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三年级科学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三年级科学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25 14:30: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三年级科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三上·临平期末)妈妈把湿衣服晾在户外,湿衣服会慢慢变干,这是一种(  )现象。
A.结冰 B.融化 C.蒸发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蒸发的认识,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慢慢变干,这是一种蒸发现象,衣服中的水分慢慢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故选:C。
2.(2021三上·临平期末)橡皮泥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橡皮泥。下列变化与橡皮泥的变化相似的是(  )。
A.纸燃烧后变成了灰 B.纸撕成了碎片 C.面包发霉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A.纸燃烧后变成了灰是纸变成了灰,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纸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纸撕成了碎片是纸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面包发霉了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食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点的认识,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故选:B。
4.(2021三上·临平期末)夏天,从游泳池的水里出来时我们会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  )。
A.水很凉快
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C.空气温度低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体湿漉漉的全是水,身体表面的水会蒸发吸热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感觉身上很凉爽。
故选:B。
5.(2021三上·临平期末)冬天,洗完澡后卫生间里的镜子变得模糊,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
A.水变成了水蒸气 B.水蒸气变成了水 C.水变成了霜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里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面,液化形成小水滴附在镜面上,因此镜面变糊了。
故选:B。
6.(2021三上·临平期末)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下列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  )
A.食盐 B.面粉 C.沙子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常见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白糖、食盐、小苏打等;食用油、面粉、沙子不能溶解于水。
7.(2021三上·临平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其实就是比较(  )。
A.溶解的速度和溶解的量
B.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
C.在相同的水量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一些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物质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所以其实就是比较在相同的水量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一些。
故选:C。
8.(2021三上·临平期末)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读数时的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呈(  )角度观察。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读数时,我们的视线应与该仪器内液体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B。
9.(2021三上·临平期末)下列物体中,与空气的形态一样的物质是(  )。
A.啤酒 B.小苏打 C.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属于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啤酒有固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是液体;小苏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固体。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符合气体的特征。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图,此时自制的气球天平是平衡的,假如把左边的气球刺破,天平会(  )。
A.左边的往上 B.左边的向下 C.仍旧是平衡的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在天平的两端都有挂充气的气球,当刺破左边的气球时,因为空气有质量,右边因为有重量的气球,因此左边会往上。故选:A。
11.(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右图,将瓶口倾斜放入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而且气泡总是从水面的下方往上方冒出,这说明了(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和水一样重 C.空气比水轻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将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气泡总是从水面下方往水面上方冒出,说明空气比水轻。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图,吹(  )管,水会从另一根管子里流出来。
A.a B.b C.a和b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如图所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需要向管吹气;由于空气占据空间,从而把水从a管中挤出。
故选:B。
13.(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倾斜倒扣
B.竖直倒扣
C.前面两种方法都可行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倾斜倒扣时水挤压空气从倾斜的一端流出,杯底没有空气,水就能完全进入杯中了。
故选:B。
14.(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升到空中后过一会儿就会掉下来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袋子破了
B.袋子里的空气没有了
C.袋子里的空气不热了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将带着塑料袋升空。因为没有持续的加热,等空气变凉后,塑料袋受到重力的作用慢慢下降。
故选:C。
15.(2021三上·临平期末)人们需要佩戴口罩预防流感,主要是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  )的特点而传播。
A.比较轻 B.会流动 C.容易被压缩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性质: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具有流动性。人们需要佩戴口罩预防流感,主要是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会流动的特点传播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1三上·临平期末)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开私家车出行
B.多坐公交车出行
C.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焚烧垃圾
【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危害植物,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死亡;影响气候,下酸雨,增高大气温度,影响全球气候,我们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多坐公交车出行,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焚烧垃圾,BC做法正确,A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空气。
故选:A。
17.(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图表示(  )天气。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多于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8.(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里 B.大气圈外 C.太空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
故选:A。
19.(2021三上·临平期末)天气的冷热每个人感受常常不同,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A.气温计 B.体温计 C.水温计
