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兴化市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期初物理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江苏省兴化市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期初物理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4 17:00:22

文档简介

江苏省兴化市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期初物理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海绵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由于玻璃棒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负电,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C不符合题意;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由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
2.(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A.托盘天平 B.筷子
C.钓鱼竿 D.裁纸刀
【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在使用时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不符合题意;
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C不符合题意;
D.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3.(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开幕式第一个节目《立春》中的“小草”并不小,是一根根近10米的长杆。为了表现小草随风摆动的柔美,制作长杆的材料主要应具有较好的(  )
A.磁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弹力
【解析】【解答】小草随风摆动,说明小草形状容易发生改变,所以需要的材质弹性要比较好,与材料的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无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容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力。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A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根据A的分析可知D是错误的.
故选A.
【分析】A压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弹力是从力的性质命名的,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根据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是施力物体,承受这种作用的是受力物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两者不是同一个力.可以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去分析.
D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入手结合弹力的产生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1)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3)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5.(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小明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妈妈买了很多菜让小强提,小明感觉有点“吃不消”,下面能让小明明显舒服的操作是(  )
①把一部分装蔬菜的袋子移到另一只手上;
②把袋子的左右位置换一下;
③在某袋子中再装一些菜;
④用一块硬纸板垫在手提袋子的地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把一部分装蔬菜的袋子移到另一只手上,减小了一只手上的压力,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故①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②.把袋子的左右位置换一下之后并没有改变压力和面积,所以压强不变,故②不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③.在某袋子中再装一些菜,增加了手上的压力,通过增加压力来增加压强,故③不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④.用一块硬纸板垫在手提袋子的地方,增加了手与袋子的受力面积,通过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④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6.(2020九上·霍邱期中)如图所示,已知m1>m2>m3,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A.甲情况下最多 B.乙情况下最多
C.丙情况下最多 D.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s,所以,由功的公式 可知
即三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受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距离大小相同时,力做功相同。
7.(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洗水果时,发现芒果的体积比油桃大,放在水中后芒果沉底、油桃漂浮,如图所示,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芒果、F油桃;若用天平测量油桃的质量是85g,则对F芒果和F油桃大小关系和芒果的体积判断正确的是(  )
A.F芒果>F油桃;V芒果>85cm3 B.F芒果>F油桃;V芒果<85cm3
C.F芒果85cm3 D.F芒果【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芒果的体积比油桃的大,而芒果沉底,油桃漂浮,所以芒果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油桃排开水的体积,据阿基米德原理得,芒果受到的浮力大于油桃受到的浮力,即F芒果>F油桃
油桃漂浮在水中,此时油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油桃=G油桃
据阿基米德原理及G=mg,所以有
因此油桃排开水的体积
芒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芒果的体积,而芒果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油桃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有V芒果=V排芒>V排桃=85cm3
即芒果的体积大于85cm3。故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
8.(2022八下·兴化期末)某同学利用称重法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选用一柱状铜块和多种密度小于铜的液体,实验装置如图。记录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浮力大小F浮、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液体的密度 ρ液 四个物理量,根据铜块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A、B两图像,根据铜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C、D两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AB.如图,表示拉力F与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当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则拉力减小,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 不在发生变化,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则拉力F也不再变化,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如图,要想正确表示浮力与液体的的密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一定,根据 可知,一定时,与成正比,由此可知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斜线,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结合图像,作出选择。
二、填空题
9.(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小明沿斜面拉木块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弹簧测力计指针如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是   N。此时的拉力与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4.8;不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示数为4.8N。
小明沿斜面拉木块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拉力、摩擦力、支持力以及重力的作用,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不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平衡力。
10.(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称量物体质量时,它相当于一个   (填简单机械名称)。某杆秤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要称量质量更大的物体,应选用   (选填“A”或“B”)处提纽。
【答案】杠杆;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杠杆可以看做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结合杠杆的定义,即可知道它相当于一个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提着B处称纽,秤砣在E点时,
当提着A处秤纽,秤砣在E点时,可得
因为BC>AC
故可得
即提A处秤纽时,此称的称量大。
【分析】可以绕支撑点转动的物体是杠杆;当杠杆上的动力一定时,改变力臂,可以改变阻力大小。
11.(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上端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成功的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
①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②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③通过拍打窗帘去除它上面的浮尘。
