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化和杀菌消毒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丁达尔效应
C.BaSO4常用来作胃镜中的“钡餐”
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
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
A.云蒸霞蔚 B.百炼成钢 C.火树银花 D.水滴石穿
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钛(Ti)被称为“生物金属”,由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为:①TiO2 + 2Cl2 + 2C TiCl4 + 2CO,②TiCl4 + 2Mg 2MgCl2 + T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②中每生成1 mol Ti转移4 mol电子
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O
C
D
A.A B.B C.C D.D
5.(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生活中很多美丽的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现象与蕴含的化学知识不符合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知识 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 玫瑰金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
A.A B.B C.C D.D
6.(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标准状况下,8.96LNH3气体可以将100mL2mol L-1NaClO溶液中ClO-完全转化为Cl-,则NH3反应后的产物为( )
A.N2H4 B.N2 C.NO D.NO2
7.(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Al3+、Na+、I-、
B.0.1mol·L-1NaAlO2溶液:、K+、、
C.lg<0溶液:CH3COO-、Ba2+、、Br-
D.0.1mol·L-1Fe(NO3)2溶液:[Fe(CN)6]3-、Na+、、Cl-
8.(2022·松江模拟)两种溶液相互滴加,反应过程中现象完全相同但离子方程式不同的是( )
A.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 B.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C.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9.(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气体和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10.(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涉及如下化学反应:
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③Se+4HNO3(浓)=SeO2+4NO2↑+2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
B.反应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生成6分子I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4个
D.反应②、③中等质量的Se消耗H2SO4和HN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
1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将2.4gFe、Mg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硝酸被还原成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3.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 )
A.0.986 B.1.12 C.3.36 D.6.72
1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知物质X为CO2,属于氧化产物
B.每转移1 mol e-时,生成2 mol X
C.反应中PdCl2作氧化剂,被还原
D.还原性:CO>Pd
1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
B.海水中Br- 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
C.该工艺流程可证明还原性:Br- >SO2>Cl-
D.“吸收塔”内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
1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常通过反应“P4+3NaOH+3H2O==3NaH2PO2+PH3↑”制得,产物PH3中P的化合价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B.31g P4中所含P-P键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生成2.24 L PH3(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目为0.3×6.02×1023
15.(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100 mL的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1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 mL;
第2份加足量Ba(OH)2溶液,得沉淀4.30 g,再用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得沉淀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Ba2+一定存在
B.100 mL该溶液中含
C.Na+不一定存在
D.Cl-不确定,可向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
16.(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溴化亚铁中通入过量氯气:
B.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C.溶液滴加到氨水中:
D.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
17.(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①将质量分数为60%的稀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w;②将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氨水加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 )
A.W<30% C>3 mol·L-1 B.W<30% C<3 mol·L-11
C.W>30% C>3 mol·L-1 D.W>30% C<3 mol·L-1
18.(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B.2.24L(标准状况)乙烷与足量Cl2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的总数为0.2
C.常温下,14g和混合气体所含的极性键数目为2
D.0.1molCl2与CH4光照时完全反应,形成的C—Cl键总数为0.2
19.(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B.离子方程式中
C.每生成,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
D.该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20.(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一定量的金属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混合气体(含)共。将上述气体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标准状况下混合后,用水吸收,无气体剩余;另一份恰好能被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和的盐溶液,则其中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
