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内容赏析
3
联想,再现诗歌意象
5
介绍李清照的后期创作
2
分析意象
4
目录
6
朗读背诵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活动一:介绍李清照的后期创作
李清照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声声慢》便是作者后期作品的代表作。
活动二:内容赏析
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种深深的愁思。
2.词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朗读开头三句词,思考:“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儿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三句来感受一下吧。读时请注意语速要缓慢、低沉。)
活动二:内容赏析
5.赏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是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己一个人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活动二:内容赏析
6.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一剪梅》中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根。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活动二:内容赏析
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让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两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
活动三:分析意象
“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鉴赏指导:结合自己所学,小组讨论总结)
小结:词人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等,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1.通过联想,再现诗歌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活动四:发挥联想和想象,背诵课文
声声慢
李清照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点拨方法
3
再读课文,研读第一段
5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
2
比较阅读,引导点评
4
课堂小结
6
目录
7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2.比较阅读三首词作。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在阅读中,经常采用比较法。就能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增强阅读效果。比较阅读,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始于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在比较探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拓宽我们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活动一:解读、欣赏诗歌的方法
★1.鉴赏诗词的角度。
(1)了解意象。
意境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外化。
(2)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从风格流派上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诗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必备知识
01
2.鉴赏的基本术语。
(1)思想感情: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亲友情等。
基调: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欢乐、仰慕、激愤等。
主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厌恶战争,思乡念亲;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相知相思,离愁别恨;登高览胜,惜春悲秋;蔑视权贵,借事言志;昔盛今衰,黍离之悲等。
必备知识
01
活动一:解读、欣赏诗歌的方法
(2)语言鉴赏:炼字、押韵、平仄、节奏、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准确性等。
风格:清新明快,自然质朴;平淡工丽,直率奔放;含蓄委婉,清净幽深;雄伟奇特,慷慨悲壮;洗练质朴,沉郁遒劲;明白晓畅,悠扬轻快。
(3)表达技巧
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手法: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前后照应等。
修辞:比兴、象征、夸张、互文等。
(4)结构:重章叠句、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等
必备知识
01
活动一:解读、欣赏诗歌的方法
活动二:比较阅读,鉴赏点评
背诵三首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对比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有哪些异同?
周瑜、孙权都描写了古代的英雄形象,体现出豪放气势。
人物描写方面
事件描写方面
情感抒发方面
相同点
重大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 宋金之战
抒发的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活动二:比较阅读,鉴赏点评
形象
所写之景及人有所不同。周瑜 孙权
语言
前者开阔明朗;后者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
手法
前者以描写为主,后者以叙事为主;前者运用衬托手法,后者用典颇多
抒情
前者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
不同点
后者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多的是借古讽今。
课堂小结
比较阅读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比较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归纳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梳理的水平,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进行比较鉴赏。