【答案】(1)cabd
(2)③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1) 第一步要保证习惯内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因而应该将吸管插入水中;第二步应该用手指堵住吸管,将吸管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第三步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的上方,在吸管刚移出水面的时候,吸管内的空气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一部分水会流出来,随着水的流出,管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这时管内剩余的水受到管内空气竖直向下的压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外界大气竖直向上的压力F2满足F1 + G = F2
因而管内剩余的水受力平衡,不再流出;第四步需要将水注入空杯中,因而需要管内外大气压必须相等,从而使得水受到管内空气的压力和外界大气的压力相互平衡,水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入空杯中,因而需要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故四个动作合理的顺序是cabd。
(2)往吸管B中吹气,这使得吸管A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而水面附近空气流速慢,因此压强比吸管A上方的压强大,所以吸管A内页面上升,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①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由于船的运动会带动船附近的水流速变快,致使其压强小于离岸更远处的水的压强,从而使得船更容易被推到岸边致使船发生事故,因而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不符合题意;
②行驶的列车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致使其压强小于离列车更远处的空气的压强,因而会使人受到朝向列车的合力致使人发生危险,因而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不符合题意;
③通过拍打窗帘去除它上面的浮尘,利用了浮尘具有惯性,可以维持自身静止状态不变,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物体具有惯性,符合题意。
故填③。
【分析】(1)虹吸现象,可以反应大气压的存在;
(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2.(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不计操作中水量的减少,两次牙膏袋的质量一样,则两次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或“<”;下同);两次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次牙膏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牙膏袋的质量不变,所以
由图甲知道,甲下沉,所以
由图乙知道,乙漂浮,所以
所以
由 可得
由于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所以有
由液体压强公式 得
两次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小于 。
【分析】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3.(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2022年2月22日,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循环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开赛,中国队以7比6战胜瑞士队取得开门红。如图为中国队选手在比赛中的场景,冰壶是用一种特殊的花岗岩磨制而成,成型后的质量是19kg左右,体积为8×10 3m3,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一般为2dm2(g取10N/kg)。
(1)冰壶推出松手后,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
(2)求冰壶受到的重力   ;
(3)求冰壶的密度   ;
(4)冰壶静止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
【答案】(1)惯性;摩擦力
(2)190N
(3)2.375×103kg/m3
(4)9.5×103P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冰壶推出松手后,能继续向前滑行,表明冰壶能够维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冰壶最终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变越小,说明受到了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这个力是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也可以说是阻力导致冰壶最终停下来。
(2)根据重力公式,得G = mg = 19kg × 10N/kg = 190N
(3)根据密度定义,得
(4)冰壶静止在冰面上时,是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故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运动状态在改变;
(2)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
(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4)利用压强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三、作图题
14.(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如图所示,一物体沿虚线方向匀速上升,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沿虚线方向匀速上升,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而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在地球表面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只有浮力才能与重力平衡,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空气施加的浮力,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浮力竖直向上。
15.(2022·苏州)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臂l,并在A点画出使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的最小力F;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O为支点,重物向下拉杠杆的力为阻力,则过支点做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最小力F作用在A点,当OA为F的力臂时,力臂最长,此时力F最小,且F的方向垂直杠杆向上,从A点垂直OA向上画出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最大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四、计算题
16.(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将重物提升3m所用时间为10s。求:
(1)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3)动滑轮的重力;
(4)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滑轮组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1)解: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W1=Gh=480N×3m=1440J
答: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440J;
(2)解: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绳子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
拉力所做的功W2=Fs=200N×9m=1800J
拉力的功率
答:拉力的功率为180W;
(3)解:物体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nF=3×200N=600N
动滑轮的重力G动=G总-G=600N-480N=120N
答: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4)解:物重改变后,物体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G动+G′=120N+480N×2=1080N
则该滑轮组的拉力
答: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滑轮组的拉力为360N。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
(3)根据滑轮组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计算动滑轮重力的大小;
(4)根据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计算滑轮组的拉力。
五、实验题
17.(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天平、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无论怎么调节平衡螺母,横梁都无法水平平衡。于是聪明的小明在某一托盘下粘了一小块橡皮泥,重新把天平调节平衡了,他的这种操作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
(2)小明接下来进行测量实验:
①把   放在调节好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测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表达式ρ=   (用m、V1、V2表示)
(3)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的大米,小华用更细的菜籽。你认为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
【答案】(1)不会
(2)冰糖;
(3)小华;用菜籽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菜籽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小华用菜籽与冰糖混合比用大米与冰糖混合测出的体积误差更小,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横梁都无法平衡,说明托盘可能出现损坏,故粘一块橡皮泥,重新调平,这种操作在测量时不会影响结果。
(2)要测量冰糖的密度,首先测出冰糖的质量,把冰糖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总体积为V1,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V2,则冰糖的体积为V=V1-V2
结合中数据,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冰糖的密度为