A. B. C. D.
二、综合题
2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FeO,杂质为Al2O3和SiO2等)生产铁基颜料铁黄(FeOOH)的制备流程如下:
(1)“酸溶”时,Fe2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 (填化学式);Fe3+被FeS2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氧化”中,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滤液Ⅱ中溶质是Al2(SO4)3和 (填化学式):“洗涤”时,检验铁黄表面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2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I.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以下物质:①晶体②③液态醋酸④铜⑤固体⑥纯蔗糖()⑦酒精()⑧熔化的⑨氨水⑩液氨。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相应序号)
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4)Ⅱ.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
(ⅰ)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ⅱ)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
(ⅲ)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5)补齐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 。
(6)写出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7)结合实验(ⅲ),你认为实验室制备,用可溶性铝盐和 反应更佳(填化学式)。
2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已知: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还原产物+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 、 ;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 I-(填“>”、“<”、“=”);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 (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
2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磷酸三钠次氯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易存放的广谱、高效、低毒含氯消毒剂。某研究小组同学拟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该消毒剂:
已知: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橡胶管的作用是 。
(2)若药品n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药品可以代替高锰酸钾的是 (填字母)。
A.二氧化锰 B.重铬酸钾 C.氯酸钾 D.浓硫酸
(3)C中通入氯气制取NaClO时,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 ;装置D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4)观察到D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关闭A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C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入和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将C中溶液经过 、 、过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产品。
(5)产品纯度测定:(的摩尔质量为Mg/mol)
①称取a g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
②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足量KI溶液,此时溶液呈棕色;
③滴入3滴5%淀粉溶液,然后用的溶液滴定;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则产品的纯度为 (用含a、M的代数式表示)。(已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悬浮杂质,胶体可以净化水,但不能消毒杀菌,故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不是利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和胃酸不反应且无毒,所以常用来作胃镜中的“钡餐”,故C符合题意;
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不是碘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A.氢氧化铝胶体净水原理是利用其吸附水中杂质,属于物理净水。
D.单质碘有毒,不可直接加入。
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云蒸霞蔚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烟花燃放和张灯有燃烧,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包含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反应本质为:有无新物种的生成。
3.【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分析题干反应①②可知,两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反应②是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经分析可知,反应①中TiO2中Ti和O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T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符合题意;
D.反应②中T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 mol Ti转移4 mol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Na2CO3属于盐类,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和水,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NaHSO4属于盐类,故C不符合题意;
D.KOH属于碱,HNO2属于酸,NaHCO3属于盐,CaO为碱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NaHSO4虽然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但是它不是酸,属于盐,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5.【答案】B
【知识点】硅酸的性质及制法;合金及其应用;焰色反应
【解析】【解答】A.某些金属元素灼烧时将发出特殊的颜色的光,就是利用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A不合题意;
B.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B符合题意;
C.溶洞奇观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CaCO3+H2O+CO2Ca(HCO3)2,C不合题意;
D.玫瑰金是一种合金,故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A.焰色反应是电子跃迁发出的颜色,属于物理变化。
B.水晶、玛瑙、石英等装饰品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合金硬度大,可以做装饰品,纯金属硬度小。
6.【答案】A
【知识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标况下8.96LNH3的物质的量为=0.4mol,100mL2mol L-1NaClO溶液中ClO-的物质的量为0.1L×2mol L-1=0.2mol,完全转化为Cl-,得到0.2mol×2=0.4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个NH3失去=1个电子,所以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1价变为-2价,N2H4中N元素为-2价;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即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还原剂失去电子物质的量。
7.【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酸性条件下产生SO2和S,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
B.与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与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即是c(H+)D.Fe2+与 [Fe(CN)6]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思路分析:判断离子共存方法,1.看溶液中离子之间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和弱电解质而不能共存;2看离子之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3.注意题目隐含条件,颜色、pH。
8.【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向NaHCO3滴加Ca(OH)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CaCO3↓+2H2O+,向Ca(OH)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2++ OH-= CaCO3↓+H2O,A项符合题意;
