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营口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生命线。图示意喀什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什地区招商引资的突出优势是( )
A.地价低廉 B.交通运输便利
C.环境质量高 D.地理位置优越
2.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技术、面积 B.基础设施、技术、资金
C.农业基础、人才、市场 D.服务水平、地形、水源
3.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 )
①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②促进东西部经济走廊的形成③刺激喀什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山东④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发展的异同;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喀什作为新疆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受人口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喀什规模比较小,人口只有70多万,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级别,而一个大城市的人口都是千万以上。喀什地区处于新疆南疆的偏远地区,三面环山,地形十分复杂,自然环境较差。喀什处于中亚腹部,属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带,比较干,雨水不多。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1.根据材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可知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招商引资是为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地价虽然低,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喀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B错误;喀什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质量在喀什地区招商引资中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故答案为:D。
2.喀什资源丰富、面积大,是喀什发展优势条件,A错;喀什地区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是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B正确;喀什发展历史悠久,绿洲农业较为发达,农业基础较好,C错误;喀什地区地形平坦,因此地形不属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D错误。故答案为:B。
3.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为喀什提供资金、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①正确;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主要是发展喀什地区经济,对沿线影响小,②错误;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有可能使人口由山东流向喀什,③错误;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喀什提供资源、土地等,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兰州国际陆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是我国第一批陆港型的物流运输枢纽,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可以( )。
A.缩短兰州与海洋距离 B.提升兰州城市等级
C.扩大兰州的服务范围 D.改变兰州城市形态
5.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应( )。
A.扩大水陆联运规模 B.完善兰州的港口基础设施
C.建设独立物流网络 D.加快多通道运输方式建设
【答案】4.C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4.由题可知,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陆港建设属于交通运输点。兰州与海洋的距离具有相对确定性,不会因为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建设而缩短,A错误;城市等级的提升是综合因素影响所致,兰州建设国际陆港与提升兰州城市等级间并没有直接逻辑联系,其对应关系为建设国际陆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兰州城市等级的提升,B错误;兰州建设国际陆港,使得其能够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C正确;城市的空间形态具有相对确定性,受历史、地形等因素作用,不会发生较大改变,D错误。故答案为:C。
5.由材料可知,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第一批陆港型的物流运输枢纽。兰州位于内陆地区,且水运条件较差,距海较远,距通航河段较远,因而应重点发展陆陆联运,A错误;兰州是陆港,其发展应完善的是陆地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空等,B错误;国际互联互通是物流发展基础,建立独立物流网络难度高,操作性差,不利于国际陆港建设发展,应依托于国际物流,打造高效、高质的物流服务,C错;建设国际陆港,物流需求增多,道路运输压力增大,加快多通道运输方式的建设是国际陆港建设发展的必要保障,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有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
B.位于第二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交通以水运为主,运输量大
D.为长江航运中心,运输便利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是( )
A.成为承载国内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B.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C.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D.成为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答案】6.A
7.B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山间盆地、山前冲积扇);②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湿润地区);③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易形成城市。理由:水运便利;取水方便);④资源(如大庆、鞍山、克拉玛依)。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科技、旅游等。
6.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都位于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达,国家政策支持,A符合题意;三个中心城市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处,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太丰富,排除B;三个中心城市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排除C;长江中游三个中心城市中长沙、南昌不是航运中心,排除D。故答案为:A。
7.长江上游城市群,将成为承载国内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排除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高度发达,将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B符合题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排除C;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排除D。故答案为:B。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表为沈阳、济南、南京、福州四座城市2022年7月3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04:57:28 18:14:37
② 04:16:09 19:34:02
③ 05:03:02 19:15:04
④ 05:15:02 18:59:04
8.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A.福州、沈阳、济南、南京 B.沈阳、南京、济南、福州
C.南京、福州、沈阳、济南 D.福州、南京、沈阳、济南
9.该日( )
A.南极圈终日不见太阳 B.地球自转速度较快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答案】8.A
9.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向北移,直至6月22日前后(即夏至)到北回归线;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前后(即秋分)到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到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直至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公转速度:1月初,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是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8.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日落-日出=昼长,可知四地昼长约为:①13小时17分,②15小时18分,③14小时12分,④13小时44分,7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根据区域定位,四城市由高纬度向低纬排列为:沈阳、济南、南京、福州,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9.该日7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并不位于北回归线,南极圈以内有一部分可以见到太阳,A错;地球自转速度不随日期变化,B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错;7月份地球位于公转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D正确,故答案为:D。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 2022年6月1日,新疆某地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太阳的方位是(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11.若沙丘和风力条件不变,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7月1日 B.7月12日 C.8月1日 D.8月12日