(3)用菜籽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菜籽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小华用菜籽与冰糖混合比用大米与冰糖混合测出的体积误差更小,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分析】(1)使用天平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2)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体积,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3)利用体积更小的颗粒物体,测量体积误差更小。
18.(2022·南通模拟)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1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   (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   。
【答案】(1)左
(2)6
(3)相等;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左端偏高,说明杠杆右侧偏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
解得
在B点挂6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相等,原因是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要想使杠杆平衡,右侧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需等于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即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右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成反比,表达式为
【分析】(1)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确定钩码数量;
(3)根据图像信息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六、综合题
19.(2019八下·永春期中)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适量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    在液体中,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选填“>”、“<”或“=”)。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
(3)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   ,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如图(c)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密度计的重力
   它所受到的浮力(选填“>”、“<”或“=”)。在不更换食用油和密度计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才能使密度计能正常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写一种就行,合理即可)。
【答案】(1)漂浮;=
(2)>;
(3)ρ= ;>;再向容器中加食用油或换用直径较小的容器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饮料吸管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吸管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2)由于吸管在如图、2图中均漂浮,
所以F浮=G,
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所以F浮=ρgV排,V排a>V排b,
所以ρ水<ρ液。
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
F浮水=F浮夜,即ρ水gSH=ρ液gSh,
h= 。(3)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ρ= ;
密度计下沉,因为密度计的重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浮力;
图(c)所示的情形,说明密度计的重力过大,应该使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不能沉底,因此不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分析】(1)密度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空心玻璃管,为了使它保持竖直的漂浮,就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根据漂浮的条件判断吸管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吸管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都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同时可得出h的表达式.
(3)由图可知,密度计沉底了,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意思是限制了对密度计结构的更改,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1 / 1江苏省兴化市 2022-2023学年九年级期初物理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2.(2022八下·乐亭期末)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A.托盘天平 B.筷子
C.钓鱼竿 D.裁纸刀
3.(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开幕式第一个节目《立春》中的“小草”并不小,是一根根近10米的长杆。为了表现小草随风摆动的柔美,制作长杆的材料主要应具有较好的(  )
A.磁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小明和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妈妈买了很多菜让小强提,小明感觉有点“吃不消”,下面能让小明明显舒服的操作是(  )
①把一部分装蔬菜的袋子移到另一只手上;
②把袋子的左右位置换一下;
③在某袋子中再装一些菜;
④用一块硬纸板垫在手提袋子的地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20九上·霍邱期中)如图所示,已知m1>m2>m3,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A.甲情况下最多 B.乙情况下最多
C.丙情况下最多 D.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7.(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洗水果时,发现芒果的体积比油桃大,放在水中后芒果沉底、油桃漂浮,如图所示,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芒果、F油桃;若用天平测量油桃的质量是85g,则对F芒果和F油桃大小关系和芒果的体积判断正确的是(  )
A.F芒果>F油桃;V芒果>85cm3 B.F芒果>F油桃;V芒果<85cm3
C.F芒果85cm3 D.F芒果8.(2022八下·兴化期末)某同学利用称重法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选用一柱状铜块和多种密度小于铜的液体,实验装置如图。记录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浮力大小F浮、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液体的密度 ρ液 四个物理量,根据铜块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A、B两图像,根据铜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关数据作出C、D两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小明沿斜面拉木块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弹簧测力计指针如图所示,则拉力的大小是   N。此时的拉力与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10.(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称量物体质量时,它相当于一个   (填简单机械名称)。某杆秤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要称量质量更大的物体,应选用   (选填“A”或“B”)处提纽。
11.(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上端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这个实验成功的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填序号)。
①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②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③通过拍打窗帘去除它上面的浮尘。
12.(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不计操作中水量的减少,两次牙膏袋的质量一样,则两次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或“<”;下同);两次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的大小关系是   。
13.(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2022年2月22日,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循环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开赛,中国队以7比6战胜瑞士队取得开门红。如图为中国队选手在比赛中的场景,冰壶是用一种特殊的花岗岩磨制而成,成型后的质量是19kg左右,体积为8×10 3m3,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一般为2dm2(g取10N/kg)。
(1)冰壶推出松手后,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
(2)求冰壶受到的重力   ;
(3)求冰壶的密度   ;
(4)冰壶静止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   。
三、作图题
14.(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如图所示,一物体沿虚线方向匀速上升,请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5.(2022·苏州)在图中画出杠杆的阻力臂l,并在A点画出使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的最小力F;
四、计算题
16.(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将重物提升3m所用时间为10s。求:
(1)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3)动滑轮的重力;
(4)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滑轮组的拉力为多大?
