出成就奖”,它是机杭瑞高速公路(浙江杭州——云南瑞丽)的关键工程。大桥全长134l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游客沿杭瑞高速公路自驾游,观察到的景观不可信的是(  )
A.湖泊众多,水田连片 B.地形崎岖,群山连绵
C.巍巍秦岭,莽莽苍苍 D.阴云笼罩,阴雨绵绵
(2)大桥的建成(  )
①体现出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强 ②可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③可促进沿线地区交流与沟通 ④实现了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资料,杭瑞高速主要经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当地位于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可以看到湖泊众多,水田连片,故A可信。该处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群山连绵,故B可信。杭瑞高速不经过秦岭,故C不可信。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潮湿,因此可见阴云笼罩,阴雨连绵,故D可信。
(2)该大桥的建成体现了我国的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加强;能够带动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交流与沟通,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但是该大桥的建成于水资源的跨地域调配没有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北盘江大桥:跨越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和云南宣威市普立乡。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与云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乡至宣威段相接。大桥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这也是世界最高的跨江大桥。大桥通车后,云南宣威市区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将从此前的5个小时左右,缩短为1个多小时。
36.(2020·德州)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读图,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陕甘川三省,分布比较集中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物种较单一,生态环境脆弱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陕甘川三省,分布比较集中,A正确;大熊猫国家公园气候较温暖湿润,从位置可以看出,当地也受到寒潮冻害,B错误;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为中以,应以山地地形为主,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纬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错误,故本题选A。
【点评】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7.(2020·陕西)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向西流
C.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D.山区面积大,利于发展种植业
(2)图中字母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a-华北平原 B.b-四川盆地 C.c-黄士高原 D.d青藏高原
【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河多自西向东流,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利于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故正确的是A,不正确的是BCD。根据题意选A。(2)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a是东北平原,b是长江中下游平原,c是四川盆地,d是青藏高原。故正确的是D。
【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等地形区。
38.(2020·聊城)下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作为生活燃料 B.作为建筑材料
C.为草场提供肥料 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出现草捆子的景观, 最有可能出现在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原广阔,以畜牧业为主。
(2)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故答案为:(1)C;(2)D;
【点评】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39.(2020·辽阳)我国“神舟”系列飞行器的主着陆场选择在地形平坦辽阔、地广人稀的地区,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神舟”系列习行器的着陆场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的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内蒙古高原最符合要求,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青藏高原雪山连绵,都不适合进行着陆,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在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密集,四个高原中只有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辽阔。
40.(2020·宜昌)我国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河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故答案为:A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41.(2020·广东)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脉纵横交织 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
(2)关于2018年中国的高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 B.主要分布在山地高原地区
C.青藏高原尚无高铁经过 D.四川盆地尚无高铁经过
(3)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 B.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
C.服务于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D.提高电商平台的货物流通效率
【答案】(1)B
(2)A
(3)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分析】(1)读图1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故根据题意选B。(2)读图2可知,我国的高速铁路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西宁和四川盆地也有高铁经过。故正确的是A。(3)高铁主要运输的是旅客,所以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故答案为:B。
【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交通路线修建的难度低;西部人口稀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性因素多。
(3)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发展高铁可以推动技术研发,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强城乡联系,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对外联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2.1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分布(选择题1)
一、单选题
1.(2022·黑龙江)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022·宜昌)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开发利用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读表、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地地形类型比例及农作物分布表
地形类型 占土地面积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米 水稻
丘陵 60% 200—500米 水稻、小麦
山地 20% >500米 小麦、马铃薯
2. 该地区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 B.以丘陵为主 C.以平原为主 D.以高原为主
3.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农业发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2022·衡阳)读川藏铁路及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川藏铁路林芝到康定段主要景观为(  )
A.山高谷深 B.沙漠广布 C.椰林成片 D.平原广阔
5.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汉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傣族
6.(2021·鞍山)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021·葫芦岛)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8.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2021·太原) 我国地域辽阔,五岳山川巍巍耸立,是祖国不屈的脊梁。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山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最高大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横断山脉
C.昆仑山脉 D.长白山脉
10.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
A.长白山脉 B.小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11.图中序号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东北平原 B.②一黄土高原
C.③一准噶尔盆地 D.④一青藏高原
(2021·太原)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区域是(  )
A.东北地区 B.成渝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13.该区域已形成“双核”城市群,其中“双核”是指(  )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1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说明该区域(  )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2021·济宁)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读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产业单一②人口稠密③地形崎岖④资源匮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下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合理的是(  )