【答案】10.A
11.B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
10.根据材料“2022年6月1日,新疆某地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直射到同一纬度时,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的日期。结合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6月1日距6月22日有21天,6月22日过21天后,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结合选项分析,7月12日最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其中a、b、c、d表示岩石类型,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关于a、b、c、d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岩石由变质作用形成 B.b岩石质地坚硬
C.c岩石常含有丰富的化石 D.d岩石多气孔分布
【答案】12.A
13.C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岩浆岩:①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花岗岩。②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砂岩变石英岩、花岗岩变片麻岩。
12.由图示信息可知,a和b的形成只来源于岩浆,ab均为岩浆岩,b可直接转化为沉积岩,判读b为喷出型岩浆岩,a需抬升后转化,为侵入性岩浆岩,可知①为岩浆的喷出冷却凝固作用,与火山喷发直接相关,A正确;b经③转化为沉积物,可知③为外力作用;沉积物经④变成c,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bc可转化为d,则d为变质岩,②为变质作用,因此BC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A。
13.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原有岩石裂隙后冷却凝固形成,A错;b为喷出岩,质地疏松多孔,B错;c为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其中可能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C正确;d为变质岩,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性紧密,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即为矿物颗粒定向排列。变质岩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一般不含有气孔,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下图示意某地区河谷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依据图示信息推测( )
A.甲处位于凸岸,乙处位于凹岸 B.甲处侵蚀严重,乙处堆积严重
C.甲处河水较深,乙处河水较浅 D.甲处河岸陡峭,乙处河岸平缓
15.图中河流位于( )
A.断裂带 B.向斜谷地 C.背斜谷地 D.断陷盆地
16.图中①②③④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答案】14.A
15.C
16.B
【知识点】河流地貌;褶皱;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1)背斜成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上隆起为背斜,形成山地;(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成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下凹陷为向斜,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2)背斜和向斜的2种判断方法:①岩层弯曲方向;②岩层新老关系(如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3)地垒——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泰山、庐山、华山。
(4)地堑——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下陷,形成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5)断层——岩层断裂、破碎,易被侵蚀成低地,发育成河流、河谷,有泉水、湖泊。
14.由图可知,位于河流北岸的甲处平均洪水位与枯水位之间有大量沉积物,说明甲位于河流凸岸,乙处附近水深较深,位于凹岸,A正确;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甲处堆积,形成相对平缓河岸,水深较浅,乙处侵蚀,河岸相对陡峭,水深较深,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图中沉积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结构,顶部岩层不连续,为外力侵蚀,形成谷地,B错误,C正确;图中没有断层线,判断没有断层和断裂结构,AD错误。故答案为:C。
16.沉积岩位置越靠下,形成时间越早,可知②早于①;沉积物为河流形成后发育,河流发育于背斜谷上,①岩层被侵蚀后背斜谷形成,可知岩层形成早于河流形成,①早于④;③沉积物位于④上方,形成时间晚于④,由老到新排序为②>①>④>③,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7.(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迁移趋势更加显著。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析南北方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异规律及机理,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演进过程。表为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人口密度统计表。
研究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年份 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6 6 8 9 8 3382 3972 4783 5630 8793 227 253 280 302 327 3 3 3 4 4 1675 2045 2564 4212 7579 208 236 256 271 276
(1)据表描述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分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答案】(1)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始终大于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总体向南移动;南北方地区内部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人口过度集聚。
(2)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随着城镇化发展,南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差异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对人口吸引力强。
(3)导致南方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振兴;人口在少数大城市集聚会带来城市环境质量变差、人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人口分布不均匀,南方人口密度大于北方,南方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南移;南北方地区内部城乡经济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
(2)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城市发展较早、较快,经济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大;随着城市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经济水平较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
(3)南方人口密度大,北方人口密度小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多,环境问题严重,管理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出现中心城市衰落等现象。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8.(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光、喜湿、怕涝。肯尼亚茶园占地面积约2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山谷的坡地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mm,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以红茶为主,95%以上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旱灾害日益频发,肯尼亚茶叶减产明显。图为肯尼亚茶树分布图。
(1)简述肯尼亚西部山谷坡地有利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
(3)说明肯尼亚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海拔较高,紫外线较强,病虫害少;地形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山谷地形,云雾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利于茶树生长。