五、实验题
17.(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天平、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无论怎么调节平衡螺母,横梁都无法水平平衡。于是聪明的小明在某一托盘下粘了一小块橡皮泥,重新把天平调节平衡了,他的这种操作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
(2)小明接下来进行测量实验:
①把   放在调节好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测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表达式ρ=   (用m、V1、V2表示)
(3)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的大米,小华用更细的菜籽。你认为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
18.(2022·南通模拟)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1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   (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   。
六、综合题
19.(2019八下·永春期中)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适量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    在液体中,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选填“>”、“<”或“=”)。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或“=”),ρ液与ρ水、h及H的关系式是ρ液=   。
(3)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   ,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如图(c)所示的情形,这是因为密度计的重力
   它所受到的浮力(选填“>”、“<”或“=”)。在不更换食用油和密度计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才能使密度计能正常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写一种就行,合理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宇宙
【解析】【解答】A.海绵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由于玻璃棒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负电,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C不符合题意;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由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
2.【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分类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在使用时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A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不符合题意;
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C不符合题意;
D.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弹力
【解析】【解答】小草随风摆动,说明小草形状容易发生改变,所以需要的材质弹性要比较好,与材料的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无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容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力。
4.【答案】A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解答】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根据A的分析可知D是错误的.
故选A.
【分析】A压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弹力是从力的性质命名的,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根据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是施力物体,承受这种作用的是受力物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
C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两者不是同一个力.可以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去分析.
D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入手结合弹力的产生可以确定该选择项的正误.(1)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3)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5.【答案】C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把一部分装蔬菜的袋子移到另一只手上,减小了一只手上的压力,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故①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②.把袋子的左右位置换一下之后并没有改变压力和面积,所以压强不变,故②不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③.在某袋子中再装一些菜,增加了手上的压力,通过增加压力来增加压强,故③不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④.用一块硬纸板垫在手提袋子的地方,增加了手与袋子的受力面积,通过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④能让小明明显舒服。
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6.【答案】D
【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解答】因为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s,所以,由功的公式 可知
即三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受力且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距离大小相同时,力做功相同。
7.【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芒果的体积比油桃的大,而芒果沉底,油桃漂浮,所以芒果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油桃排开水的体积,据阿基米德原理得,芒果受到的浮力大于油桃受到的浮力,即F芒果>F油桃
油桃漂浮在水中,此时油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油桃=G油桃
据阿基米德原理及G=mg,所以有
因此油桃排开水的体积
芒果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芒果的体积,而芒果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油桃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有V芒果=V排芒>V排桃=85cm3
即芒果的体积大于85cm3。故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
8.【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AB.如图,表示拉力F与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当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增大,则拉力减小,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 不在发生变化,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则拉力F也不再变化,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如图,要想正确表示浮力与液体的的密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一定,根据 可知,一定时,与成正比,由此可知图线为过原点的一条斜线,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结合图像,作出选择。
9.【答案】4.8;不是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示数为4.8N。
小明沿斜面拉木块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拉力、摩擦力、支持力以及重力的作用,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不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平衡力。
10.【答案】杠杆;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杠杆可以看做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结合杠杆的定义,即可知道它相当于一个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提着B处称纽,秤砣在E点时,
当提着A处秤纽,秤砣在E点时,可得
因为BC>AC
故可得
即提A处秤纽时,此称的称量大。
【分析】可以绕支撑点转动的物体是杠杆;当杠杆上的动力一定时,改变力臂,可以改变阻力大小。
11.【答案】(1)cabd
(2)③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1) 第一步要保证习惯内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因而应该将吸管插入水中;第二步应该用手指堵住吸管,将吸管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第三步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的上方,在吸管刚移出水面的时候,吸管内的空气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一部分水会流出来,随着水的流出,管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这时管内剩余的水受到管内空气竖直向下的压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与外界大气竖直向上的压力F2满足F1 + G = F2