①政策资金扶持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生产经营多样化④坚持经济发展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1·阜新)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8.(2021·广安)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B.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2021·海南)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脉 ③青藏高原 ④黄土高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都经过的区域是(  )
A.长江、黄河水源地 B.高原气候区和半干旱区
C.内流区和外流区 D.地势第一和第二级阶梯
(2021·湘潭)读下面“西南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21.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地形平坦,水量丰富
22.该区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23.关于图中甲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拔较高,气候湿热 B.主食米饭,爱喝青稞酒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2021·临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贫困地区老乡能不能脱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为精准扶贫,图中贫困山区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①林业、牧业 ②旅游业 ③采矿业 ④种植业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图中贫困山区在脱贫过程中,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应为(  )
A.开发山区蕴藏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B.大力发展完善交通
C.大力发展林木开采,促进经济发展
D.植树造林,根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21·苏州)下图所示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沪昆高铁沿线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推断,下列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
A.昆明——贵阳 B.长沙——南昌
C.南昌——杭州 D.杭州——上海
27."下列景观中,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的是(  )
A. B.
C. D.
(2021·眉山)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28.图中甲山脉是(  )
①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④800mm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图中年降水量①地大于②地,其主要(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30.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沛; ④地形平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2020·珲春)下表城市中共享单车发展前景最差的是(  )
城市 延吉 厦门 重庆 昆明
主要地形类型 盆地 平原 山地、丘陵 高原
A.延吉 B.厦门 C.重庆 D.昆明
32.(2020·贵港)读图,完成问题。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穿越的山脉B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秦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33.(2020·铁岭)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B.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气候类型单一
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34.(2020·日照)如图为我国各类地势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中B代表的地势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2)D类地势要素分布在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大陆架上
35.(2020·盘县)位于云南、贵州省交界的北盎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杰出成就奖”,它是机杭瑞高速公路(浙江杭州——云南瑞丽)的关键工程。大桥全长134l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游客沿杭瑞高速公路自驾游,观察到的景观不可信的是(  )
A.湖泊众多,水田连片 B.地形崎岖,群山连绵
C.巍巍秦岭,莽莽苍苍 D.阴云笼罩,阴雨绵绵
(2)大桥的建成(  )
①体现出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强 ②可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③可促进沿线地区交流与沟通 ④实现了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6.(2020·德州)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9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150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读图,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陕甘川三省,分布比较集中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物种较单一,生态环境脆弱
37.(2020·陕西)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向西流
C.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D.山区面积大,利于发展种植业
(2)图中字母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a-华北平原 B.b-四川盆地 C.c-黄士高原 D.d青藏高原
38.(2020·聊城)下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作为生活燃料 B.作为建筑材料
C.为草场提供肥料 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39.(2020·辽阳)我国“神舟”系列飞行器的主着陆场选择在地形平坦辽阔、地广人稀的地区,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40.(2020·宜昌)我国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41.(2020·广东)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脉纵横交织 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
(2)关于2018年中国的高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 B.主要分布在山地高原地区
C.青藏高原尚无高铁经过 D.四川盆地尚无高铁经过
(3)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 B.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
C.服务于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D.提高电商平台的货物流通效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山区面积广大,主要有三大平原有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包裹的东北平原(最大);四大高原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丘陵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四大盆地为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另外还有诸多山脉。
【答案】2.B
3.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析】【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种类齐全,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山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主要分布与我国气候条件优越的东部,十分有利发展种植业.山地面积广大,一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基础建设不宜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山区多矿产、旅游资源,同时有利于发展林业。
2.由图可知,此地占地面积最大的地形是丘陵,占比60%,故B正确;山地占比20%,平原占比20%,没有高原,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以丘陵为主,农业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是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适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ABD叙述正确;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少,丘陵地带不适宜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C错误。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4.A
5.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横断山区在四川、云南两省的西部,大雪山、云岭、怒山等南北向的山脉平行排列,横断东西交通,总称横断山脉。“横断山,路难行……”形象地反映了横断山区在地形、地势上的复杂多变。横断山区地形复杂,山岭与河谷之间气候差别很大。在一些高山峡谷区,从山下的热带气候到高山的亚寒带气候,垂直分带非常明显。由于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植物种类繁多,从热带植物或亚热带植物一直到高山寒温带的植物,都可以见到。
4.林芝到康定段跨越了多条山脉和河流,山河相间,山高谷深,A正确;这里经过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没有沙漠景观,B错误;这里是亚热带地区,椰林成片描述的是热带海岛风光,C错误;这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缺少平原,D错误。故答案为:A。
5.川藏铁路主要经过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汉族不是少数民族,A错误;藏族主要分布在此地,C正确;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B错误;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D错误。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紫色盆地”之称,四川盆地土壤为比较肥沃的紫色土壤,所以称为“紫色盆地”,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答案】7.C