B.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无现象然后有气体产生,向稀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有气体生成,B项不符合题意;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Ca(OH)2,直接有白色沉淀,向Ca(OH)2溶液中滴加Ca(HCO3)2也是直接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且离子方程式相同为:+ Ca2++OH- =CaCO3↓+H2O,C项不符合题意;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消失,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互滴时均会产生白色沉淀,但NaHCO3的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
B.与H+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C.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互滴时反应是唯一的;
D.Al3+与OH-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9.【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解答】A.根据m=nM=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NA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密度ρ=,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符合题意;
C.气体的物质的量n=和气体的状态有 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C不符合题意;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三个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若质量相同,那么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又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可以比较密度关系。
10.【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则根据①可知氧化性:SeO2>I2,②中氧化性:H2SO4(浓)>SeO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A符合题意;
B.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Se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①中每有6分子I2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应为12个,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可知,设Se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由反应②、③可知等量的Se消耗浓H2SO4和浓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mol:4 mol=1: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灼烧后得到的固体是MgO和Fe2O3的混合物,设Fe、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56x+24y=2.4,160×x×0.5+40y=3.6,联立解得:x=0.03、y=0.03,因为稀硝酸足量,合金中的金属铁将被氧化成Fe3+,镁被氧化成Mg2+,2.4g合金失电子总数为0.03mol×2+0.03mol×3=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5mol5 2=0.05mol,标况下0.05molNO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合金质量列出一个关系式,再根据灼烧后固体质量,MgO和Fe2O3的质量为3.6g,列出一个关系式,联立即可求出二者的物质的量,在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求出氢气的量。
12.【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CO、PdCl2参加反应,PdCl2被还原成Pd,则CO被氧化成CO2,反应方程式为CO+PdCl2+H2O =Pd+CO2+2HCl;
A.根据上述分析,X为CO2,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至+4价,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1molCO2时转移电子2mol,因此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0.5molCO2,B符合题意;
C.PdCl2中Pd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CO>Pd,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分析可知,“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A不符合题意;
B.海水中溴离子浓度较低,经过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B不符合题意;
C.吸收塔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SO2的主要作用是还原Br2,还原性SO2>Br->Cl-,C符合题意;
D.工业上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 Br2,由电子及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再加入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向海水中通入氯气,氯气置换出单质溴,由于溴浓度很低,无法提取,利用空气把单质溴吹出,再被二氧化硫溴水,然后再被单质氯气置换出来,此时溴的浓度高,该过程称为溴的富集,最后通过蒸馏的方式回去液溴。
14.【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P4分子中存在P P键,为非极性键,A项不符合题意;
B. 1个P4分子含有6个P P键,则31g即0.25mol P4,所含P P键的物质的量为1.5 mol,B项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生成NaH2PO2,P的元素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生成PH3,P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 3价,可知NaH2PO2为氧化产物,PH3为还原产物,则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项不符合题意;
D. 生成PH3,P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 3价,则反应生成2.24 L PH3(标准状况),即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3×6.02×1023,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1.计算时要注意,一个P4分子中含有6个非极性共价键;2.该反应为歧化反应,p4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升降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3:1.
15.【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0.01 mol ,由于Ba2+与会反应产生BaSO4沉淀,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A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在100 mL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B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100 m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n()=0.01 mol,n()=0.01 mol,n()=0.02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阳离子Na+,C不符合题意;
D.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若向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 Ag+与会产生Ag2SO4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检验Cl-是否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离子共存解题技巧:1.结合已知题目信息,首先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2、利用互斥原则,根据已经存在的离子判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3、结合溶液电中性原则,判断一些离子是否共存,4、对于Na+、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16.【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溴化亚铁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A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滴加到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方程式为:NaHCO3+Ca(OH)2=CaCO3↓+NaOH+H2O,故离子方程式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3.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离子
4.过量与少量问题
17.【答案】C