【答案】A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计的认识,测量空气冷热程度应该用气温计,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水温计用来测量水温。
故选:A。
20.(2021三上·临平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之一。
A.霾 B.雾 C.冰雹
【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霾、雾不属于降水形式。
21.(2021三上·临平期末)课堂上,我们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容器比较适合做雨量器。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A是透明直筒的容器,适合做雨量器; B是直筒不透明的容器,不适合做雨量器; C透明不是直筒的容器,不适合做雨量器。
故选:A。
22.(2021三上·临平期末)模拟降雨结束,我们要等液面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还要加上单位“(  )”。
A.分米 B.毫米 C.厘米
【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模拟降雨结束,我们要等液面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还要加上单位毫米。
故选:B。
23.(2021三上·临平期末)小科拿着气温计在走廊上、阳光下、大树旁测得不同的温度,(  )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温。
A.走廊上28℃ B.阳光下32℃ C.大树旁26℃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分析选项可知,大树旁26℃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温。
故选:C。
24.(2021三上·临平期末)大雪飘飘、阴雨密布、阳光明媚,这些词语都是描述(  )的。
A.气候 B.天气 C.环境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阳光明媚”都是描述天气的。
故选:B。
25.(2021三上·临平期末)著名气象学家(  ),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最终成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A.袁隆平 B.钟南山 C.竺可桢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观察记录气象数据,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的首批气象台站。
故选:C。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2分)
26.(2021三上·临平期末)水只有在加热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根据对蒸发的认识,水在常温下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并不是只有加热在变成水蒸气。
27.(2020四上·邹城期末)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升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
28.(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要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体加热,因为焰心温度最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认识,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故题干说法错误。
29.(2021三上·临平期末)把密封罐里的空气抽去一半,这个瓶子里只剩下半罐空气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当密封罐里的空气抽出一半,剩余空气会被扩散,充满整个空间,不会只剩下半瓶空气;但瓶内气体的压强或质量都减小了。
30.(2021三上·临平期末)“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中,我们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等物体,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
【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由于体积的泡沫塑料块更轻,可以漂浮在水中,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泡沫塑料,利用它的漂浮来判断水位变化。
31.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可知,水不具备透明的性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就可以解答此题。
32.(2021三上·临平期末)自然界中,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多,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少,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
【答案】(1)正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多,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少,受到太阳热量多的地方温度高,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风。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3.把粉笔放入水中也会冒气泡,说明粉笔中也有空气。
【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把粉笔放入水中也会冒气泡,是因为粉笔中有空气,水占据了空间,气体便溢出来了。
34.(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利用注射器制作了空气压缩枪,在游戏时,注射器管口不能对着人。(  )
【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做空气压缩枪游戏时,枪口不能对着别人。因为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容易伤害人的身体健康。
35.(2021三上·临平期末)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快,表示风力越大风级越低。(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快,表示的风力越大风级越高。题干错误。
36.(2021三上·临平期末)人们可以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
【答案】(1)正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动植物预报天气的认识可知,人们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比如蚂蚁搬家、燕子低飞、松果鳞片的变化等。
37.(2021三上·临平期末)利用卫星、雷达等技术,可以准确无误地观测天气。(  )
【答案】(1)正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雨-雨、雪、冰雹、雾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三、读图连线题。(每空1分,共8分)
38.(2021三上·临平期末)请把下面这些“分离食盐和水” 的实验材料和名称连一连。
【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分析图片可知,从上到下分别是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39.(2021三上·临平期末)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答案】十七摄氏度;17℃;零下五摄氏度;-5℃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图1读作:十七摄氏度;写作:17℃;图2读作: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四、实验探究题(每1题10分,每1小题2分,共30分)
40.(2021三上·临平期末)(一)周末到了,小科一家在吃火锅,他一边吃一边观察,有了很多发现。
(1)小科往锅里加入冷水然后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他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泡越来越多
B.气泡越来越少
C.气泡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
(2)过了不久,水沸腾了,此时水的温度最接近(  )
A.30℃ B.60℃ C.100℃
(3)与此同时,火锅的上方热气腾腾,这些“白汽”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白烟
(4)于是,小科往锅里放食盐,为了让食盐溶解更快点,他会选择(  )。
A.粗盐、搅拌 B.细盐、搅拌 C.粗盐、不搅拌
(5)一家子吃着吃着,发现食材变得越来越咸了,要想让锅里的汤吃起来淡一点,可以用(  )方法来解决。
A.不断搅拌 B.让锅里的水再变少 C.往锅里加水
【答案】(1)A
(2)C
(3)A
(4)B
(5)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越来越多。
(2)通常情况下,水温达到100℃发生沸腾。过了不久,水沸腾了,此时水的温度最接近100℃。
(3)与此同时,火锅的上方热气腾腾,这些“白汽”是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结现象。
(4)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影响溶解的快慢。为了让食盐溶解更快一点,他会选择细盐、搅拌。
(5)一家子吃着吃着,发现食材变得越来越减了,要想让锅里的汤吃起来淡一点,可以用往锅里加水的方法来解决。
41.(2021三上·临平期末)(二)在研究空气时,小科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改变吗?