(2)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环境质量好,茶叶品质高;生产规模大,产量大。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水旱灾害;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品质;对茶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国外市场。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茶树喜光、喜湿、怕涝。结合区域定位,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根据等高线上数值,可知该地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紫外线较强,病虫害少;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地形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位于山谷,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利于茶树生长。
(2)该地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工业不发达,环境质量好,茶叶品质高;根据材料“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可知生产规模大,产量大。
(3)根据材料“水旱灾害日益频发”可知,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水旱灾害,保障茶叶产量的稳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不高,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品质;为提高收益可对茶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肯尼亚所产茶叶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大,应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国外市场。
【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19.(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图示意地球局部投影,其中非阴影、阴影部分分别表示昼夜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中黑夜和白昼的形成原因。
(2)若B点地方时晚于C点,则A点地理坐标是 ,由B点向D点方向发射射程为120km的炮弹,会落在D点的 方向。
(3)若图示为南半球局部图,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征。
【答案】(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光线照到的一半是白昼,照不到的一半是黑夜。
(2)(30°N,135°W);东南
(3)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赤道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因地球的光照来自太阳,而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光线照到的一半是白昼,照不到的一半是黑夜。
(2)结合所学可知,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越早。根据材料“若B点地方时晚于C点”可知,B位于C以西,可知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该图为北极俯视图的局部,因此A为所在纬度为30°N,经度为135°W。根据材料“由B点向D点方向发射射程为120km的炮弹”,结合所学“纬度相差一度,距离111km”可知,该炮弹会落在D以南地区。因地转偏向力作用,运动方向会发生向右偏转,因此,会落在D点的东南方向。
(3)根据材料“若图示为南半球局部图”,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南发生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结合所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递减”,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所学可知“距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赤道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最小;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最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营口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多年来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援疆的生命线。图示意喀什地区在新疆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什地区招商引资的突出优势是( )
A.地价低廉 B.交通运输便利
C.环境质量高 D.地理位置优越
2.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技术、面积 B.基础设施、技术、资金
C.农业基础、人才、市场 D.服务水平、地形、水源
3.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有利于( )
①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②促进东西部经济走廊的形成③刺激喀什地区人口大量流向山东④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兰州国际陆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是我国第一批陆港型的物流运输枢纽,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可以( )。
A.缩短兰州与海洋距离 B.提升兰州城市等级
C.扩大兰州的服务范围 D.改变兰州城市形态
5.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应( )。
A.扩大水陆联运规模 B.完善兰州的港口基础设施
C.建设独立物流网络 D.加快多通道运输方式建设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有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迅速
B.位于第二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交通以水运为主,运输量大
D.为长江航运中心,运输便利
7.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是( )
A.成为承载国内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B.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C.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D.成为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表为沈阳、济南、南京、福州四座城市2022年7月3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04:57:28 18:14:37
② 04:16:09 19:34:02
③ 05:03:02 19:15:04
④ 05:15:02 18:59:04
8.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A.福州、沈阳、济南、南京 B.沈阳、南京、济南、福州
C.南京、福州、沈阳、济南 D.福州、南京、沈阳、济南
9.该日( )
A.南极圈终日不见太阳 B.地球自转速度较快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 2022年6月1日,新疆某地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太阳的方位是(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11.若沙丘和风力条件不变,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7月1日 B.7月12日 C.8月1日 D.8月12日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其中a、b、c、d表示岩石类型,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关于a、b、c、d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岩石由变质作用形成 B.b岩石质地坚硬
C.c岩石常含有丰富的化石 D.d岩石多气孔分布
(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下图示意某地区河谷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依据图示信息推测( )
A.甲处位于凸岸,乙处位于凹岸 B.甲处侵蚀严重,乙处堆积严重
C.甲处河水较深,乙处河水较浅 D.甲处河岸陡峭,乙处河岸平缓
15.图中河流位于( )
A.断裂带 B.向斜谷地 C.背斜谷地 D.断陷盆地
16.图中①②③④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二、综合题
17.(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地区人口向少数大城市迁移趋势更加显著。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分析南北方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异规律及机理,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演进过程。表为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人口密度统计表。
研究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年份 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小值 (人/km2) 人口密度 最大值 (人/km2) 人口 平均密度 (人/km2)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6 6 8 9 8 3382 3972 4783 5630 8793 227 253 280 302 327 3 3 3 4 4 1675 2045 2564 4212 7579 208 236 256 271 276