【知识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①将质量分数为60%的稀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w= , ,所以W>30%;②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将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氨水加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所以C>3 mol·L-1,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密度不同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谁的质量大浓度就偏向于谁。
1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则18g重水中含有的质子数为个,A不符合题意;
B.乙烷和氯气取代后可以生成一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根据碳原子数守恒可知,生成的有机物分子数为乙烷的分子数,即为0.1NA个,B不符合题意;
C.和最简式均为CH2,含有2个极性键,14gCH2物质的量为1mol,14g和混合气体所含的极性键数目为2,C符合题意;
D.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1mol甲烷可以形成1molC-Cl键,则0.1mol Cl2与CH4光照时完全反应,形成C-Cl键总数为0.1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B.虽然有机产物很多,但是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有机物之和为0.1mol。
C.对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可以利用最简式相同,算出最简式的物质的量即可计算。
19.【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A.根据上述分析,还原剂是Fe2+、,A项不符合题意;
B.方程式等号左右电荷要守恒,故x=4,保证等号左右电荷代数和均为-2,B项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 Fe3O4需要消耗1mol O2,3个Fe2+中有两个Fe2+失电子,则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C项符合题意;
D.该条件下O2作氧化剂,为氧化产物,故O2氧化性强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配平化学方程式,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20.【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8.96L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的混合气体1.8mol与8.96LO2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根据电子转移守恒,Cu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氧气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故一半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0.4mol×4=1.6mol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 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2 =0.8mol,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5L×2mol/L-0.8mol=0.2mol,
故答案为:B。
【分析】在解答复杂的化学计算是要充分利用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避免复杂的化学方式计算,简化计算,在运用得失电子守恒是要弄清楚那些物质得电子,那些物质失去电子。
21.【答案】(1)Fe2O3+6H+=2Fe3++3H2O
(2)SiO2;2Fe3++FeS2=3Fe2++2S
(3)4Fe2++8NH3·H2O+O2=4FeOOH↓+8NH4++2H2O
(4)(NH4)2SO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干净
【知识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即Fe2O3+3H2SO4=Fe2(SO4)3+3H2O,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由流程分析可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SiO2;-2价的硫离子具有还原性,FeS2可以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S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S2=3Fe2++2S;
(3)在碱性环境下,亚铁离子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生成FeOOH,则“氧化”中,亚铁离子、氧气及氨水反应生成FeOOH、铵根离子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4Fe2++8NH3 H2O+O2=4FeOOH↓+8NH4++2H2O;
(4)滤液I中加氨水调节pH,会生成硫酸铵,所以滤液Ⅱ中溶质是Al2(SO4)3和(NH4)2SO4;铁黄表面附着的离子为硫酸根离子,若洗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已经洗净,则其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干净。
【分析】思路分析: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
22.【答案】(1)④⑧⑨
(2)②⑥⑦⑩
(3)①⑤⑧
(4)K+、、Al3+、Mg2+;Fe2+、Cu2+、Ba2+、
(5)(滴加稀硝酸酸化),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
(6)
(7)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④⑧⑨;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⑩;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⑤⑧;
(4)据此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Al3+、Mg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Cu2+、Ba2+、;
(5)补齐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滴加稀硝酸酸化),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
(6)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7)实验室制备,用可溶性铝盐和,因为氢氧化铝不会溶解于一水合氨中。
【分析】(2)概念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要发生电离;3.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3)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4)离子共存解题技巧:1.结合已知题目信息,首先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2、利用互斥原则,根据已经存在的离子判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3、结合溶液电中性原则,判断一些离子是否共存,4、对于Na+、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23.【答案】(1)CuI;I2
(2)2Cu+I2=2CuI↓
(3)>;高
(4)A;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1)氧化性Cu2+>I2,还原性Cu>I->Cu+,所以Cu2+和I-反应,Cu2+被还原为Cu+、I-被氧化为I2,Cu+和I-结合为难溶于水的CuI沉淀,所以反应的产物是CuI、I2;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其中的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的缘故,加入金属铜,金属铜可以和碘单质反应生成CuI,反应方程式为2Cu+I2=2CuI↓;
(3)欲消除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说明碘单质可以和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碘化氢,还原性H2S>I-;硫离子的还原性大于碘离子,所以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高;
(4)A.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H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被氧化的元素是汞元素,故A不正确;
B.该反应CuI中Cu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故B正确;
C.Cu2HgI4是Hg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Cu2HgI4是氧化产物,故C不正确;
D.H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故D正确;
选AC。
【分析】(1)根据氧化还原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还原性,根据题目上的氧化性顺序,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4)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24.【答案】(1)平衡压强,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2);BC
(3)防止副反应发生(或提高次氯酸钠的产率);将澄清石灰水换成NaOH溶液,且换成防倒吸装置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知识点】过滤;蒸发和结晶、重结晶;中和滴定;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装置A中的橡胶管连接分液漏斗上口和烧瓶,起到保持上下压强一致的作用,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2)若药品n为,装置A中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不加热条件下,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可以选用强氧化剂,如、和,