8.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等地形区。
7.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C图符合我国地势特点。故答案为:C。
8.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坦的地形,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故答案为:D。
【答案】9.A
10.D
11.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地势的骨架,各个地形区镶嵌在骨架当中,山脉和地形往往相间分布在我国大地上。如大兴安岭东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等。
9.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南巅边缘,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A正确,故答案为:A。
10.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不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A错误;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不在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B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C错误;大兴安岭介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其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D正确。故答案为:D。
11.由图可知,①是位于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之间的准噶尔盆地,A错误;②是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之间的东北平原,B错误;③是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脉以西的黄土高原,C错误;④是位于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的青藏高原,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A
14.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重庆;四川
【解析】【点评】成渝地区指四川成都和重庆及之间的地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带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同时位于长江经济带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强的区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12.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古遗址是“古蜀文化遗址”,蜀是四川省的简称,三星堆古遗址就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即成渝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均不包括四川省,A、C、D错误。故答案为:B。
13.双核城市群是由两个核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就是由成都和重庆构成的双核城市群,A正确;内江位于川南城市群,涪陵属于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内江和涪陵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B错误;自贡位于川南城市群,遂宁属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可见,自贡和遂宁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C错误;宜宾位于川南城市群,万州是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宜宾和万州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D错误。故答案为:A。
1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形象的说明了该区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C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15.C
16.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地形崎岖,地势险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一些地区的产业单一,为了脱贫可以实施的政策包括国家基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产业多样化,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5.由图可知,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过去制约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单一、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所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丰富,故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6.读图可知,图中的贫困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不便,资源丰富,但开采、运输困难,故国家要提供资金的扶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公路、铁路的建设,此外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山区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故在扶持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故过于经济发展 意义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题意,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A。
17.【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类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占33%。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18.【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A说法正确;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面积广大,一般来说,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B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我国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地形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
(2)多种多样的地形一方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答案】19.A
20.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南站,依次经过了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止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629千米。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里五条铁路之一(另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川藏铁路线路"八起八伏",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崩场、错落、滑坡、高地震区、地热、岩爆等地质灾害严重。建成后将逐步开发完善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地区跨越式发展。其维护民族团结、边境地区稳定、增强国防的作用是巨大的。
19.读图可知,川藏铁路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经过的地形区有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地势起伏大,修建难度大。故答案为:A。
20.长江、黄河水源地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川藏铁路不经过青海省,A错误;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都经过高原气候区和半干旱区,B正确;青藏铁路主要经过内流区,川藏铁路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错误;青藏铁路经过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不经过第二级阶梯,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1.B
22.A
23.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 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部地区、广西西部地区。
(3)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21.读图分析可知, 该区域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西南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读图可知, 图中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
A. 海拔较高,气候寒冷,A不符合题意;
B. 主食糌粑,爱喝青稞酒,B不符合题意;
C.该地土壤贫瘠,“ 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是东北平原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 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4.D
25.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农业生产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分布截然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两地的气候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类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4.贫困山区以山地为主,适宜发展林业、牧业,①正确。图中部分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如武陵山等,可以发展旅游业,②正确。图中部分贫困山区早期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矿产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③正确。山区平地少,土壤贫瘠,相对于偏远地区种植不占优势,不能作为优势产业来发展,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5.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想富先修路”,因此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应为大力发展完善交通,B正确。开发山区蕴藏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若无法运出,则不能致富,A错误。大力发展林木开采会导致生态破坏,加剧贫困,C错误。植树造林,可以缓解但不能根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6.A
