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2年中考文综历史真题(开卷)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铜仁市2022年中考文综历史真题(开卷)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4 14:30: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铜仁市2022年中考文综历史真题(开卷)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22·铜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兼爱”、“非攻”
B.“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案】C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孔子的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知道备选项的含义及作者所属的学派。
2.(2022·铜仁)下图是某班王同学整理的历史资料,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D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朝的灭亡;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鉴真与玄奘;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掉陈朝,完成全国的统一,之后隋唐都进入经济繁荣阶段,尤其是唐朝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我国迎来了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3.(2022·铜仁)“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7月9日 B.6月26日 C.12月1日 D.5月17日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纪念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被定在了每年的6月26日,这是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4.(2022·铜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地位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D.领导阶级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日矛盾变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于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共同抵抗日寇的进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
5.(2022·铜仁)某班同学正在编排历史情景剧:“1951年,青年杨某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赴朝作战。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积极投入到川藏公路的建设,因表现优异,荣获部队表彰。”该剧中杨某某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A.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个五计划、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第一个五计划
【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赴朝作战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川藏公路的建设,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6.(2022·铜仁)体育外交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1963年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1965年参加了在金边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等,积极开展与亚非拉独立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些活动(  )
A.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B.有利于改善中美外交关系
C.有利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主动走出去,开展体育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改善当时我国的外交环境,与更多的国家交往,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有利于改善中美外交关系 ,不符合题意;
C.有利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符合题意;
D. 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回答,注意分析理解。
7.(2022·铜仁)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以下内容与“两弹一星”史实不符合的是(  )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
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D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1973年,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不属于“两弹一星”成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两弹一星”,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备选项回答。
8.(2022·铜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腊的城邦;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紧邻地中海,其中的爱琴海地区是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识记这些文明产生的地域。
9.(2022·铜仁)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
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汉漠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 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罗马民法大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法》,不符合题意;
C.《汉谟拉比法典》,不符合题意;
D.《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0.(2022·铜仁)下列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史论
A 《汉谟拉比法典》 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大化改新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法国《人权宣言》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 启蒙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大化改新;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汉谟拉比法典》, 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得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法国《人权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不符合史实;
D.启蒙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注意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1.(2022·铜仁)《列宁社会主义探索的得与失》一书中提到:“与其说是一种退却的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的政策,即回归到正常的经济秩序中来的政策,回归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的政策。如果从更深层面来讲,可以说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C.推行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A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解决国内危机,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允许发展个体经济和市场经济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经济快速恢复发展起来,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不符合题意;
C.推行工业化,不符合题意;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2022·铜仁)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A. 机器制造业 、 交通运输业 、 棉纺织业等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一大批工业部门,其中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不符合题意;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工业”,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3.(2022·铜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新变化,美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建立并主导战后国际秩序。之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着世界格局,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谋求世界霸权,但受到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的制约,使世界逐渐形成合作、竞争、制衡的基本态势。以上信息反映世界政治趋势是(  )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和平与发展
C.由冷战向多极化发展 D.经济全球化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冷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等迅猛发展,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4.(2022·铜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这首诗歌《望大陆》,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中国历史》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至少列举四个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回答: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港澳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有史实可以证明,如: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解决台湾问题 ,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
故答案为:(1)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紧贴材料信息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5.(2022·铜仁)某中学历史课开展“近代以来的追梦”专题研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梦】
材料一:
【建国梦】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富国梦】
材料三:
【中国梦】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馆时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A内容是什么?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谈谈它的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材料三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与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请列举两个相关的经济政策?材料四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4)通过学以来的追梦,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1)学思想;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探索运动的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梦”;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过程,新文化运动就是向西方学习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这与国家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故答案为:(1)学思想;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回答;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要理解;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2022·铜仁)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相继爆发了以改变政治体制为目的的革命或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三条 凡未经过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六条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摘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法案条款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该法案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革命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影响。
(3)材料三是某历史老师根据“美国内战”这一主题制作的教学思维导图,请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的问题。
【答案】(1)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法案条款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有: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显示的是法国大革命;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故答案为:(1)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回答,不要向外延伸;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铜仁市2022年中考文综历史真题(开卷)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22·铜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兼爱”、“非攻”
B.“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022·铜仁)下图是某班王同学整理的历史资料,请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2022·铜仁)“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7月9日 B.6月26日 C.12月1日 D.5月17日
4.(2022·铜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出(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地位的变化
C.社会矛盾的变化 D.领导阶级的变化