故答案为:BC;
(3)氯气与NaOH反应制取NaClO,若温度高则会发生副反应,故将NaOH浸入冰水中,可以防止生成;饱和石灰水浓度小,吸收氯气的量少,吸收多余氯气应该选用NaOH溶液,不应使用澄清石灰水,需将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换成NaOH溶液,且应换为防倒吸装置。
(4)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制取晶体,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所以一段时间后将C中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产品。
(5)滴定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溶液显蓝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中刚好被还原,蓝色褪去,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在中Cl显价,与KI反应时能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关系式,反应消耗20mL 的溶液,所以25.00mL待测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是,则产品的纯度为%%。
【分析】思路分析:装置A目的为制备氯气,采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固液不加热型制备氯气,橡胶管目的为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B中饱和食盐水目的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长颈漏斗目的为平衡压强,装置C为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次氯酸钠,D装置为吸收多余的氯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化和杀菌消毒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丁达尔效应
C.BaSO4常用来作胃镜中的“钡餐”
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解析】【解答】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悬浮杂质,胶体可以净化水,但不能消毒杀菌,故A不符合题意;
B.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不是利用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钡和胃酸不反应且无毒,所以常用来作胃镜中的“钡餐”,故C符合题意;
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不是碘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A.氢氧化铝胶体净水原理是利用其吸附水中杂质,属于物理净水。
D.单质碘有毒,不可直接加入。
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
A.云蒸霞蔚 B.百炼成钢 C.火树银花 D.水滴石穿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云蒸霞蔚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烟花燃放和张灯有燃烧,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包含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反应本质为:有无新物种的生成。
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钛(Ti)被称为“生物金属”,由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为:①TiO2 + 2Cl2 + 2C TiCl4 + 2CO,②TiCl4 + 2Mg 2MgCl2 + T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②中每生成1 mol Ti转移4 mol电子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分析题干反应①②可知,两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反应②是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经分析可知,反应①中TiO2中Ti和O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故Ti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符合题意;
D.反应②中T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故每生成1 mol Ti转移4 mol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O
C
D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Na2CO3属于盐类,故A不符合题意;
B.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和水,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NaHSO4属于盐类,故C不符合题意;
D.KOH属于碱,HNO2属于酸,NaHCO3属于盐,CaO为碱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NaHSO4虽然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但是它不是酸,属于盐,Na2O2为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5.(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生活中很多美丽的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现象与蕴含的化学知识不符合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知识 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 玫瑰金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硅酸的性质及制法;合金及其应用;焰色反应
【解析】【解答】A.某些金属元素灼烧时将发出特殊的颜色的光,就是利用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A不合题意;
B.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B符合题意;
C.溶洞奇观形成过程涉及到沉淀溶解平衡CaCO3+H2O+CO2Ca(HCO3)2,C不合题意;
D.玫瑰金是一种合金,故硬度高于各成分金属,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A.焰色反应是电子跃迁发出的颜色,属于物理变化。
B.水晶、玛瑙、石英等装饰品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合金硬度大,可以做装饰品,纯金属硬度小。
6.(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标准状况下,8.96LNH3气体可以将100mL2mol L-1NaClO溶液中ClO-完全转化为Cl-,则NH3反应后的产物为( )
A.N2H4 B.N2 C.NO D.NO2
【答案】A
【知识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标况下8.96LNH3的物质的量为=0.4mol,100mL2mol L-1NaClO溶液中ClO-的物质的量为0.1L×2mol L-1=0.2mol,完全转化为Cl-,得到0.2mol×2=0.4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个NH3失去=1个电子,所以NH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1价变为-2价,N2H4中N元素为-2价;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列式计算即可,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还原剂失去电子物质的量。
7.(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Al3+、Na+、I-、
B.0.1mol·L-1NaAlO2溶液:、K+、、
C.lg<0溶液:CH3COO-、Ba2+、、Br-
D.0.1mol·L-1Fe(NO3)2溶液:[Fe(CN)6]3-、Na+、、Cl-
【答案】C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在酸性条件下产生SO2和S,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
B.与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与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即是c(H+)D.Fe2+与 [Fe(CN)6]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思路分析:判断离子共存方法,1.看溶液中离子之间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和弱电解质而不能共存;2看离子之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3.注意题目隐含条件,颜色、pH。
8.(2022·松江模拟)两种溶液相互滴加,反应过程中现象完全相同但离子方程式不同的是( )
A.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 B.Na2CO3溶液与稀盐酸
C.Ca(HCO3)2溶液与Ca(OH)2溶液 D.AlCl3溶液与NaOH溶液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向NaHCO3滴加Ca(OH)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CaCO3↓+2H2O+,向Ca(OH)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a2++ OH-= CaCO3↓+H2O,A项符合题意;