(1)据表描述1982~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原因。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人口分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18.(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光、喜湿、怕涝。肯尼亚茶园占地面积约2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山谷的坡地上,年降水量超过1000mm,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以红茶为主,95%以上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旱灾害日益频发,肯尼亚茶叶减产明显。图为肯尼亚茶树分布图。
(1)简述肯尼亚西部山谷坡地有利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
(3)说明肯尼亚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9.(2022高二上·营口开学考)图示意地球局部投影,其中非阴影、阴影部分分别表示昼夜半球。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中黑夜和白昼的形成原因。
(2)若B点地方时晚于C点,则A点地理坐标是 ,由B点向D点方向发射射程为120km的炮弹,会落在D点的 方向。
(3)若图示为南半球局部图,简述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发展的异同;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喀什作为新疆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受人口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喀什规模比较小,人口只有70多万,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级别,而一个大城市的人口都是千万以上。喀什地区处于新疆南疆的偏远地区,三面环山,地形十分复杂,自然环境较差。喀什处于中亚腹部,属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带,比较干,雨水不多。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1.根据材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具有“五口(口岸城市)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可知突出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D正确;招商引资是为了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地价虽然低,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喀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B错误;喀什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质量在喀什地区招商引资中没有明显优势,C错误。故答案为:D。
2.喀什资源丰富、面积大,是喀什发展优势条件,A错;喀什地区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是制约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B正确;喀什发展历史悠久,绿洲农业较为发达,农业基础较好,C错误;喀什地区地形平坦,因此地形不属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D错误。故答案为:B。
3.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为喀什提供资金、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喀什地区的营商环境,①正确;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主要是发展喀什地区经济,对沿线影响小,②错误;山东省一直对口支援喀什,有可能使人口由山东流向喀什,③错误;喀什地区与山东省开展对口合作,山东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喀什提供资源、土地等,推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4.C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交通线建设的意义主要有:社会意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等。
4.由题可知,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陆港建设属于交通运输点。兰州与海洋的距离具有相对确定性,不会因为兰州建设国际陆港建设而缩短,A错误;城市等级的提升是综合因素影响所致,兰州建设国际陆港与提升兰州城市等级间并没有直接逻辑联系,其对应关系为建设国际陆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兰州城市等级的提升,B错误;兰州建设国际陆港,使得其能够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C正确;城市的空间形态具有相对确定性,受历史、地形等因素作用,不会发生较大改变,D错误。故答案为:C。
5.由材料可知,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第一批陆港型的物流运输枢纽。兰州位于内陆地区,且水运条件较差,距海较远,距通航河段较远,因而应重点发展陆陆联运,A错误;兰州是陆港,其发展应完善的是陆地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空等,B错误;国际互联互通是物流发展基础,建立独立物流网络难度高,操作性差,不利于国际陆港建设发展,应依托于国际物流,打造高效、高质的物流服务,C错;建设国际陆港,物流需求增多,道路运输压力增大,加快多通道运输方式的建设是国际陆港建设发展的必要保障,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6.A
7.B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长江流域概况及其开发治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①地形(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山间盆地、山前冲积扇);②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湿润地区);③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易形成城市。理由:水运便利;取水方便);④资源(如大庆、鞍山、克拉玛依)。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科技、旅游等。
6.长江中游城市群三个中心城市都位于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达,国家政策支持,A符合题意;三个中心城市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处,地形平坦,水能资源不太丰富,排除B;三个中心城市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排除C;长江中游三个中心城市中长沙、南昌不是航运中心,排除D。故答案为:A。
7.长江上游城市群,将成为承载国内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排除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高度发达,将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B符合题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排除C;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成为内陆开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排除D。故答案为:B。
【答案】8.A
9.D
【知识点】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向北移,直至6月22日前后(即夏至)到北回归线;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前后(即秋分)到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到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直至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公转速度:1月初,是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是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8.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日落-日出=昼长,可知四地昼长约为:①13小时17分,②15小时18分,③14小时12分,④13小时44分,7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根据区域定位,四城市由高纬度向低纬排列为:沈阳、济南、南京、福州,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9.该日7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并不位于北回归线,南极圈以内有一部分可以见到太阳,A错;地球自转速度不随日期变化,B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错;7月份地球位于公转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0.A
11.B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二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距离太阳直射点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
10.根据材料“2022年6月1日,新疆某地出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直射到同一纬度时,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的日期。结合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6月1日距6月22日有21天,6月22日过21天后,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结合选项分析,7月12日最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图示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2.A
13.C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解析】【点评】岩浆岩:①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花岗岩。②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砂岩变石英岩、花岗岩变片麻岩。