(1)他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了如右图现象,可知第   支注射器中装的是空气,第   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
(2)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时,这个注射器里空气的质量(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3)从这组对比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空气(  )。
A.占据空间 B.可以被压缩 C.有质量
(4)小科松开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观察到(  )现象。
A.活塞会往外推 B.活塞会往里压 C.活塞位置不变
(5)以下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原理的是(  )。
A.篮球 B.热气球 C.汽车轮胎
【答案】(1)二;一
(2)C
(3)B
(4)A
(5)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1)他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了如图现象,可知第二支注射器中装的是空气,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第一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因为水不能被压缩。
(2)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时,这个注射器里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故选项C符合题意。
(3)从这组对比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4)小科松开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活塞会往外推,故选项A符合题意。
(5)汽车轮胎、篮球都是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的应用;热气球没有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原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42.(2021三上·临平期末)(三)小科是学校气象站小气象员,他坚持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下面是部分记录: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20℃ 18℃ 18℃ 17℃ 18℃ 19℃ 16℃
? 东风1级 北风1级 东风2级 东风1级 东风1级 0级
(1)11月1日的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缺失,但小科那天正好担任升旗手,他清楚地记得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完全展开。据此可知,当时刮的是   风;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应该记录为   级。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低气温是   ,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
(3)根据小科这一周的天气日历,我们   (填“能”或“不能”)推测出小科的家乡气候特点。
(4)小科在11月3日观察记录了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制作成一天的气温柱状图。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5)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A.气温一直升高
B.气温先升高再降低
C.气温一会儿低,一会儿高
(6)根据这一周的天气,小科和同学们一般会穿(  )。
A.羽绒衣 B.毛衣 C.短袖
【答案】(1)北;2
(2)16℃;阴
(3)不能
(4)14
(5)B
(6)B
【知识点】天气现象;风的大小和方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界的事物判断风力和风向。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完全展开。据此可知,当时刮的是北风;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应该记录为2级大风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低气温是16℃,出现在11月7日,出现最多的天气是阴,有六天。
(3)气候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根据小科这一周的天气日历,我们不能推测出小科的家乡气候特点。
(4)分析气温柱状图:这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5)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气温先升高再降低。
(6)根据这一周的天气,气温凉爽,小科和同学们一般会穿毛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三年级科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1三上·临平期末)妈妈把湿衣服晾在户外,湿衣服会慢慢变干,这是一种(  )现象。
A.结冰 B.融化 C.蒸发
2.(2021三上·临平期末)橡皮泥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橡皮泥。下列变化与橡皮泥的变化相似的是(  )。
A.纸燃烧后变成了灰 B.纸撕成了碎片 C.面包发霉了
3.(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食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
4.(2021三上·临平期末)夏天,从游泳池的水里出来时我们会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  )。
A.水很凉快
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C.空气温度低
5.(2021三上·临平期末)冬天,洗完澡后卫生间里的镜子变得模糊,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  )。
A.水变成了水蒸气 B.水蒸气变成了水 C.水变成了霜
6.(2021三上·临平期末)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下列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  )
A.食盐 B.面粉 C.沙子
7.(2021三上·临平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其实就是比较(  )。
A.溶解的速度和溶解的量
B.哪种物质的溶解速度快
C.在相同的水量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一些
8.(2021三上·临平期末)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读数时的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呈(  )角度观察。