B.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无现象然后有气体产生,向稀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有气体生成,B项不符合题意;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Ca(OH)2,直接有白色沉淀,向Ca(OH)2溶液中滴加Ca(HCO3)2也是直接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且离子方程式相同为:+ Ca2++OH- =CaCO3↓+H2O,C项不符合题意;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消失,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互滴时均会产生白色沉淀,但NaHCO3的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
B.与H+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C.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互滴时反应是唯一的;
D.Al3+与OH-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9.(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气体和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析】【解答】A.根据m=nM=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NA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密度ρ=,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符合题意;
C.气体的物质的量n=和气体的状态有 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C不符合题意;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三个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若质量相同,那么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又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可以比较密度关系。
10.(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涉及如下化学反应:
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
②Se+2H2SO4(浓)=2SO2↑+SeO2+2H2O;
③Se+4HNO3(浓)=SeO2+4NO2↑+2H2O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eO2、H2SO4(浓)、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
B.反应①中Se是氧化产物,I2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生成6分子I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4个
D.反应②、③中等质量的Se消耗H2SO4和HNO3的分子数之比为2∶1
【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解析】【解答】A.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则根据①可知氧化性:SeO2>I2,②中氧化性:H2SO4(浓)>SeO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I2,A符合题意;
B.反应①SeO2+4KI+4HNO3=Se+2I2+4KNO3+2H2O中,S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Se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反应①中每有6分子I2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应为12个,C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可知,设Se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由反应②、③可知等量的Se消耗浓H2SO4和浓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mol:4 mol=1: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将2.4gFe、Mg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硝酸被还原成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3.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 )
A.0.986 B.1.12 C.3.36 D.6.72
【答案】B
【知识点】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灼烧后得到的固体是MgO和Fe2O3的混合物,设Fe、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56x+24y=2.4,160×x×0.5+40y=3.6,联立解得:x=0.03、y=0.03,因为稀硝酸足量,合金中的金属铁将被氧化成Fe3+,镁被氧化成Mg2+,2.4g合金失电子总数为0.03mol×2+0.03mol×3=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15mol5 2=0.05mol,标况下0.05molNO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合金质量列出一个关系式,再根据灼烧后固体质量,MgO和Fe2O3的质量为3.6g,列出一个关系式,联立即可求出二者的物质的量,在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求出氢气的量。
1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知物质X为CO2,属于氧化产物
B.每转移1 mol e-时,生成2 mol X
C.反应中PdCl2作氧化剂,被还原
D.还原性:CO>Pd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CO、PdCl2参加反应,PdCl2被还原成Pd,则CO被氧化成CO2,反应方程式为CO+PdCl2+H2O =Pd+CO2+2HCl;
A.根据上述分析,X为CO2,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至+4价,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1molCO2时转移电子2mol,因此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0.5molCO2,B符合题意;
C.PdCl2中Pd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CO>Pd,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
B.海水中Br- 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
C.该工艺流程可证明还原性:Br- >SO2>Cl-
D.“吸收塔”内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
【答案】C
【知识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分析可知,“吹出法”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蒸馏和冷凝等环节,A不符合题意;
B.海水中溴离子浓度较低,经过经氧化、吹出、吸收后,可实现溴的富集,B不符合题意;
C.吸收塔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SO2的主要作用是还原Br2,还原性SO2>Br->Cl-,C符合题意;
D.工业上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 Br2,由电子及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再加入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向海水中通入氯气,氯气置换出单质溴,由于溴浓度很低,无法提取,利用空气把单质溴吹出,再被二氧化硫溴水,然后再被单质氯气置换出来,此时溴的浓度高,该过程称为溴的富集,最后通过蒸馏的方式回去液溴。
1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常通过反应“P4+3NaOH+3H2O==3NaH2PO2+PH3↑”制得,产物PH3中P的化合价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B.31g P4中所含P-P键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生成2.24 L PH3(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目为0.3×6.02×1023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 P4分子中存在P P键,为非极性键,A项不符合题意;
B. 1个P4分子含有6个P P键,则31g即0.25mol P4,所含P P键的物质的量为1.5 mol,B项不符合题意;
C. 反应生成NaH2PO2,P的元素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生成PH3,P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 3价,可知NaH2PO2为氧化产物,PH3为还原产物,则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项不符合题意;
D. 生成PH3,P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 3价,则反应生成2.24 L PH3(标准状况),即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3×6.02×1023,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1.计算时要注意,一个P4分子中含有6个非极性共价键;2.该反应为歧化反应,p4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化合价升降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3:1.