27.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点评】(1)沪昆铁路有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四段组成。
(2)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26.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 沪昆高铁的昆明—贵阳段经过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7.根据各选项景观图可知,A是雪山,B是草原,C是水土流失引起的“沟壑纵横”景观,D是喀斯特地貌。 而乘坐沪昆高铁可观赏到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28.B
29.A
30.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28.读图可知, 图中甲山脉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400mm等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9.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①地位于大兴安岭迎风坡,②地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因此年降水量①地大于②地,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0.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产量大;再加上地广人稀,粮食需求量少,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1.【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山地、丘陵地表起伏大,不适宜骑行单车。读表格可知,延吉、厦门、重庆、昆明四城市中,重庆多山地丘陵,不适宜骑行单车,所以共享单车发展前景最差。故答案为:C。
【点评】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处我国内陆西南部,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国家物流枢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3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B是横断山脉,该山脉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交界处,也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有:东西走向的三列大山,北列指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是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三纵山脉,一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纵长白山﹣﹣武夷山、三纵是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
33.【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A正确、D错误。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错误。我国地形和气候都复杂多样,C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进行分析解答。
34.【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B地形占我国土地类型的百分之二十六,内部平坦,是高原地形,故答案为:B。(2)D类地形地势平坦,是五种地形类型中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故答案为:C。
【点评】(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我国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四大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还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35.【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资料,杭瑞高速主要经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当地位于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因此可以看到湖泊众多,水田连片,故A可信。该处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群山连绵,故B可信。杭瑞高速不经过秦岭,故C不可信。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比较潮湿,因此可见阴云笼罩,阴雨连绵,故D可信。
(2)该大桥的建成体现了我国的国家经济和技术实力加强;能够带动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的交流与沟通,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但是该大桥的建成于水资源的跨地域调配没有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北盘江大桥:跨越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和云南宣威市普立乡。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与云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乡至宣威段相接。大桥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这也是世界最高的跨江大桥。大桥通车后,云南宣威市区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将从此前的5个小时左右,缩短为1个多小时。
36.【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陕甘川三省,分布比较集中,A正确;大熊猫国家公园气候较温暖湿润,从位置可以看出,当地也受到寒潮冻害,B错误;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为中以,应以山地地形为主,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纬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错误,故本题选A。
【点评】大熊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区域。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7.【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河多自西向东流,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利于林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故正确的是A,不正确的是BCD。根据题意选A。(2)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a是东北平原,b是长江中下游平原,c是四川盆地,d是青藏高原。故正确的是D。
【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级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等地形区。
38.【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出现草捆子的景观, 最有可能出现在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草原广阔,以畜牧业为主。
(2)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
故答案为:(1)C;(2)D;
【点评】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阴山山脉之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国界。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南高北低。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是中国多风地区之一。内蒙古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场,草原面积约占高原面积的80%,属欧亚温带草原区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绵羊及山羊放牧区和中国骆驼主要产区之一。
3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的“神舟”系列习行器的着陆场要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的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内蒙古高原最符合要求,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青藏高原雪山连绵,都不适合进行着陆,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在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密集,四个高原中只有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辽阔。
40.【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四川盆地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河网稠密,土壤肥沃,矿藏丰富;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故答案为:A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又称信封盆地、紫色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盆地气候一般认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其中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41.【答案】(1)B
(2)A
(3)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分析】(1)读图1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故根据题意选B。(2)读图2可知,我国的高速铁路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西宁和四川盆地也有高铁经过。故正确的是A。(3)高铁主要运输的是旅客,所以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故答案为:B。
【点评】(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第一、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地形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我国交通网的分布情况: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影响因素: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地势平坦,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交通路线修建的难度低;西部人口稀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性因素多。
(3)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发展高铁可以推动技术研发,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加强城乡联系,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对外联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