A. B. C.
9.(2021三上·临平期末)下列物体中,与空气的形态一样的物质是(  )。
A.啤酒 B.小苏打 C.水蒸气
10.(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图,此时自制的气球天平是平衡的,假如把左边的气球刺破,天平会(  )。
A.左边的往上 B.左边的向下 C.仍旧是平衡的
11.(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右图,将瓶口倾斜放入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而且气泡总是从水面的下方往上方冒出,这说明了(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和水一样重 C.空气比水轻
12.(2021三上·临平期末)如图,吹(  )管,水会从另一根管子里流出来。
A.a B.b C.a和b都可以
13.(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杯子底部粘上一个纸团,杯子应该怎样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呢?(  )
A.倾斜倒扣
B.竖直倒扣
C.前面两种方法都可行
14.(2021三上·临平期末)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热气球升到空中后过一会儿就会掉下来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袋子破了
B.袋子里的空气没有了
C.袋子里的空气不热了
15.(2021三上·临平期末)人们需要佩戴口罩预防流感,主要是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  )的特点而传播。
A.比较轻 B.会流动 C.容易被压缩
16.(2021三上·临平期末)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开私家车出行
B.多坐公交车出行
C.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焚烧垃圾
17.(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图表示(  )天气。
A.晴天 B.多云 C.阴天
18.(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里 B.大气圈外 C.太空
19.(2021三上·临平期末)天气的冷热每个人感受常常不同,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
A.气温计 B.体温计 C.水温计
20.(2021三上·临平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之一。
A.霾 B.雾 C.冰雹
21.(2021三上·临平期末)课堂上,我们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容器比较适合做雨量器。
A. B. C.
22.(2021三上·临平期末)模拟降雨结束,我们要等液面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还要加上单位“(  )”。
A.分米 B.毫米 C.厘米
23.(2021三上·临平期末)小科拿着气温计在走廊上、阳光下、大树旁测得不同的温度,(  )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温。
A.走廊上28℃ B.阳光下32℃ C.大树旁26℃
24.(2021三上·临平期末)大雪飘飘、阴雨密布、阳光明媚,这些词语都是描述(  )的。
A.气候 B.天气 C.环境
25.(2021三上·临平期末)著名气象学家(  ),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最终成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A.袁隆平 B.钟南山 C.竺可桢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2分)
26.(2021三上·临平期末)水只有在加热时才能变成水蒸气。(  )
27.(2020四上·邹城期末)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升高。(  )
28.(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要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体加热,因为焰心温度最高。(  )
29.(2021三上·临平期末)把密封罐里的空气抽去一半,这个瓶子里只剩下半罐空气了。(  )
30.(2021三上·临平期末)“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实验中,我们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等物体,可以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  )
31.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的。
32.(2021三上·临平期末)自然界中,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多,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少,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  )
33.把粉笔放入水中也会冒气泡,说明粉笔中也有空气。
34.(2021三上·临平期末)我们利用注射器制作了空气压缩枪,在游戏时,注射器管口不能对着人。(  )
35.(2021三上·临平期末)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快,表示风力越大风级越低。(  )
36.(2021三上·临平期末)人们可以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
37.(2021三上·临平期末)利用卫星、雷达等技术,可以准确无误地观测天气。(  )
三、读图连线题。(每空1分,共8分)
38.(2021三上·临平期末)请把下面这些“分离食盐和水” 的实验材料和名称连一连。
39.(2021三上·临平期末)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四、实验探究题(每1题10分,每1小题2分,共30分)
40.(2021三上·临平期末)(一)周末到了,小科一家在吃火锅,他一边吃一边观察,有了很多发现。
(1)小科往锅里加入冷水然后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他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泡越来越多
B.气泡越来越少
C.气泡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
(2)过了不久,水沸腾了,此时水的温度最接近(  )
A.30℃ B.60℃ C.100℃
(3)与此同时,火锅的上方热气腾腾,这些“白汽”是(  )。
A.小水滴 B.水蒸气 C.白烟
(4)于是,小科往锅里放食盐,为了让食盐溶解更快点,他会选择(  )。
A.粗盐、搅拌 B.细盐、搅拌 C.粗盐、不搅拌
(5)一家子吃着吃着,发现食材变得越来越咸了,要想让锅里的汤吃起来淡一点,可以用(  )方法来解决。
A.不断搅拌 B.让锅里的水再变少 C.往锅里加水
41.(2021三上·临平期末)(二)在研究空气时,小科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可以改变吗?