15.(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100 mL的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1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 mL;
第2份加足量Ba(OH)2溶液,得沉淀4.30 g,再用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得沉淀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Ba2+一定存在
B.100 mL该溶液中含
C.Na+不一定存在
D.Cl-不确定,可向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
【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0.01 mol ,由于Ba2+与会反应产生BaSO4沉淀,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A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在100 mL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B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100 m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n()=0.01 mol,n()=0.01 mol,n()=0.02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阳离子Na+,C不符合题意;
D.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若向原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 Ag+与会产生Ag2SO4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检验Cl-是否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离子共存解题技巧:1.结合已知题目信息,首先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2、利用互斥原则,根据已经存在的离子判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3、结合溶液电中性原则,判断一些离子是否共存,4、对于Na+、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16.(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溴化亚铁中通入过量氯气:
B.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
C.溶液滴加到氨水中:
D.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溴化亚铁中通入过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A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B不符合题意;
C.溶液滴加到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方程式为:NaHCO3+Ca(OH)2=CaCO3↓+NaOH+H2O,故离子方程式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3.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离子
4.过量与少量问题
17.(2020高一上·洮南期中)①将质量分数为60%的稀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w;②将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氨水加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 )
A.W<30% C>3 mol·L-1 B.W<30% C<3 mol·L-11
C.W>30% C>3 mol·L-1 D.W>30% C<3 mol·L-1
【答案】C
【知识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①将质量分数为60%的稀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w= , ,所以W>30%;②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将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氨水加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物质的量浓度C= , ,所以C>3 mol·L-1,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注意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密度不同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谁的质量大浓度就偏向于谁。
18.(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B.2.24L(标准状况)乙烷与足量Cl2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的总数为0.2
C.常温下,14g和混合气体所含的极性键数目为2
D.0.1molCl2与CH4光照时完全反应,形成的C—Cl键总数为0.2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A.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则18g重水中含有的质子数为个,A不符合题意;
B.乙烷和氯气取代后可以生成一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根据碳原子数守恒可知,生成的有机物分子数为乙烷的分子数,即为0.1NA个,B不符合题意;
C.和最简式均为CH2,含有2个极性键,14gCH2物质的量为1mol,14g和混合气体所含的极性键数目为2,C符合题意;
D.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1mol甲烷可以形成1molC-Cl键,则0.1mol Cl2与CH4光照时完全反应,形成C-Cl键总数为0.1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B.虽然有机产物很多,但是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有机物之和为0.1mol。
C.对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可以利用最简式相同,算出最简式的物质的量即可计算。
19.(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稳定、容易生产且用途广泛,是临床诊断、生物技术和环境化学领域多种潜在应用的有力工具。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热法制备磁性纳米颗粒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B.离子方程式中
C.每生成,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
D.该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A.根据上述分析,还原剂是Fe2+、,A项不符合题意;
B.方程式等号左右电荷要守恒,故x=4,保证等号左右电荷代数和均为-2,B项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 Fe3O4需要消耗1mol O2,3个Fe2+中有两个Fe2+失电子,则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C项符合题意;
D.该条件下O2作氧化剂,为氧化产物,故O2氧化性强于,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配平化学方程式,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20.(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一定量的金属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混合气体(含)共。将上述气体平均分为两份,一份与标准状况下混合后,用水吸收,无气体剩余;另一份恰好能被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和的盐溶液,则其中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8.96L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的混合气体1.8mol与8.96LO2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恰好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根据电子转移守恒,Cu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氧气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故一半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0.4mol×4=1.6mol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 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2 =0.8mol,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5L×2mol/L-0.8mol=0.2mol,
故答案为:B。
【分析】在解答复杂的化学计算是要充分利用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避免复杂的化学方式计算,简化计算,在运用得失电子守恒是要弄清楚那些物质得电子,那些物质失去电子。
二、综合题
21.(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2O3、FeO,杂质为Al2O3和SiO2等)生产铁基颜料铁黄(FeOOH)的制备流程如下:
(1)“酸溶”时,Fe2O3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 (填化学式);Fe3+被FeS2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氧化”中,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滤液Ⅱ中溶质是Al2(SO4)3和 (填化学式):“洗涤”时,检验铁黄表面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
【答案】(1)Fe2O3+6H+=2Fe3++3H2O
(2)SiO2;2Fe3++FeS2=3Fe2++2S
(3)4Fe2++8NH3·H2O+O2=4FeOOH↓+8NH4++2H2O
(4)(NH4)2SO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干净
【知识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即Fe2O3+3H2SO4=Fe2(SO4)3+3H2O,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由流程分析可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FeS2、S和SiO2;-2价的硫离子具有还原性,FeS2可以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S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S2=3Fe2++2S;