因而管内剩余的水受力平衡,不再流出;第四步需要将水注入空杯中,因而需要管内外大气压必须相等,从而使得水受到管内空气的压力和外界大气的压力相互平衡,水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入空杯中,因而需要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故四个动作合理的顺序是cabd。
(2)往吸管B中吹气,这使得吸管A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而水面附近空气流速慢,因此压强比吸管A上方的压强大,所以吸管A内页面上升,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①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由于船的运动会带动船附近的水流速变快,致使其压强小于离岸更远处的水的压强,从而使得船更容易被推到岸边致使船发生事故,因而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不符合题意;
②行驶的列车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致使其压强小于离列车更远处的空气的压强,因而会使人受到朝向列车的合力致使人发生危险,因而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不符合题意;
③通过拍打窗帘去除它上面的浮尘,利用了浮尘具有惯性,可以维持自身静止状态不变,该现象涉及的物理原理是物体具有惯性,符合题意。
故填③。
【分析】(1)虹吸现象,可以反应大气压的存在;
(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12.【答案】<;<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次牙膏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牙膏袋的质量不变,所以
由图甲知道,甲下沉,所以
由图乙知道,乙漂浮,所以
所以
由 可得
由于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所以有
由液体压强公式 得
两次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小于 。
【分析】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13.【答案】(1)惯性;摩擦力
(2)190N
(3)2.375×103kg/m3
(4)9.5×103P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惯性及其现象;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冰壶推出松手后,能继续向前滑行,表明冰壶能够维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
冰壶最终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变越小,说明受到了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这个力是冰面对冰壶的摩擦力,也可以说是阻力导致冰壶最终停下来。
(2)根据重力公式,得G = mg = 19kg × 10N/kg = 190N
(3)根据密度定义,得
(4)冰壶静止在冰面上时,是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故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分析】(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运动状态在改变;
(2)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
(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4)利用压强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重力示意图;浮力的示意图
【解析】【解答】物体沿虚线方向匀速上升,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而物体受力平衡。物体在地球表面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只有浮力才能与重力平衡,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空气施加的浮力,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浮力竖直向上。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O为支点,重物向下拉杠杆的力为阻力,则过支点做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阻力臂l;;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最小力F作用在A点,当OA为F的力臂时,力臂最长,此时力F最小,且F的方向垂直杠杆向上,从A点垂直OA向上画出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杠杆上最大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6.【答案】(1)解: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W1=Gh=480N×3m=1440J
答:滑轮组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440J;
(2)解: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绳子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
拉力所做的功W2=Fs=200N×9m=1800J
拉力的功率
答:拉力的功率为180W;
(3)解:物体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nF=3×200N=600N
动滑轮的重力G动=G总-G=600N-480N=120N
答:动滑轮的重力为120N;
(4)解:物重改变后,物体及动滑轮的总重力G总′=G动+G′=120N+480N×2=1080N
则该滑轮组的拉力
答:若物重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滑轮组的拉力为360N。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
(2)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
(3)根据滑轮组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计算动滑轮重力的大小;
(4)根据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计算滑轮组的拉力。
17.【答案】(1)不会
(2)冰糖;
(3)小华;用菜籽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菜籽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小华用菜籽与冰糖混合比用大米与冰糖混合测出的体积误差更小,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横梁都无法平衡,说明托盘可能出现损坏,故粘一块橡皮泥,重新调平,这种操作在测量时不会影响结果。
(2)要测量冰糖的密度,首先测出冰糖的质量,把冰糖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总体积为V1,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V2,则冰糖的体积为V=V1-V2
结合中数据,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冰糖的密度为
(3)用菜籽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菜籽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小华用菜籽与冰糖混合比用大米与冰糖混合测出的体积误差更小,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分析】(1)使用天平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2)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量筒测量体积,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3)利用体积更小的颗粒物体,测量体积误差更小。
18.【答案】(1)左
(2)6
(3)相等;
【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左端偏高,说明杠杆右侧偏重,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有
解得
在B点挂6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方形面积相等,原因是左侧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要想使杠杆平衡,右侧的拉力与力臂的乘积需等于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即左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时,右侧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成反比,表达式为
【分析】(1)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杆上的力的大小,进而确定钩码数量;
(3)根据图像信息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19.【答案】(1)漂浮;=
(2)>;
(3)ρ= ;>;再向容器中加食用油或换用直径较小的容器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饮料吸管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吸管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2)由于吸管在如图、2图中均漂浮,
所以F浮=G,
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所以F浮=ρgV排,V排a>V排b,
所以ρ水<ρ液。
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
F浮水=F浮夜,即ρ水gSH=ρ液gSh,
h= 。(3)测量其密度,测量的原理是ρ= ;
密度计下沉,因为密度计的重力大于它所受到的浮力;
图(c)所示的情形,说明密度计的重力过大,应该使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不能沉底,因此不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分析】(1)密度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空心玻璃管,为了使它保持竖直的漂浮,就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根据漂浮的条件判断吸管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吸管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都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同时可得出h的表达式.
(3)由图可知,密度计沉底了,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意思是限制了对密度计结构的更改,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