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解答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解答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27 12: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解答题(三)
一、解答题
1.水果店运进梨是苹果的筐数的,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现在梨和苹果各有多少筐?
2.红光小学开展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和红花少年活动。红花少年占评上人数的,优秀少先队员占评上人数的,同时获得两种称号的有44人。求全校共评选了多少人?
3.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重14千克。甲筐卖出,乙筐卖出后,两筐剩下的苹果质量相等。原来甲筐有多少千克苹果?
4.某校六年级学生分坐大、小两辆汽车去看电影,开始上小车的人数比大车的多6人,后来老师从小车上调15人到大车上,这时小车上的人数比大车上的少。现在大车上有多少人?
5.王阿姨打算购买一套价值48万元的居民房,由于资金不足,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其余部分向银行贷款,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多少万元?
6.要加工360个零件,第一周加工的占全部零件的,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加工了,第二周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7.商店里进了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全部的,第二天卖出剩下的,这时还剩下24千克。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8.一个书架共有三层图书,上层图书的本数占总数的,如果从下层拿5本书放到上层,则三层的图书就一样多,这个书架共有图书多少本?
9.芳芳看了一本80页的科普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10.春风小学参加植树活动,五年级植树100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了,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11.某地区今年降水量是427毫米,比去年减少了,这个地区去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列方程解)
12.东湖小区去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180户,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多少户?
13.学校买来一批书,其中故事书是文艺书的,文艺书是科技书的,科技书有70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14.学校储备抗疫物资,储备免洗洗手液240瓶,酒精的瓶数比免洗洗手液少,酒精有多少瓶?(先画图,再解答)
15.超市有一批散装瓜子,用每袋kg的大袋装,可以装100袋,这些瓜子改用容量是kg的小袋装,可以装多少袋?
16.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在中国北京隆重举行。两个雪量储备点共储雪120000立方米。从1号储雪点取出的雪放入2号储雪点,两个储雪点的储雪量就同样多。原来两个雪量储备点的储雪量各有多少立方米?(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7.在通常情况下,体积相同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现有一块冰的质量是180千克,如果有一桶水的体积和这块冰的体积相等,这桶水有多重?
18.学校有科技书150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文艺书有多少本?
1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小时行驶84千米,后两小时行驶全程的,这时甲乙两地的中点还在前方16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0.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到全程的时,离中点还有90千米,甲城到乙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21.结合实际编写一道可用算式120×(1+)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计算。
22.一条公路长100千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
23.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明跳的下数是小强跳的,小亮跳的下数是小强跳的,小亮跳了多少下?
24.某城市目前的居民用电电价是0.52元/千瓦时。为了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鼓励市民安装分时电表实行峰谷电价,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时段 峰时(8:00-21:00) 谷时(21:00-次日8:00)
每千瓦时电价(元) 0.55 0.35
淘气家一个月大约用电160千瓦时,其中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淘气家安装分时电表是否合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5.某班有48人,每人至少订一种读物,其中的同学订了数学报,的同学订了语文报,两种读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梨75筐;苹果60筐
【分析】根据题意,把运进的苹果的筐数看作单位“1”,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也就是梨占苹果筐数的,先求出卖出15筐梨后,梨占苹果的筐数比原来少的分率,即15筐占的苹果的分率,再用15除以这个分率,求出苹果的筐数,进而求出梨的筐数。
【详解】苹果的筐数占梨的,也就是梨占苹果筐数的
15÷(-)
=15÷(-)
=15÷
=15×4
=60(筐)
60×=75(筐)
答:梨有75筐,苹果60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苹果的筐数占梨的,就是梨占苹果的,已经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400人
【分析】将评上的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同时获得两种称号占评上人数的+-1=,是44人,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44÷求出评上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44÷(+-1)
=44÷
=400(人)
答:全校共评选了400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理解同时获得两种称号的占评上人数的+-1=是解题的关键。
3.49千克
【分析】由于甲筐苹果比乙筐苹果重14千克,可以设乙筐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甲筐苹果的重量:(x+14)千克,甲筐卖出去,还剩下1-=,乙筐卖出去,还剩下1-=,用甲筐苹果的质量×=乙筐苹果的质量×,由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乙筐苹果的重量为x千克,则甲筐苹果的重量:(x+14)千克
(x+14)×(1-)=(1-)×x
(x+14)×=x
x+6=x
x-x=6
x=6
x=6÷
x=35
35+14=49(千克)
答:原来甲筐有49千克苹果。
【点睛】此题属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然后列方程解答。
4.64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车上的人数比大车上的人数多6人,从小车上调15人,这时小车上的人数比大车少15-6+15人,把大车的人数看作单位“1”,小车上的人数比大车上的人数少,它对应的数量是15-6+15人,用(15-6+15)÷,即可求出现在大车人数。
【详解】(15-6+15)÷
=(9+15)÷
=24÷
=24×
=64(人)
答:现在大车上有64人。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5.28.8万元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用48万乘,求出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钱数;然后用居民房的总钱数减首付房款的钱数,求出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多少万元即可。
【详解】48-48×
=48-19.2
=28.8(万元)
答:王阿姨需向银行贷款28.8万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王阿姨决定首付房款的钱数。
6.144个
【分析】要加工360个零件,第一周加工的占全部零件的,用乘法求出第一周加工的零件个数,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加工了,那么第二周是第一周的(1+),用乘法求出第二周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详解】360××(1+)
=120×
=144(个)
答:第二周加工了144个零件。
【点睛】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7.128千克
【分析】把第一天卖出剩下的苹果看作单位“1”,它的1-对应的数是24千克,用除法求出第一天卖出剩下的苹果,再把全部苹果看作单位“1”,它的1-对应的是第一天卖出剩下的苹果,用除法求出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
【详解】24÷(1-)÷(1-)
=96÷
=128(千克)
答:这批苹果共有128千克。