(3)在碱性环境下,亚铁离子可以被氧气氧化为生成FeOOH,则“氧化”中,亚铁离子、氧气及氨水反应生成FeOOH、铵根离子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4Fe2++8NH3 H2O+O2=4FeOOH↓+8NH4++2H2O;
(4)滤液I中加氨水调节pH,会生成硫酸铵,所以滤液Ⅱ中溶质是Al2(SO4)3和(NH4)2SO4;铁黄表面附着的离子为硫酸根离子,若洗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已经洗净,则其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干净。
【分析】思路分析: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
22.(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I.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以下物质:①晶体②③液态醋酸④铜⑤固体⑥纯蔗糖()⑦酒精()⑧熔化的⑨氨水⑩液氨。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相应序号)
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4)Ⅱ.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
(ⅰ)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ⅱ)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
(ⅲ)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5)补齐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 。
(6)写出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7)结合实验(ⅲ),你认为实验室制备,用可溶性铝盐和 反应更佳(填化学式)。
【答案】(1)④⑧⑨
(2)②⑥⑦⑩
(3)①⑤⑧
(4)K+、、Al3+、Mg2+;Fe2+、Cu2+、Ba2+、
(5)(滴加稀硝酸酸化),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
(6)
(7)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④⑧⑨;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⑩;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⑤⑧;
(4)据此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Al3+、Mg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Fe2+、Cu2+、Ba2+、;
(5)补齐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滴加稀硝酸酸化),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
(6)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7)实验室制备,用可溶性铝盐和,因为氢氧化铝不会溶解于一水合氨中。
【分析】(2)概念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要发生电离;3.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3)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4)离子共存解题技巧:1.结合已知题目信息,首先判断肯定存在的离子,2、利用互斥原则,根据已经存在的离子判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3、结合溶液电中性原则,判断一些离子是否共存,4、对于Na+、K+可以通过焰色反应判断是否存在。
23.(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已知: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还原产物+较弱氧化产物。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 、 ;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 I-(填“>”、“<”、“=”);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 (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
【答案】(1)CuI;I2
(2)2Cu+I2=2CuI↓
(3)>;高
(4)A;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解析】【解答】(1)氧化性Cu2+>I2,还原性Cu>I->Cu+,所以Cu2+和I-反应,Cu2+被还原为Cu+、I-被氧化为I2,Cu+和I-结合为难溶于水的CuI沉淀,所以反应的产物是CuI、I2;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其中的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的缘故,加入金属铜,金属铜可以和碘单质反应生成CuI,反应方程式为2Cu+I2=2CuI↓;
(3)欲消除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说明碘单质可以和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碘化氢,还原性H2S>I-;硫离子的还原性大于碘离子,所以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高;
(4)A.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H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被氧化的元素是汞元素,故A不正确;
B.该反应CuI中Cu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故B正确;
C.Cu2HgI4是Hg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Cu2HgI4是氧化产物,故C不正确;
D.H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反应中转移电子2mol,故D正确;
选AC。
【分析】(1)根据氧化还原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还原性,根据题目上的氧化性顺序,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4)解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题目时,首先标注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画出双线桥,找到电子转移情况,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24.(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磷酸三钠次氯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易存放的广谱、高效、低毒含氯消毒剂。某研究小组同学拟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该消毒剂:
已知: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橡胶管的作用是 。
(2)若药品n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下列药品可以代替高锰酸钾的是 (填字母)。
A.二氧化锰 B.重铬酸钾 C.氯酸钾 D.浓硫酸
(3)C中通入氯气制取NaClO时,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 ;装置D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4)观察到D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关闭A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C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入和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将C中溶液经过 、 、过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产品。
(5)产品纯度测定:(的摩尔质量为Mg/mol)
①称取a g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
②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足量KI溶液,此时溶液呈棕色;
③滴入3滴5%淀粉溶液,然后用的溶液滴定;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则产品的纯度为 (用含a、M的代数式表示)。(已知:)
【答案】(1)平衡压强,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2);BC
(3)防止副反应发生(或提高次氯酸钠的产率);将澄清石灰水换成NaOH溶液,且换成防倒吸装置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5)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知识点】过滤;蒸发和结晶、重结晶;中和滴定;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装置A中的橡胶管连接分液漏斗上口和烧瓶,起到保持上下压强一致的作用,便于浓盐酸顺利流下。
(2)若药品n为,装置A中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不加热条件下,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可以选用强氧化剂,如、和,
故答案为:BC;
(3)氯气与NaOH反应制取NaClO,若温度高则会发生副反应,故将NaOH浸入冰水中,可以防止生成;饱和石灰水浓度小,吸收氯气的量少,吸收多余氯气应该选用NaOH溶液,不应使用澄清石灰水,需将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换成NaOH溶液,且应换为防倒吸装置。
(4)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制取晶体,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所以一段时间后将C中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得到粗产品。
(5)滴定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溶液显蓝色,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中刚好被还原,蓝色褪去,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在中Cl显价,与KI反应时能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从降低到,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关系式,反应消耗20mL 的溶液,所以25.00mL待测液中含的物质的量是,则产品的纯度为%%。
【分析】思路分析:装置A目的为制备氯气,采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固液不加热型制备氯气,橡胶管目的为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下,B中饱和食盐水目的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长颈漏斗目的为平衡压强,装置C为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次氯酸钠,D装置为吸收多余的氯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