12.由图示信息可知,a和b的形成只来源于岩浆,ab均为岩浆岩,b可直接转化为沉积岩,判读b为喷出型岩浆岩,a需抬升后转化,为侵入性岩浆岩,可知①为岩浆的喷出冷却凝固作用,与火山喷发直接相关,A正确;b经③转化为沉积物,可知③为外力作用;沉积物经④变成c,c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bc可转化为d,则d为变质岩,②为变质作用,因此BC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A。
13.由上题分析可知,a为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原有岩石裂隙后冷却凝固形成,A错;b为喷出岩,质地疏松多孔,B错;c为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其中可能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石,C正确;d为变质岩,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性紧密,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即为矿物颗粒定向排列。变质岩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形成,一般不含有气孔,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C
16.B
【知识点】河流地貌;褶皱;构造地貌的判读
【解析】【点评】(1)背斜成山——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上隆起为背斜,形成山地;(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
向斜成谷——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向下凹陷为向斜,形成谷地;(内力作用)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
(2)背斜和向斜的2种判断方法:①岩层弯曲方向;②岩层新老关系(如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3)地垒——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如泰山、庐山、华山。
(4)地堑——两组断层间岩块相对下陷,形成谷地,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5)断层——岩层断裂、破碎,易被侵蚀成低地,发育成河流、河谷,有泉水、湖泊。
14.由图可知,位于河流北岸的甲处平均洪水位与枯水位之间有大量沉积物,说明甲位于河流凸岸,乙处附近水深较深,位于凹岸,A正确;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甲处堆积,形成相对平缓河岸,水深较浅,乙处侵蚀,河岸相对陡峭,水深较深,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图中沉积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结构,顶部岩层不连续,为外力侵蚀,形成谷地,B错误,C正确;图中没有断层线,判断没有断层和断裂结构,AD错误。故答案为:C。
16.沉积岩位置越靠下,形成时间越早,可知②早于①;沉积物为河流形成后发育,河流发育于背斜谷上,①岩层被侵蚀后背斜谷形成,可知岩层形成早于河流形成,①早于④;③沉积物位于④上方,形成时间晚于④,由老到新排序为②>①>④>③,故答案为:B。
17.【答案】(1)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始终大于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总体向南移动;南北方地区内部人口密度分布差异大,人口过度集聚。
(2)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随着城镇化发展,南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差异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对人口吸引力强。
(3)导致南方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区域间发展不协调;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振兴;人口在少数大城市集聚会带来城市环境质量变差、人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人口分布不均匀,南方人口密度大于北方,南方人口密度差值增大,人口重心南移;南北方地区内部城乡经济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过于集中在城市。
(2)南方地区改革开放早,城市发展较早、较快,经济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就业机会多,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大;随着城市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南方地区以少数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大都市圈,经济水平较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
(3)南方人口密度大,北方人口密度小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加大城乡差距,不利于乡村发展;大城市人口过多,环境问题严重,管理困难,就业压力增大,出现中心城市衰落等现象。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环境适宜程度、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城市化推进、大型项目建设、区域开发、交通条件等;政治因素(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人口迁移和经济政策、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地域文化差异等)。
18.【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海拔较高,紫外线较强,病虫害少;地形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山谷地形,云雾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利于茶树生长。
(2)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环境质量好,茶叶品质高;生产规模大,产量大。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水旱灾害;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品质;对茶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国外市场。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茶树喜光、喜湿、怕涝。结合区域定位,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根据等高线上数值,可知该地海拔较高,光照条件好,紫外线较强,病虫害少;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地形坡度较大,排水条件良好;位于山谷,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利于茶树生长。
(2)该地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租金低,生产成本低;工业不发达,环境质量好,茶叶品质高;根据材料“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可知生产规模大,产量大。
(3)根据材料“水旱灾害日益频发”可知,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对水旱灾害,保障茶叶产量的稳定;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不高,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品质;为提高收益可对茶叶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肯尼亚所产茶叶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大,应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国外市场。
【点评】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19.【答案】(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光线照到的一半是白昼,照不到的一半是黑夜。
(2)(30°N,135°W);东南
(3)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赤道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知识点】地球自转及其特征;光照图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因地球的光照来自太阳,而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光线照到的一半是白昼,照不到的一半是黑夜。
(2)结合所学可知,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越早。根据材料“若B点地方时晚于C点”可知,B位于C以西,可知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该图为北极俯视图的局部,因此A为所在纬度为30°N,经度为135°W。根据材料“由B点向D点方向发射射程为120km的炮弹”,结合所学“纬度相差一度,距离111km”可知,该炮弹会落在D以南地区。因地转偏向力作用,运动方向会发生向右偏转,因此,会落在D点的东南方向。
(3)根据材料“若图示为南半球局部图”,读图可知,南极圈以南发生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结合所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递减”,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结合所学可知“距离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赤道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
【点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最小;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最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