(1)他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了如右图现象,可知第   支注射器中装的是空气,第   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
(2)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时,这个注射器里空气的质量(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不变
(3)从这组对比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空气(  )。
A.占据空间 B.可以被压缩 C.有质量
(4)小科松开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观察到(  )现象。
A.活塞会往外推 B.活塞会往里压 C.活塞位置不变
(5)以下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原理的是(  )。
A.篮球 B.热气球 C.汽车轮胎
42.(2021三上·临平期末)(三)小科是学校气象站小气象员,他坚持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下面是部分记录: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20℃ 18℃ 18℃ 17℃ 18℃ 19℃ 16℃
? 东风1级 北风1级 东风2级 东风1级 东风1级 0级
(1)11月1日的风向和风速等级记录缺失,但小科那天正好担任升旗手,他清楚地记得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完全展开。据此可知,当时刮的是   风;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应该记录为   级。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低气温是   ,出现最多的天气是   。
(3)根据小科这一周的天气日历,我们   (填“能”或“不能”)推测出小科的家乡气候特点。
(4)小科在11月3日观察记录了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制作成一天的气温柱状图。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
(5)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A.气温一直升高
B.气温先升高再降低
C.气温一会儿低,一会儿高
(6)根据这一周的天气,小科和同学们一般会穿(  )。
A.羽绒衣 B.毛衣 C.短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的蒸发的认识,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慢慢变干,这是一种蒸发现象,衣服中的水分慢慢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A.纸燃烧后变成了灰是纸变成了灰,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纸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纸撕成了碎片是纸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面包发霉了是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冰点的认识,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体湿漉漉的全是水,身体表面的水会蒸发吸热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感觉身上很凉爽。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里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用手摸上去湿湿的。此现象主要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面,液化形成小水滴附在镜面上,因此镜面变糊了。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常见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白糖、食盐、小苏打等;食用油、面粉、沙子不能溶解于水。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物质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所以其实就是比较在相同的水量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一些。
故选:C。
8.【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读数时,我们的视线应与该仪器内液体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的认识,空气属于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啤酒有固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是液体;小苏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固体。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符合气体的特征。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在天平的两端都有挂充气的气球,当刺破左边的气球时,因为空气有质量,右边因为有重量的气球,因此左边会往上。故选:A。
1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将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在水中,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气泡总是从水面下方往水面上方冒出,说明空气比水轻。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如图所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子里挤出来,需要向管吹气;由于空气占据空间,从而把水从a管中挤出。
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倾斜倒扣时水挤压空气从倾斜的一端流出,杯底没有空气,水就能完全进入杯中了。
故选:B。
14.【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将带着塑料袋升空。因为没有持续的加热,等空气变凉后,塑料袋受到重力的作用慢慢下降。
故选:C。
15.【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性质:空气有质量,但是很轻,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具有流动性。人们需要佩戴口罩预防流感,主要是因为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会流动的特点传播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A
【知识点】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危害植物,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至死亡;影响气候,下酸雨,增高大气温度,影响全球气候,我们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多坐公交车出行,垃圾分类投放,不随意焚烧垃圾,BC做法正确,A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空气。
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云量多于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8.【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综合显示的大气状况,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里。
故选:A。