【点睛】这道题目出现了两个分率,它们所对应的单位“1”是不一样的,要分清楚。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8.120本
【分析】把这三层图书的总数看作单位“1”,上层图书的本数占总数的,如果从下层拿5本书放到上层,则三层的图书就一样多,则此时上层图书展总数的,-对应的数量是5本,用除法求出这个书架共有图书多少本。
【详解】5÷(-)
=5÷
=120(本)
答:这个书架共有图书120本。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上层图书的本数占总数的两个分率差。
9.44页
【分析】将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看了80×=24页;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则第二天看了24×=12页,还剩下80-24-12=44页;据此解答。
【详解】80-80×-80××
=80-24-12
=44(页)
答:还剩下44页没有看。
【点睛】解题时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0.125棵
【分析】把五年级植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了,也就是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植树棵数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详解】100×(1)

=125(棵)
答:六年级植树125棵。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单位“1”的确定。
11.549毫升
【分析】设去年降水量是毫米,今年的降水量=去年的降水量-去年的降水量×,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去年降水量是毫米。
-=427
=427
=549
答:这个地区去年降水量是549毫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找准单位“1”,一般设单位“1”为未知量。
12.260户
【分析】将去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数看作单位“1”,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是去年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180×(1+)
=180×
=260(户)
答:今年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有260户。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意义的应用,关键是找准单位“1”。
13.500本
【分析】把科技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它的是文艺书;用700×即得文艺书的本数,再把文艺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用它乘即得故事书有多少本。
【详解】700××
=700×
=500(本)
答:故事书有500本。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4.图见详解;180瓶
【分析】把免洗洗手液的瓶数看作单位“1”,酒精的瓶数比免洗洗手液少,也就是酒精的瓶数相当于免洗洗手液的(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应用,用乘法解答。
【详解】如图:
240×(1)
=240×
=180(瓶)
答:酒精有180瓶。
【点睛】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5.180袋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这批散瓜子有多少千克,用每袋的重量乘袋数,即×100;这些瓜子改用容量是千克的小袋,可以装的袋数,用这批瓜子的总重量除以,即×100÷,即可解答。
【详解】×100÷
=60÷
=60×3
=180(袋)
答:可以装180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乘除法计算,关键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16.图见详解;84000立方米;36000立方米
【分析】把1号储雪点的储雪量看作单位“1”,2号储雪点的储雪量是(1--),两个储雪点的储雪量之和是120000立方米,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求出单位“1”,1号储雪点的储雪量,进而求出2号储雪点的储雪量。
【详解】
1--
= -

120000÷(1+)
=120000÷
=84000(立方米)
84000×=36000(立方米)
答:原来1号储雪点的储雪量是84000立方米,2号储雪点的储雪量是36000立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找准单位“1”,根据图示表示出另一个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解题关键。
17.2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180÷(1-)即可求出水的质量。
【详解】180÷(1-)
=180÷
=200(千克)
答:这桶水有200千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与实际应用。
18.45本
【分析】根据题意,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用科技书的本数×,求出故事书的本数;文艺书的本数数故事书的,再用故事书的本数×,求出文艺书的本数,即可解答。
【详解】150××
=90×
=45(本)
答:文艺书有45本。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9.360千米
【分析】将甲乙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全程-全程=前一小时行驶84千米+离中点还剩的16千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84+16)÷(-)
=100÷
=3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找到84+16=100(千米)对应的分率。
20.720千米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行到全程的时,离中点(全程的)还有全程的(-),已知离中点还有90千米,则用90除以(-)即可求出甲城到乙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详解】90÷(-)
=90÷
=720(千米)
答:甲城到乙城一共有720千米。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本题中求出90千米占全程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21.见详解
【分析】由于这个算式是乘法,在题目中单位“1”是已知的,可以让桃树有120棵,由于1+,相当于比桃树多,则梨树比桃树多,由此即可编一个题目。(答案不唯一)
【详解】由分析可知
桃树有120棵,梨树比桃树多,则梨树有多少棵?
120×(1+)
=120×
=160(棵)
答:梨树有160棵。
【点睛】本题主要清楚算式的意义,并且找准单位“1”。
22.12千米
【分析】由于第一天修了全长的,单位“1”是全长,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00×=15千米,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单位“1”是第一天修的,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5×=12千米。
【详解】100××
=15×
=12(千米)
答:第二天修了12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23.96下
【分析】根据题意,把小强跳的下数看作单位“1”, 小明跳了120下,小明跳的下数是小强的,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单位“1”,用120÷,小亮跳的下数是小强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小强跳的下数×,即可解答。
【详解】120÷×
=120××
=144×
=96(下)
答:小亮跳了96下。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4.淘气家安装分时电表合算,理由见详解。
【分析】先把峰时的用电量看成单位“1”,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那么每个月的总的用电量就是峰时用电量的(1+),它对应的数量是160千瓦时,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60千瓦时除以(1+),求出峰时的用电量,进而求出谷时的用电量;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原来160千瓦时需要的电费,以及安装分时电表后需要电费的钱数,再比较即可求解。
【详解】160÷(1+)
=160÷
=100(千瓦时)
160-100=60(千瓦时)
160×0.52=83.2(元)
100×0.55+60×0.35
=55+21
=81(元)
81<83.2
答:淘气家安装分时电表合算。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峰时的用电量;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进行求解。
25.28人
【分析】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的同学订了数学报,的同学订了语文报,+=,超过了“1”,超过的部分就是两种读物都订的人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用48乘这个分数即可求出两种读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详解】48×(+-1)
=48×
=28(人)
答:两种读物都订的有28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与集合的综合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出两种读物都订的人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