5.(2022·铜仁)某班同学正在编排历史情景剧:“1951年,青年杨某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赴朝作战。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积极投入到川藏公路的建设,因表现优异,荣获部队表彰。”该剧中杨某某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A.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个五计划、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第一个五计划
6.(2022·铜仁)体育外交也是一个国家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1963年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1965年参加了在金边举行的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等,积极开展与亚非拉独立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些活动(  )
A.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B.有利于改善中美外交关系
C.有利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7.(2022·铜仁)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以下内容与“两弹一星”史实不符合的是(  )
A.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
C.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8.(2022·铜仁)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9.(2022·铜仁)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
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汉漠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0.(2022·铜仁)下列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史论
A 《汉谟拉比法典》 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大化改新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法国《人权宣言》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D 启蒙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A.A B.B C.C D.D
11.(2022·铜仁)《列宁社会主义探索的得与失》一书中提到:“与其说是一种退却的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的政策,即回归到正常的经济秩序中来的政策,回归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的政策。如果从更深层面来讲,可以说是回归市场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C.推行工业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2.(2022·铜仁)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这样一段信息:“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并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棉纺织业等
B.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
13.(2022·铜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新变化,美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建立并主导战后国际秩序。之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着世界格局,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谋求世界霸权,但受到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的制约,使世界逐渐形成合作、竞争、制衡的基本态势。以上信息反映世界政治趋势是(  )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和平与发展
C.由冷战向多极化发展 D.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4.(2022·铜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这首诗歌《望大陆》,情深意切,表达了身处台湾的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浓浓思念。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中国历史》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至少列举四个史实)。
(3)根据材料三回答: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5.(2022·铜仁)某中学历史课开展“近代以来的追梦”专题研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梦】
材料一:
【建国梦】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他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富国梦】
材料三:
【中国梦】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馆时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A内容是什么?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谈谈它的影响。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材料三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与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密不可分,请列举两个相关的经济政策?材料四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4)通过学以来的追梦,你有什么感受?
16.(2022·铜仁)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相继爆发了以改变政治体制为目的的革命或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三条 凡未经过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第六条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摘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法案条款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该法案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革命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影响。
(3)材料三是某历史老师根据“美国内战”这一主题制作的教学思维导图,请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帮助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的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这是孔子的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知道备选项的含义及作者所属的学派。
2.【答案】D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隋朝的灭亡;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鉴真与玄奘;安史之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掉陈朝,完成全国的统一,之后隋唐都进入经济繁荣阶段,尤其是唐朝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我国迎来了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3.【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纪念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被定在了每年的6月26日,这是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4.【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日矛盾变为中国当时的主要矛盾,于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共同抵抗日寇的进攻,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
5.【答案】D
【知识点】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赴朝作战是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川藏公路的建设,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题干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主动走出去,开展体育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改善当时我国的外交环境,与更多的国家交往,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有利于改善中美外交关系 ,不符合题意;
C.有利于“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符合题意;
D. 有利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回答,注意分析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两弹一星”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两弹一星”的相关知识,1973年,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不属于“两弹一星”成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两弹一星”,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备选项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希腊的城邦;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紧邻地中海,其中的爱琴海地区是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识记这些文明产生的地域。
9.【答案】A
【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组建法典委员会,编纂法典,先后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及《新法典》。法典中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了明确规定。 这套法律文献统称为 《罗马民法大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十二铜表法》,不符合题意;
C.《汉谟拉比法典》,不符合题意;
D.《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比较简单。
10.【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大化改新;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汉谟拉比法典》, 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得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法国《人权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不符合史实;
D.启蒙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来分析备选项,注意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解决国内危机,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允许发展个体经济和市场经济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经济快速恢复发展起来,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不符合题意;
C.推行工业化,不符合题意;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A. 机器制造业 、 交通运输业 、 棉纺织业等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一大批工业部门,其中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汽车、电力等,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不符合题意;
D.机器制造业、互联网、汽车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工业”,拿它来分析备选项,细心分析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3.【答案】C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冷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等迅猛发展,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4.【答案】(1)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港澳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一中包含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有史实可以证明,如: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解决台湾问题 ,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
故答案为:(1)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洲;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武力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进行管理;《开罗宣言》决定澎湖岛及台湾地区必须交还中国;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中国;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读懂材料含义,紧贴材料信息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1)学思想;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探索运动的时代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梦”;改革开放的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学技术、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过程,新文化运动就是向西方学习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这与国家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故答案为:(1)学思想;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注意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回答;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要理解;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的法案条款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有: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显示的是法国大革命;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故答案为:(1)废除或停止法律,征税权利,征募军队维持军队;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3)美国内战前存在哪两种经济;南北矛盾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紧贴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回答,不要向外延伸;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