19.【答案】A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计的认识,测量空气冷热程度应该用气温计,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水温计用来测量水温。
故选:A。
20.【答案】B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霾、雾不属于降水形式。
21.【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A是透明直筒的容器,适合做雨量器; B是直筒不透明的容器,不适合做雨量器; C透明不是直筒的容器,不适合做雨量器。
故选:A。
22.【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模拟降雨结束,我们要等液面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还要加上单位毫米。
故选:B。
23.【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分析选项可知,大树旁26℃的气温可以代表当地的气温。
故选:C。
24.【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大雪飘飘”、“阴云密布”、“阳光明媚”都是描述天气的。
故选:B。
25.【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观察记录气象数据,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的首批气象台站。
故选:C。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根据对蒸发的认识,水在常温下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并不是只有加热在变成水蒸气。
27.【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100℃不变。
28.【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火焰温度的认识,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故题干说法错误。
2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当密封罐里的空气抽出一半,剩余空气会被扩散,充满整个空间,不会只剩下半瓶空气;但瓶内气体的压强或质量都减小了。
30.【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为了方便观察水位的变化,由于体积的泡沫塑料块更轻,可以漂浮在水中,可以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泡沫塑料,利用它的漂浮来判断水位变化。
31.【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解答】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可知,水不具备透明的性质,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根据空气和水的性质就可以解答此题。
32.【答案】(1)正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多,有些地方受到太阳热量少,受到太阳热量多的地方温度高,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形成风。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3.【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把粉笔放入水中也会冒气泡,是因为粉笔中有空气,水占据了空间,气体便溢出来了。
34.【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做空气压缩枪游戏时,枪口不能对着别人。因为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容易伤害人的身体健康。
35.【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风速仪上的风杯转动得越快,表示的风力越大风级越高。题干错误。
36.【答案】(1)正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 根据动植物预报天气的认识可知,人们可以根据动植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比如蚂蚁搬家、燕子低飞、松果鳞片的变化等。
37.【答案】(1)正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雨-雨、雪、冰雹、雾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38.【答案】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分析图片可知,从上到下分别是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
39.【答案】十七摄氏度;17℃;零下五摄氏度;-5℃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图1读作:十七摄氏度;写作:17℃;图2读作: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40.【答案】(1)A
(2)C
(3)A
(4)B
(5)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气泡越来越多。
(2)通常情况下,水温达到100℃发生沸腾。过了不久,水沸腾了,此时水的温度最接近100℃。
(3)与此同时,火锅的上方热气腾腾,这些“白汽”是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结现象。
(4)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影响溶解的快慢。为了让食盐溶解更快一点,他会选择细盐、搅拌。
(5)一家子吃着吃着,发现食材变得越来越减了,要想让锅里的汤吃起来淡一点,可以用往锅里加水的方法来解决。
41.【答案】(1)二;一
(2)C
(3)B
(4)A
(5)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1)他用两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到了如图现象,可知第二支注射器中装的是空气,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第一支注射器中装的是水,因为水不能被压缩。
(2)向下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时,这个注射器里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故选项C符合题意。
(3)从这组对比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4)小科松开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活塞会往外推,故选项A符合题意。
(5)汽车轮胎、篮球都是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特点的应用;热气球没有用到“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原理,故选项B符合题意。
42.【答案】(1)北;2
(2)16℃;阴
(3)不能
(4)14
(5)B
(6)B
【知识点】天气现象;风的大小和方向;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界的事物判断风力和风向。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完全展开。据此可知,当时刮的是北风;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力,应该记录为2级大风
(2)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低气温是16℃,出现在11月7日,出现最多的天气是阴,有六天。
(3)气候是长时间的天气情况,根据小科这一周的天气日历,我们不能推测出小科的家乡气候特点。
(4)分析气温柱状图:这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5)这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气温先升高再降低。
(6)根据这一周的天气,气温凉爽,小科和同学们一般会穿毛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